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政党政治产生以来,社会的变迁便被代表一定阶级和阶层利益的政党所主导,而任何政 党在推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都必须适应历史潮流和民众愿望才能成就其历史伟业,否则便会被历史淘汰。2011年7月,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华诞,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走过了革命为民、立国为民、执政为民的90年。90年来,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经过不懈努力和艰辛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治国理政的显著成绩,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1]。中国共产党无愧于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光荣称号,无愧于马 克思主义先进政党的伟大称号,无愧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它是中国社会不断变迁的主导力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这是中国共产党90年发展历程和近现代中国社会深刻变迁所充分证明了的历史结论。
中国共产党作为新型的工人阶级先进政党,推动20世纪
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中国社会深刻变迁、进步的产物,是最先进的新型革命政党,它使20世纪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从18世纪特别是19世纪以来,由于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和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大大地落后了,逐渐演变成为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摆脱日益严重的民族压迫和黑暗统治,中国先进分子曾千辛万苦、相继不断地向西方学习,以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探索中国发展、富强的道路,但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国家的状况一天比一天坏。“五四”前夕的中国社会,笼罩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严峻气氛。中国社会急需新的革命阶级的兴起,急需新的革命理论的指引,急需新的革命政党的领导!社会发展孕育着新理论、新政党产生的客观条件。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世界革命浪潮的兴起,把正在寻找出路的中国先进分子,从艰难的探索中带到豁然开朗的新天地,使他们看到了世界文明的新曙光和民族解放的新希望。正如瞿秋白当年曾欣喜地说:俄国布尔什维克的赤色革命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生出极大的变动,使全世界的思想都受到它的影响。而在中国这样黑暗的悲惨的社会里,人人都想在生活的现状里开辟一条新道路,听着俄国旧社会崩裂的声浪,真是空谷足音,不由得不动心。因此大家都要来讨论研究俄国。于是,“五四”前后,中国人开始接受并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思想上产生新的飞跃,从而形成了一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在学习苏俄、传播理论、发起组织、深入工农的基础上,于1921年7月在上海组织成立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标志着中国从此出现了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革命政党,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研究中国社会状况和阶级关系,提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纲领。毛泽东明确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2]建党初期,党虽然认识到中国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国家独立和民族生存受到威胁,社会发展停滞不前、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等基本国情,但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国社会性质是基本国情的核心,因而普遍认为中国革命是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主义革命。直至1922年6月党的二大时,才深刻分析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政治经济状况,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动力,区别并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以及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政策与策略,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回答了中国究竟“向何处去”的大问题。二大宣言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这是党的最高纲领,是全党的奋斗目标。宣言同时指出:现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革命的对象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中国现阶段革命的基本任务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3]这是党的最低纲领,即中国现阶段的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向全国人民指出了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发展的前途。
此后,经过大革命失败后的艰苦探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独特的中国革命道路,并在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探索中,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目标,提出了通过人民民主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等思想。他认为,在封建生产关系的废墟上不可能直接建立社会主义,必须经过人民民主主义这个中间转换的社会形式。这个社会的前身是封建主义的社会(近百年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后身是社会主义社会。因此,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矛盾,只有先经过民主主义革命,铲除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解放被束缚的社会生产力,才能造成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真正物质基础。中国革命的这两个阶段必须有机衔接,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此必须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作为中间转换的形式。否则,要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那只是完全的空想。正是根据这些思考,毛泽东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论述了联合政府的思想,1949年又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代表全党提出了建立新中国的宏伟蓝图,并把中国向社会主义发展的步骤概括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