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陈云与当代中国
论陈云对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的突出贡献
发布时间: 2013-04-16    作者:袁秉达    来源:国史网 2013-04-16
  字体:(     ) 关闭窗口

  陈云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特别是在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党中央副主席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期间,曾多方面论述了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问题,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建设的宝库。陈云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与纯洁性的宝贵经验,对我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坚持标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统一

  共产党员是共产党的行为主体,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党的先进性又以党员的纯洁性为基础和保障。加强对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和建设,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我们党历来重视的一项基础性建设。陈云在这方面有不少建树和经验。

  保持党员成分的纯洁。陈云认为,党的性质和党员的成分与入党的条件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在党的建设中,党员纯洁的意义和先锋模范作用这一问题,占有头等重要的位置。他在《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一文中,鲜明地提出了“什么人有资格入党”的问题,并且按照中国共产党的性质,阐明了做一个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标准。他根据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党的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等先进性要求,把共产党员的标准确定为:第一,终身为共产主义奋斗;第二,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第三,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第四,百折不挠地执行决议;第五,做群众的模范;第六,学习理论和文化。他强调:“只有具备以上的六个条件,才不愧称为一个良好的共产党员,才不致玷污了这伟大而光荣的党员的称号”。他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要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其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保持党的成分的纯洁。什么人有资格加入党,是我党经常留心的问题。”(《陈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4、129页)

  保持党员本质的纯洁。针对当时在发展新党员时,有人以为凡是会说话的、有胡子的、懂得各党各派情形的人背景复杂就不敢吸收的情形,陈云深刻地分析论证了“背景复杂”与“本质纯洁”的辩证关系:这种人在社会上常常是比较有经验的,他们了解许多问题,只要他们真正信仰共产主义,而且现在愿意参加到无产阶级队伍里来,一同革命,一同前进,这又有什么不可以呢?“拿我自己来说,我的背景就非常复杂。我先是相信吴佩孚的,后来相信国家主义,后来又相信三民主义,最后才相信共产主义,因为经过比较,认识到共产主义是最好的主义。我们说这种人复杂是复杂的,但他从自己的经验中真正了解共产主义,本质也是纯洁的。青年是纯洁的,但纯洁的不仅仅是青年,老头子也可以是很纯洁的。”他进一步对“纯洁”一词作了释义:“我们所说的纯洁,主要的不是年幼龄轻、没有社会关系、单纯的纯洁,而是指在复杂动荡的环境中忠心为共产主义坚持奋斗的纯洁。”(同上书,第111、200—201页)这一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深刻思想,对我们有深刻启示。

  陈云关于如何做一个良好共产党员的基本标准、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思想以及关于“背景复杂”与“本质纯洁”的辩证思考,对我们今天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有着重要启示和指导意义。在当前高度开放的世界和经济全球化时代,面对我国改革和发展处在关键时期的多样化趋势,在经济成分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分配方式多样化、社会阶层多样化和生活方式多样化的特定条件下,我党在吸收新党员问题上,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有了重大突破。我们在吸收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和干部中优秀分子入党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各种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以壮大执政党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二、严守关口:党员的质量重于党员的数量

  在党员的“数量”与“质量”关系方面,陈云主张“党员的质量应重于数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从只有几十个人的小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全国性的大党。在中国人口无比众多、阶级和阶层情况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我们党在党员队伍建设方面,始终遇到如何处理党员的“数量”与“质量”关系的问题。

  陈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经对此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他指出:第一,党处在复杂的环境中,面对残酷的斗争,必须“在全党范围内提出党员的质量应重于数量”。第二,当大后方的党员已经有了相当的数量,我们的方针不再是以发展为主,而是以巩固为主。第三,很多地方有一部分党员质量不高的问题必须解决。提高质量并不是说大后方的党组织不要发展党员了,没有党员或党员很少的地方,就应该发展党员。在发展党员时,要着重注意质量。提高质量不仅仅是洗刷落后分子,还必须加强党内的教育。党员质量上的提高,远胜于数量上的发展。高质量的党员和干部,“使用到革命决战关头,实在是无敌的力量”。(《陈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6—208页)

  提高党员干部的忠诚度。在怎样做合格的干部问题上,陈云认为,应该特别注意四条干部标准:忠诚于党,联系群众,有独立工作能力,服从纪律。他归纳说,选拔和任用干部的标准有二条:政治与能力。两者不能缺一,以政治为主。提拔干部的原则是,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坚持人、事两宜的原则,用人得当,适得其所”。陈云有时候把“忠诚”与“忠实”是作为同义词来使用的,他指出:“忠实,讲得具体一点,就是革命利益高于一切,有为党慷慨牺牲个人一切的决心”。(同上书,第255、212—213页)无论什么时候,共产党人都必须始终忠诚于党。在共产党执政的条件下,共产党员、党员干部、党的领导干部,对党的忠诚与对社会主义祖国的忠诚和对中国人民的忠诚是高度统一的。这也是新时期党的先进性的一个集中体现。

  陈云历来重视党的纪律建设,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改革开放时期,为建立和健全党的纪律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强调“所有党员”,不管你是中央委员,还是一般党员,不管你是老党员,还是新党员,都要遵守纪律。所谓“各级党部”,不管是中央委员会还是支部委员会,都要遵守纪律。一句话,党内不准有不遵守纪律的“特殊人物”、“特殊组织”。他提倡遵守纪律首先要从自我做起,要与党内一切破坏党纪的倾向作斗争,但尤要与自己破坏党纪的倾向作斗争。“纪律与自由,是矛盾的统一。无产阶级政党应该是一个最有纪律的党,也是一个最讲民主、最讲自由的党”。(《陈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7—198页)

  党的纪律虽然带着强制性,但必须自觉遵守。只有使全体党员自觉地遵守纪律,纪律才能成为铁的、不可动摇的、有效的东西。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无产阶级有组织的部队,正是因为它的党员都有着高度的政治觉悟,对革命有无限忠诚和责任心,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一切经验证明,不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就不会是有组织的队伍。所以,在无产阶级有组织的队伍内,也决不允许那些明知故犯的不能自觉遵守纪律的分子存在。领导干部、领导机关尤其要成为严守党纪的模范。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不仅有利于保障党的团结和统一,而且有利于始终保持党员和干部、领导干部的先进性。

  不断清理党的队伍。无论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时期,陈云都主张必须把好党员队伍的出口关,通过淘汰机制,不断地纯洁党的队伍。在民主革命时期,特别在党大发展时期,革命队伍里会混进坏人,少数本来革命的人会变质,这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我们的任务是不断纯洁干部队伍,纯洁党的组织,与各种坏人作斗争。陈云提出,要“洗刷落后分子”、清除变节的叛徒和隐藏的奸细。要善于识别那些表面革命,实际反对我们的坏人。我们党最怕内部有坏分子,要做好防微杜渐的工作。我们要采取既坚决又稳妥的办法,纯洁干部队伍,巩固党的组织。1982年9月6日,陈云严肃地指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跟随林彪、江青一伙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打砸抢分子,这“三种人”一个也不能提拔,已经提拔的,必须坚决从领导班子中清除出去。在和平环境和改革开放的条件下,一些党员干部经不起金钱、权力、物质的引诱,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腐化堕落,成为党和人民的败类。陈云强调对这些人要坚决斗争、毫不手软:“对严重的经济犯罪分子,我主张要严办几个,判刑几个,以至杀几个罪大恶极的,雷厉风行,抓住不放,并且登报,否则党风无法整顿”。(《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6、273—274页)

  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要保持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就更要重视党的吐故纳新。经过淘汰和筛选,留在党内的每个党员,必须是忠实可靠,有能力、有作用的分子,而不是挂名党员。如果每个党员通过先进性教育和先进性建设,都能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那么我们党就真正实现了以提高质量为前提的数量和质量的高度统一,我们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就有可靠的组织保障和力量源泉。

  三、反腐倡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

  陈云在党风建设中最重要的至理名言是:“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他主张,“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页)他在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工作期间,提出了一系列新时期党风建设的理论和目标,从保持党的优良作风和作风建设的高度,确保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党在全国执政前和执政后的情况有很大不同。党在全国执政以前,是在敌人统治下生存和发展的地下党,那时做一个党员就有杀头的危险,根本谈不上什么物质享受。当时如果要回答“大家是为革命而来的,还是为做官来的呢”这个问题也较容易:“起初是干革命来的,以后是革命家做官,既革命,又做官。后来官越做越大,味道也越来越大,(笑声)有人就只想做官,不想革命了,把革命忘光了。从前在瑞金、延安时,想腐化也很难,现在腐化很容易。我们对于执政以后党内的状况是不能盲目乐观的”。(《陈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1页)

  中共在全国执政以后,从中央到基层政权,从企业事业单位到生产队的领导权,都掌握在党员手里了,党员可以利用手中掌握的各种权力为自己牟取私利。许多贪污犯本人就是党员,即使贪污犯不是党员,他们能够贪污,也是靠某些党员的保护。在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中,陈云严肃地指出:“现在确有少数党员、党员干部,特别是个别老党员、老干部,不能坚持党性原则,遇到歪风,跟着干。”“整顿党风这件事,不可以掉以轻心”。他强调:“纪检工作应该研究新情况,适应新情况。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的问题。没有好的党风,改革是搞不好的。共产党不论在地下工作时期或执政时期,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党的纪律”。(《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1、275页)

  明确党的纪检工作的任务和职责。陈云指出: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基本任务,就是要维护党规党法,整顿党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把维护党规党法、整顿党风的基本任务认真地担负起来,也就是在这个伟大事业中尽了自己应尽的一份力量。对于危害社会主义建设,败坏党风、社会风气的歪风邪气,熟视无睹,听之任之的现象,除了追究那些为非作歹的个人外,还要追究那个单位、那个地区的党委的责任,包括纪委的责任。(《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0、243、356页)

  关键是搞好执政党的党风。陈云把党风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高度重视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党性教育和党风教育。他认为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犯罪堕落,从更深层次的原因来看,往往是由于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题。他列举了一些共产党员,忘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丢掉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们为了私利“一切向钱看”,不顾国家和群众的利益,甚至违法乱纪。如报上多次公布的,那些投机诈骗,贪污受贿,非法致富,以及在同外国人交往中,不顾国格人格的现象等等。所以,为争取党风根本好转和提高党员政治素质,必须纠正不正之风、惩治违法乱纪、反对党员中的错误思想倾向。要同一切违反共产主义理想的错误言行,坚持坚决斗争。那种“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资本主义哲学,那种不顾国格人格的奴才思想,就是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教育,那么资本主义思想的侵入并不可怕。我们相信,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真理,一定会战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作风的侵蚀。(同上书,第355页)

  我们是执政党,目前又处在新的发展时期,如何有效地进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事关重大。我们要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教育,提高共产党员的素质,关键是搞好执政党的党风,提高共产党员的党性觉悟,坚定地保持共产主义的纯洁性。

  四、健全制度:加强党内团结统一的可靠保证

  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结构中,党是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领袖集团和各级党组织构成的统一整体。由于党的领袖集团在共产党内居于重要地位和发挥独特作用,所以保持共产党领袖集团的团结统一,对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极为关键的重要意义。

  1954年2月,陈云在党的七届四中全会上,就吸取我党历史上经历几次分裂的教训,作了题为《高级领导人要提高革命觉悟》的重要发言。他指出:“保障党的团结,防止党的分裂,其责任主要是在高级领导人员。”针对有人说“有毛主席在,我们党内就可以不出野心人物”,陈云认为这是靠不住的。因为毛主席在,只能出得少一些,出得慢一些。即使露了头以后,也容易解决得快一些,但并不能保证不出。他认为,要保障党内团结、防止分裂,“可靠的、永久的办法,可传到我们子孙后代的,就是提高高级领导人的革命觉悟和革命嗅觉。”“这是我们党的团结的可靠保证。再加上一条,我们要严守党的制度和党规党法,发扬党的优良作风,那党就有保证了。靠别的,我看都靠不住,要靠我们自己。”(《陈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0、232—233页)他强调的核心观点是,加强党内的团结和统一的最可靠的举措是:一靠提高高级领导干部的革命觉悟;二靠高级领导干部严格遵守党的制度和党规党法;三靠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陈云在这里仅仅是针对党中央高级领导干部层面,主要就党内团结和统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但是,这一科学认识却始终贯穿于陈云党建思想各方面和党建实践全过程。以党内教育提高革命觉悟、以党的制度和党规党纪规范党员干部的一切言行、以党的优良作风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实质上就是把党的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三大方面作为高度统一的有机整体,推动整个党建的重要思路。首先,我们要通过党的思想建设,加强党内的马列主义教育,大力提高高级领导人的革命觉悟和革命嗅觉,教育是必备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但是教育不是万能的;其次,我们要通过党的组织建设,建立和健全党内一系列制度和党规党纪,加强党内纪律建设,使每个高级领导干部都自觉遵守党的制度和法规,手中的权力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这是根本所在;第三,我们要通过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坚持和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传统作风,使广大高级领导干部都有良好的作风修养,自觉维护党内的团结和统一。这是发挥党的战斗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障。

  五、彰显特色:陈云党建思想的突出贡献

  陈云党建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和解决党的建设中一系列基本问题。其中,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员的复杂与纯洁、数量与质量、教育与管理等重大问题的辩证思想和理论创新,对当前我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陈云善于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基本要求贯彻到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中去,全面系统地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他在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建设中,主要有以下突出贡献:

  第一,科学解释“纯洁”的基本内涵,理性分析“复杂”与“纯洁”的辩证关系。第二,阐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必须建立在纯洁性基础之上,提出了共产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相统一的基本理论。第三,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领导能力(即执政能力)建设中,全面推进纯洁性和先进性建设的伟大实践。第四,从保持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入手,进而进一步强调保持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以此确保中国共产党在整体上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使我们党真正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始终保存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品格。第五,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陈云提出按照生产单位来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并对支部的地位、功能、任务、工作方式提出了要求。党的基层组织要真正发挥核心的堡垒作用,团结群众,壮大党的力量。第六,勤奋学习,加强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也是执政党的责任。陈云是自学成才的典范,他对共产党员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什么和怎样学习的论述,是他一生学习经验的总结。一个具备学习力的政党,才是有领导力的优秀政党。第七,从事关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密切党群血肉联系,保持党的作风的先进性。把群众工作作为衡量党组织巩固程度的重要标准,并且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掌握群众工作主动权。第八,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在共产党执政的条件下,从保持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高度统一的角度推进执政党建设,初步揭示了共产党执政的规律。

  陈云党建思想有三大特点:一是全面性,涉及党建的各个方面;二是动态性,贯穿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阶段,体现与时俱进;三是贯通性,党建思想贯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陈云党建思想是我党宝贵的财富,它不仅反映了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宝库,而且对今天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