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功?概括地说,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具体地说,就是肩负两大历史任务,即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在中国,谁能领导人民解决和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历史和人民就会选择谁,这是一条被中国历史反复证明了的铁律。
一个有智慧、有担当的领导核心,事关13亿多中国人民的福祉和利益。这是在总结国内外共产党政权兴衰史的基础上,得出的深刻经验教训。增强核心意识,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听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威信,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
可能有人认为,党员数量越多越好。但实际上,党员数量和党员质量有关系,并不是越多越好。“庞大”不等于“强大”,数量固然重要,质量更为关键。一个民族、国家、政党乃至个人,都要有理想信念,否则是立不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就要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心中闪亮
今年是建党95周年,重温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和经验教训,对这个拥有89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继续带领全国人民前进有着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提出,要“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怎么理解“坚强领导核心”?今天,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会面临哪些问题?如何克服?就相关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
3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中国共产党何以最终“胜出”
解放新论: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中国政治舞台上曾出现3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但中国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以及社会主义道路。站在95年后的今天,您认为这一选择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曲青山: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已经走过95年的光辉历程。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创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境地,不可逆转地开启了当代中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走向现代化、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现在回过头来看一看,辛亥革命后,光北京就有2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以致当时人们见面问候时,不是问“你吃了没有”,而是问“你入党了没有、入的是什么党”。这么多政党和政治组织最终都昙花一现,只有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起来,一直走到今天。这是偶然的吗?这绝不是偶然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功?概括地说,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具体地说,就是肩负起两大历史任务,即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在中国,谁能领导人民解决和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历史和人民就会选择谁,这是一条被中国历史反复证明了的铁律。
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路走到今天,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这就涉及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党的问题,就要讲到党的指导思想、性质、宗旨、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和伟大精神。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在政治舞台上还是一个很小的政党,但它有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先进的思想武器。她提出的纲领和奋斗目标,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和其他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怎样找到的呢?是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找到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理论,诞生于1848年2月,以《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作为标志。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是51年后,即1899年一个英国传教士在《万国公报》上最早提到马克思,这是马克思的名字第一次见诸中国报端。而等到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则又过了22年,即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这22年的过程中,中国发生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李大钊、陈独秀、陈望道等在中国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但当时在中国传播的救亡图存理论,远远不止马克思主义一种。
第一次世界大战震动了全世界。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此,毛泽东说:“这时,也只是在这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俄国是当时欧洲最落后的国家,国情和中国有些相像,在这样的国家革命成功了,屈辱的地位改变了,给当时的中国人带来的冲击是不一般的。而此前,中国人在救亡图存中,思考的依然是建立英美式的资本主义共和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真正让人开始思考中国是不是可以走一条新的道路。先进的中国人,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周恩来等,在反复比较中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此后,马克思主义从学术界、知识界走向社会大众,在中国得到迅速传播和扩大。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工人阶级是近代社会最先进的阶级,它大公无私,革命最彻底、最坚决,也最守纪律、最有前途。中国工人阶级除了具有工人阶级的一般特点外,还有从破产农民而来的,与中国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的优点。中国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的表现和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说明它是中国社会最先进的阶级力量,在中国建立工人阶级政党已经具备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向世人宣告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没有自己的私利,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如果中国共产党有自己的私利,它的存在和所有奋斗都将失去意义。这是中国共产党不同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所在。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她具有自己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并在长期奋斗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纪律严明、民主集中制原则、艰苦奋斗、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等优良传统和作风。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所特有的,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95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还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历史和时代特征的伟大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抗洪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等。这些伟大精神,对于推动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和不竭的生命力。
以上这些,可以说都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秘笈。有了这些特质和特点,中国共产党就做了其他政党做不了、做不成的大事,这也就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从众多政党中脱颖而出并不断发展壮大的内在原因。
“一大”谁出席有偶然性,但我们党的成立是历史必然
解放新论:有些人认为,历史是由很多偶然性组成的。例如,一些人成为中共“一大”代表就有偶然性,他们中有的人只是临时通知来做个记录,而不一定是对党有多么坚定的信仰。您怎么看待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历史必然性?
曲青山: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一次性的,具有不可逆转性。但是历史现象具有相似性,对历史认识的深化,需要通过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和对比。很多历史现象表面看似乎是偶然的,但实际背后都有必然性,是客观规律在起作用。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次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当时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参加大会的代表13人,平均年龄28岁,最大的45岁,最小的19岁。谁来开会、何时开会、在什么地点开会,这里面确实有偶然性的东西。例如,李大钊没有参加“一大”,因为当时他不能离开北京,所以就选了其他代表——张国焘和北大学生刘仁静。陈独秀当时在广东,也离不开,就让包惠僧代表他来开会。历史就这么发生了。
但是,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要成立,从历史发展来看是必然的,在中国历史上是一定要发生的。这次大会是在秘密状态下召开的,会议期间有租界的暗探闯入,会议被迫中断,转场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继续开会。对这件事,当时的媒体没有一句话的报道。但就是这么一件事,成为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这是因为从这时开始,中国有了一个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她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有工人阶级作基础,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绝不是偶然的。偶然之中蕴含着必然,这个必然就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和结果,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这种需求,中国历史的发展进步有了这种需要。这里,我们再将眼光适当向后延伸。以解放战争为例,最初我们党设想解放战争要打五年或更长时间,后来只用了三年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战胜了国民党。其实,背后就是人民在选择。当时在山东沂蒙地区流传着一首支前民谣:“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亲骨肉含泪送他上战场。”有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会无往而不胜。这背后能说是偶然性吗?
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生死相依、患难与共,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今天,我们要攻坚克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地依靠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党要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必须牢记“打铁还需自身硬”
解放新论:2016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时强调,要增强“四个意识”,其中人们特别注意到“核心意识”的提法。怎么理解“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内涵?
曲青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是我们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当今中国,没有大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力量或其他什么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理解这个问题,可以分两个层面来看:
首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从根本上讲要靠党的领导,要靠党把好方向盘。其次,我们党要起到坚强领导核心作用,就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即“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就要求加强党的建设,要坚持党的性质、党的宗旨不动摇,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党坚强有力,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国家才能繁荣稳定,人民才能幸福安康。
新的时代背景下,党中央强调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很多人可能关心“核心意识”这个说法,其实这四个意识要结合起来一起看。当然,这里可以特别谈谈核心意识。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我们党走过了95年光辉历程,之所以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有成熟稳定的中央领导集体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来看,从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和党的历史来看,一个政党要处理好几方面的关系,其中就包括阶级和政党的关系、群众和领袖的关系等。首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次,对我们党而言,也要有核心,加强党的领导关键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党章规定,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共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是党的领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是党中央的领导核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新的伟大成就,推动党和国家面貌焕然一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一切,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有党中央这个坚强领导核心,有一个好的中央政治局、好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好的总书记作为党的领导核心。
一个有智慧、有担当的领导核心,事关13亿多中国人民的福祉和利益。党的集中统一是办好事情的前提。这是在总结国内外共产党政权兴衰史的基础上,得出的深刻经验教训。增强核心意识,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听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威信,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
教育人靠两样: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和道德的力量
解放新论:如今,世界进入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在执政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会更多、更直接地面对来自外部的种种挑战。例如,在理论和话语层面上,可能会面对中国是不是民主国家的问题;在生活方式上,可能会面对西方生活方式对青年人的吸引等。未来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应该怎么做?
曲青山:95年来,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础上,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经常讲,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而坚定“三个自信”的前提,是要了解党的奋斗历史,看一看我们党为什么要成立?她成立后肩负了什么使命?是怎样一路走到今天的?她还要带领中国人民到哪里去?要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一切,都要从党的历史中寻找答案。因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可以映照现实和折射未来。我们党为什么会成功,这个故事要讲给全党、全社会听,要讲给世界听。对我们来说,只有坚定党的历史自信,才能增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更好地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理想信念的党,坚定理想信念是我们党的一大优势。可能有人认为,党员数量越多越好。但实际上,党员数量和党员质量有关系,并不是越多越好。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时,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只有20万党员,而苏联解体时有近2000万党员。这说明,“庞大”不等于“强大”,数量固然重要,质量更为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过陈望道的故事——1920年,陈望道在将《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时,他妈妈为他准备了一碟糖蘸粽子吃,后来问他糖够不够,他说“够甜,够甜了”。当他妈妈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的嘴上满是墨汁,原来陈望道是蘸着墨汁吃掉粽子的。这就是信仰的味道,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一个民族、国家、政党乃至个人,都要有理想信念,否则是立不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就要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心中闪亮!
要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就要着眼于赢得未来,赢得青年人。抓好青少年党史教育工作,事关党的事业传承与发展。现在,互联网快速发展,在多元化社会思潮碰撞的环境下,青少年容易受到各种不良影响。因此,加强青少年党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作为党史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要积极适应新的形势变化,通过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手段、新载体、新举措守好党史这块重要阵地。我体会,我们党教育人靠两样东西:一靠真理的力量,即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这给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二靠人格和道德的力量,老一辈革命家和党的先进人物具有示范榜样的作用,传递了价值导向的正能量。在加强青少年党史教育工作中,要立足于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让广大青少年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坚定跟党走的决心。
(解放日报记者 王珍 李小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