弘扬延安精神 优化宣传效果
延安桥儿沟革命旧址的院落里,一棵棵枣树枝干遒劲,昂天伸展。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院长王文权告诉记者,延安桥儿沟革命旧址是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和鲁迅艺术学院旧址,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在此召开,会议批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政治局的路线,确定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地位,统一了全党的思想、推动了党的各项工作迅速发展。1938年4月10日,以鲁迅命名的“鲁迅艺术学院”在此诞生,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第一所培养抗战文艺干部的高等学府。
如今,鲁迅艺术学院旧址已成为鲁艺文化园区。目前园区由一个核心区即“六届六中全会旧址、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旧址”,以及延安文艺纪念馆、东山革命文艺家博物馆区、西山艺术家实践体验区等7个部分组成。据鲁艺文化园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强介绍,从2014年至今,鲁艺文化园区管理办公室加强了对延安鲁艺历史的整理研究,在鲁艺东山建成茅盾、丁玲、沙可夫、冼星海、贺敬之等20位革命文艺家博物馆。2017年,延安鲁艺文化园区建成六届六中全会专题陈列馆并正式对外开放,大力加强六届六中全会和红色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展示工作,主动担当起弘扬延安精神的使命。与此同时,园区加强文物资料征集,组织人员奔赴全国各地向鲁艺老人和社会各界征集文物资料,并对重要文物进行了修复。目前,园区征集到毛泽东致向隅和唐荣枚的信、周恩来致任均亲笔信、贺敬之手书长诗《回延安》、延安电影团当年使用过的照相机、鲁艺人自制的小提琴,还有郭小川、力群、蔡若虹、瞿维等艺术家作品手稿。园区还先后与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等单位共同策划了“艺术为人民——延安鲁艺美术回顾展”“礼敬先贤——鲁艺旧址写生展”“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生平事迹巡回展”“品味经典,感受大师——中国新文学作家与作品展”“走向太阳——人民音乐家郑律成生平事迹专题展”“抗战中的延安鲁艺”“延安鲁艺故事会”“永远的鲁艺”等一批优秀展览。通过这一系列的展览和艺术再创作,真正让革命的薪火燃烧不息,让历史的故事照进现实。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纪念馆序厅正前方一组展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和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以及国际友人在一起的主体雕塑赫然矗立,左上角标有“1935—1948延安”字样,诉说着中共中央在陕北及延安十三载的故事。正忙于加紧筹备新展览的延安革命纪念馆馆长茆梅芳告诉记者,新展览重点吸纳了近10年来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在宣传方式上,特别注重光电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旨在吸引和帮助青年一代加深对红色历史的理解,优化宣传效果。
红色基因根植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生存和发展的文明史,真实地反映了中华文化的血脉传承,是中华民族精神信仰的重要价值符号,也是激励中华民族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动力。延安市文物研究所所长张华表示,目前延安市有445处革命旧址,19家A级红色旅游景区,13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30座革命类纪念馆,是全国保存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种类最完整的革命遗址群。如何保护、利用好丰富的红色资源,让延安精神代代相传,是文物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延安市实施“革命旧址维修保护、革命文物陈列展示、延安革命旧址群安全监管平台建设、革命文物宣传传播”四大工程,成立延安市革命旧址示范区,其目的就是教育年青一代,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红色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在民族独立的道路上前行,红色精神也将引领着一代代中国人走向民族复兴。
传承红色基因 再创辉煌岁月
延安在革命战争年代曾是中国共产党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后方。步入杨家岭革命旧址,平整的院落里,大树环绕,迎面的石砌小楼就是杨家岭中央办公厅旧址。据延安市杨家岭革命旧址管理处副主任党婕睿介绍,1942年5月2日至23日,100余位被邀请来的文艺界代表坐在这里的长条板凳上,举行了3次大会和多次小组讨论会,探讨中国革命文艺的方向、道路和未来。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根本方向。1944年9月8日,在为战士张思德举行的追悼大会上,毛泽东同志第一次从理论上深刻阐明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人民服务”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的原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思想是为人民服务思想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升华。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的演进过程表明,红色基因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副教授王志认为,在100年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同时又积极适应时代主题的变化,红色基因不断增添基本内涵、不断产生具体形态、不断彰显时代价值,先后孕育了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传统和作风,确立了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铸就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毫无疑问,这些革命精神、优良传统、思想路线、发展理念,正是红色基因的基本构成和关键要素。
红色基因凝结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每个中华儿女的美好愿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钟瑛看来,红色基因产生于艰苦卓绝的革命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色,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动力。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人承担起民族救亡的重任,高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旗,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独立与解放的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曾遭遇封锁与遏制,经历洪水、地震、非典、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面对金融危机、贸易摩擦的挑战……如今,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2020年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正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当前,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传承红色基因,全国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同心协力完成“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再创新辉煌。
记者 陆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