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 抗战记忆 >> 历史不会忘记
苏联老战士追忆抗战:与中国人民并肩战斗
发布时间: 2015-07-20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2015-05-06
  字体:(     ) 关闭窗口

  9月3日,30余名苏联红军战士在武警黑河边检站官兵引导下从黑河口岸入境,来到苏联红军烈士塔前与中方代表团深切缅怀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的烈士。

  9月3日,30余名苏联红军战士在武警黑河边检站官兵引导下从黑河口岸入境,来到苏联红军烈士塔前与中方代表团深切缅怀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的烈士。

   9月的莫斯科已入初秋,淅淅沥沥的小雨让室外略显寒冷,而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内却是一片温暖祥和。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9月2日,50多名援华抗日苏联红军将士及其后代来到这里进行联谊,接受中国人民的感谢之情。

  在抗日战争中,苏联政府始终支持中国,并采取了积极的援华方针。抗战初期,苏联政府就曾分三次向中国提供了共计2.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为加强中国的空军实力,除出售战机外,苏联还以志愿队的名义向中国派遣飞行员参与对日作战,有200多人长眠中华大地;苏联技术人员在几年内为中国培养了1万多名航空专业人才。1945年,100多万苏联红军在中国东北与中国人民并肩击溃日本关东军,为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作出了贡献。

  经历过那段峥嵘岁月的老战士们已步入耄耋之年,但只要一谈起中国,他们仿佛都找回了当年的激情。全俄老战士委员会中国分委会副主席舒德洛少将作为亲历者,深情回忆起当年两国人民并肩战斗的情景,他至今还记得许多中国人将房屋和仅有的口粮提供给苏联红军的场景。正是在这样的相互扶持中,苏联和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并结下了深厚友谊。

  老战士契塔耶夫1945年曾在东北参加过围剿日本关东军的作战,随后他在中国旅顺等地一直工作到1950年。回国后,契塔耶夫和战友们曾多次到中国故地重游,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赞不绝口,并访问过在华苏军烈士陵园,对中国政府修缮和维护陵园表示感谢。

  苏联元帅崔可夫曾在抗战初期作为苏联军事顾问团团长出使中国,在收集日本情报,协助中国进行抗战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孙子尼古拉·崔可夫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对爷爷帮助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事迹耳濡目染。他曾多次访问中国,对中国人民的勤劳友好有了更加直观的印象。他表示,现在日本右翼势力妄图否定二战中侵略中国的历史,抹杀对中华民族所造成的巨大伤害,不仅得不到中国人民的谅解,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对此都无法接受,俄中两国人民应该共同携手,捍卫来之不易的二战胜利果实及战后国际秩序,坚决维护世界和平。

  前人用鲜血铸就的和平需要后人加倍珍惜和维护。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得到了苏联人民的大力支持和援助,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他们所作出的贡献。明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俄将根据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共同举办好一系列隆重纪念活动。

  (人民日报莫斯科9月3日电)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