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常备不懈的战备状态
战备工作是军队为执行作战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而进行的准备和戒备活动,是军队全局性、综合性、经常性的工作。提高战备水平,保持常备不懈的战备状态,是有效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重要保证。人民解放军建立正规的战备秩序,加强战备基础性建设,搞好针对性战备演练,周密组织战备值班和边海空防巡逻执勤,随时准备执行作战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部队根据执行任务需要进入等级战备,战备等级按照戒备程度由低级到高级分为三级战备、二级战备、一级战备。
陆军部队的日常战备,以维护边境正常秩序和巩固国家建设成果为重点,依托作战指挥机构和指挥信息系统,加强战备值班要素整合,探索战区联合值班模式,推进团以上作战部队战备值班系统综合整治,以常态化运行的体制机制保证战备工作落实,形成各战略方向衔接、多兵种联合、作战保障配套的战备力量体系布局,始终保持迅即能动和有效应对的良好状态。海军部队的日常战备,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为重点,按照高效用兵、体系巡逻、全域监控的原则,组织和实施常态化战备巡逻,在相关海域保持军事存在。各舰队常年保持必要数量舰艇在辖区内巡逻,加强航空兵侦察巡逻,并根据需要组织机动兵力在相关海域巡逻警戒。空军部队的日常战备,以国土防空为重点,坚持平战一体、全域反应、全疆到达的原则,保持灵敏高效的战备状态。组织常态化空中警戒巡逻,及时查证异常不明空情。空军指挥警戒值班系统以空军指挥所为核心,部队指挥所为基础,以航空兵、地面防空兵等战斗值班兵力为支撑。
第二炮兵平时保持适度戒备状态,按照平战结合、常备不懈、随时能战的原则,加强战备配套建设,构建要素集成、功能完备、灵敏高效的作战值班体系,确保部队应急反应迅速,有效应对战争威胁和突发事件。在国家受到核威胁时,核导弹部队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提升戒备状态,做好核反击准备,慑止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国家遭受核袭击时,使用导弹核武器,独立或联合其他军种核力量,对敌实施坚决反击。常规导弹部队能够快速完成平战转换,遂行常规中远程精确打击任务。
开展实战化演习演练
人民解放军坚持把开展实战化演习演练作为推进军事训练转变、提高部队实战能力的重要抓手,注重将信息主导、体系对抗、精确作战、融合集成、联合制胜等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理念广泛融入训练实践,按实战要求、战时编组和作战流程组织演练,突出指挥对抗训练、实兵自主对抗训练和复杂战场环境下训练,全面提高部队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
开展跨区训练。为提高部队快速反应能力和在陌生环境、复杂条件下联合作战能力,依托合同战术训练基地,组织任务相近、类型相同和未来作战环境相似的师旅部队,以实兵检验性演习的方式开展一系列跨区机动演习演练。2009年,组织沈阳、兰州、济南和广州军区各1个师进行远程机动和对抗性演练。2010年开始,组织“使命行动”系列战役层次跨区机动演习演练。其中,2010年组织北京、兰州、成都军区各1个集团军首长机关带1个师(旅)以及空军部分兵力参演,2011年组织成都、济南军区带有关部队赴高原地区演练,2012年组织成都、济南、兰州军区和空军有关部队赴西南地区演练。
突出对抗训练。各军兵种强化对抗性检验性演习演练,组织实兵对抗、网上对抗和计算机模拟对抗等演习,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空军依托训练基地构设复杂战场环境,组织军区空军之间、军区空军与合成“蓝军”部队之间,开展信息化条件下“红蓝”体系对抗演习。第二炮兵开展复杂战场环境下侦察与反侦察、干扰与防干扰、精确打击与防护反击的对抗性训练,加强核生化武器威胁条件下安全防护和操作技能训练,每年安排多种型号导弹部队执行实弹发射任务。
拓展远海训练。海军探索远海作战任务编组训练模式,组织由新型驱护舰、远洋综合补给舰和舰载直升机混合编成的远海作战编队编组训练,深化复杂战场环境下使命课题研练,突出远程预警及综合控制、远海拦截、远程奔袭、大洋反潜、远洋护航等重点内容训练。通过远海训练组织带动沿海有关部队进行防空、反潜、反水雷、反恐怖、反海盗、近岸防卫、岛礁破袭等对抗性实兵训练。2007年以来,在西太平洋共组织远海训练近20批90多艘次。训练中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某些国家军用舰机的抵近侦察和非法干扰活动。2012年4月至9月,“郑和”号训练舰进行环球航行训练,先后访问及停靠14个国家和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