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时经济圈,铺就便民致富路
“公路建设三年决战构建起的黑龙江省现代化交通网络,中心城市高速相连,真像是为黑龙江省打通了经济血脉。近两年牡丹江工业园区建设突飞猛进,境外有六个工业园区,境内有七个工业园区,已经入驻的项目达600多个,投资额240多亿元,这些项目基本都建在高速公路的沿线。”牡丹江市委书记张晶川说。
可以说,公路建设的每一个项目都与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十大产业”建设息息相关。其中,服务于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10项1058公里;服务于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区11项1717公里;服务于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5项957公里……
公路建设也让黑土地上的人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
绥滨县与富锦县只有一江之隔,直线距离不足5公里,可因江上没有桥,也不通铁路,走公路需绕行400公里。富绥大桥的建设,圆了这里几代人的梦。大桥奠基那天,当地的老百姓激动地说,我们终于可以从松花江北岸走出去了!
三年决战6万公路的农村公路建设,架起了致富通道,一条条沥青水泥路打开了对外沟通的大门,密切城乡交流,受益人口近2000万。
空中俯瞰龙江大地,以哈尔滨为中心的4小时经济圈,横贯东西、纵穿南北、覆盖全省、连接周边的等级公路网络令人振奋。
绥芬河、东宁、同江、黑河、抚远、名山等国家一类口岸从此打通,亚布力、镜泊湖、五大连池等旅游名镇从此连接。北极高速、东极高速、旅游高速……一条条路、一座座桥,正在改变着龙江3800万人民群众的生活。
本版稿件均由光明日报特约记者朱伟华、张士英采写
我的哈尔滨
松花江
到哈尔滨,无论是公干还是旅行,他们一定会去松花江看看。这如同到法国一定要去塞纳河,到英国一定要去泰晤士河,到德国一定要到莱茵河一样。河流从来都是一座城市的源头。松花江就是哈尔滨人的根,是孕育这座城市的摇篮。
虽然哈尔滨是一座新兴的城市,但他却背负着千年的历史,百年的城市文明。这一页页厚重的历史,是蘸着松花江水写就的:滋润,鲜活,迷人,强悍,不屈不挠又风情万种,读来不仅荡气回肠,更有万千的感慨。是啊,松花江就在你的脚下,一泻千里。更迭着人间的岁月,改变着城市的容颜。哈尔滨人深情地称它为——母亲江。
松花江这条穿过城市的河流,既有天然的丰润,又浓妆淡抹地展示着当代新艺术的风采。松花江不仅仅是哈尔滨历史的书写者,也是哈尔滨这座城市繁荣与昌盛的见证者。哈尔滨人不仅为拥有松花江而感到骄傲,也为自己是哈尔滨人感到自豪。
啤酒
在这座城市里,迎来送往,佳节盛宴,总要有啤酒环候。这已是哈尔滨人约定俗成的百年风尚。硕大的啤酒杯,金色的液体,只要看上一眼便怦然心动,情不自禁了。的确,啤酒不仅是朋友相逢中不可或缺的饮品,更是开心,豪爽,热烈,高兴的使者。而白酒的斟酌,红酒的矜持,无论如何都无法与啤酒相媲美。
在这座城市里,啤酒更贴近普通百姓的心情,啤酒不仅是真诚朋友,永远的伴侣,还是液体的春风,流动的音乐,更是拨动朋友们心弦与新生活共舞,与时代共舞的桥梁。
只要把啤酒杯端起来,总能演绎出许多人生的好故事,结识许多新朋友,让你的人生路花团锦簇,笑口常开。
啤酒将你的忧愁,你的烦恼,你的困惑,你的成绩和自豪,你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姑娘的爱,分享给每一个朋友,让喜悦成为大家的喜悦,让烦恼成为酒饵,一扫而光。
来!朋友,干一杯!
冰雪
哈尔滨是一座不畏严寒的城市,他们爱冰雪,对冰雪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盼冰雪如同盼春天一样,虔诚而急切。可以说,冰雪是他们一年中最富创造精神,最具艺术气质,也是世界上最长的盛大节日。
冰雪与这片神奇的土地结伴而行已有万年的历史,是啊,千百年来,尤是百年来,在新世纪的岁月里,雪下的哈尔滨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变。你能说这一切不是冰雪的奉献、冰雪的鼓舞、冰雪的催发吗?
冰灯是艺术品,可在哈尔滨,它更是人们对新生活的一种表达,对生命的赞美,对未来的憧憬,对幸福的追求。看吧,冰雪大世界的所有营造,都是在放飞哈尔滨人的深情,他们的爱和他们的欣赏,展示着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对冰雪的崇拜。
的确,若干届冰雪节让哈尔滨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育出了无数的冰雪艺术家。可以说,每一届冰雪节,每一件冰雪艺术作品,都向世人展示着哈尔滨人的进步,哈尔滨人的追求,哈尔滨人的心胸和哈尔滨人的爱,更展示着哈尔滨的自豪与自信。
是啊,漫天的大雪是天地的杰作,万里的冰封是城市的别一种历史。在冰雪中成长的城市,自然有冰的坚韧、雪的柔情和冰雪一样无限宽广的胸怀。
雪还是孩子们最亲密的朋友,温馨的雪人和稚嫩的雪作,让他们在创造中,与雪之精灵有了零距离的接触与沟通。于是,雪人成了他们终身的召唤,一生的朋友。
冰雪还造就了奥运会上中国哈尔滨的世界冠军,速滑,花样滑,高山滑雪,每一项都有喜人的斩获。是冰雪给了他们这所有的一切,机会、荣誉和光荣。
腊鼓催年了,在冬季,在腊月,冰雪便成了一种呼唤。这时节,远方的儿女,异乡的漂客,不辞辛劳,不畏严寒,赶回冰城,回到雪乡,与家人一块守岁,共度除夕。
哈尔滨不仅是哈尔滨人的骄傲,也是全中国,全世界,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这里是我的家乡,更是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挚爱的精神家园。
(阿 成 作者为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黑龙江省作协副主席)
这是我的幸运(外一首)
我生活在一个以大江命名的省份
边远之地,幅员辽阔
我是生下来
就能看到地平线的人
从眼睛到心,我都如此
为它迷恋。我的家乡
山峰巍峨,河水清澈
红松戴着华冠,鸟群骑着风
森林、煤矿、石油、良田万顷
北方之北,这里是让祖国放心的地方
我就在这样的地方
认识了人间、大地与万物
炊烟、江水、众鸟的翅膀
冰雪、北风、雪夜里的风灯
风从松花江上来,吹过
我的屋檐,我的稿纸,我的怅惘
经历过最寒冷的岁月、最温暖的事物
这一切让我,最终成为一个诗人
黑龙江,这三个字
对于我,是清风白露
是万籁俱寂时的一声鸟啼
是最初的摇篮、是母亲的怀抱
是许多砰然心动的瞬间
是蓦然回首时的热泪
此刻,我写下这些诗句的时候
我的身边,兴凯湖涛声拍岸
一群美丽的水鸟,腾空而起
周身散发着精灵的光芒
致黑龙江的筑路者
那么热的天,一群古铜色的人
在强光下汗流浃背
黎明即起,披星戴月
辛苦已成为常态
眼前,这些修路的人,
会有多少人,记得他的名字?
日复一日,只有路边的草木和泥土
默默熟悉了他们的身影
我们说,你们真辛苦
他们笑了,憨厚、甚至有种羞涩
常年在外,这些习惯了实干的人
已经不大会攀谈或者应酬
他们眼望着向前伸展的道路
老实地说,干活得凭良心
这些路,是要紧的事
黑龙江,一条条纵横交错
笔直或者蜿蜒的公路
就这样,逐渐通向远方
那些风雪、烈日、雨水
那些荒原、草木、蚊虫
它们会记住,那么多人
把信念、牺牲、汗水、承诺
包括那些,不会轻易吐露的心事
一些梦想,一些柔软的情愫
一寸寸,铺展成大路,直通明天
告别了他们,我百感交集
对那些我走过的
或者即将走过的道路
抬脚郑重,充满了敬意(李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