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科学发展之路 >> 经济建设
光明日报《迎接十八大》特刊·重庆篇
发布时间: 2012-08-27    作者:    来源:光明日报 2012-08-27
  字体:(     ) 关闭窗口

  特色农业助农民脱贫致富

  “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武陵山脉中段,曾经是集“老、少、边、穷”于一身的国家级贫困县。

  直辖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按照“一朵花、一只鸡、一杯茶、一盘果、一桶油”五大主导产业分类,强化“一个产业一个领导小组、一个牵头县领导、一个办公室、一套人马”的工作机制,创新经营组织模式,建立补贴激励制度,同时通过与西南大学、重庆文理学院开展校地合作,大力研发产品、拓展市场、树立品牌。

  目前,秀山县金银花基地已达30.1万亩,种植面积全国第一;年出栏土鸡1000万只以上,西部地区规模最大;茶叶基地7万亩,高端猕猴桃基地2.7万亩,油茶基地10万亩,均居全市第一。五大产业共获得有机食品认证9个、国家地理标志商标4个、重庆市著名商标5个、重庆市名牌农产品6个。

  2011年,全县金银花产量2.98万吨,销售收入3亿元,花农户均收入4285元;出栏土鸡1060万只,销售收入5.3亿元,养殖户户均收入7460元;鲜叶产量4200吨,销售收入6300万元,茶农户均收入4200元;高端猕猴桃产量30万公斤,产品全部出口欧盟、日本;油茶产量450吨,销售收入3150万元。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已经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特约记者 李 宏)

  巫山神女

  如果说,长江三峡是一部气势恢弘的交响乐,那么,巫峡十二峰便是华彩乐章,其中的“神女峰”又是最有亮色的音符。

  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在卷帙浩繁的《水经注》中,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对巫峡的高峻险峭,做了精彩的描写:“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写到巫峡的胜景,又是那样多姿多彩,有声有色:“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峰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在这个鬼斧神工,神秘奇崛的天然画廊中,注定会有美丽的女性和动人的故事诞生,于是,一位亦真亦幻的“巫山神女”便从远古翩然而至……

  据《墉城集仙录》记载:西王母有十二位美貌的女儿,幼女瑶姬尤其聪慧灵秀,但她十分厌倦天宫生活,邀约十一位姊姊来到人间。那时正值大禹治水来到巫山,瑶姬率众仙女佐助大禹治理洪水,造福人类。待洪水被制服后,她们早误了返回天庭的时间,被永贬人间。众仙女毅然留在河道诡谲的巫峡导航,化成了十二座绿意葱茏的山峰,窈窕的瑶姬就是最为玲珑峭拔的神女峰……这大约是民间流传最广泛的“巫山神女”。

  另一位“巫山神女”出自楚国文人宋玉之手,他在《高唐赋》和《神女赋》中用缠绵悱恻的文字描绘了神女的丰姿靓饰,说她:“耀如白日,皎若明月”;行走时有环佩鸣响;云雨归来时浑身异香……这里,不妨引用《高唐赋序》中的一段记述:“楚怀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女子,曰:‘妾,巫山之女也,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阴,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这位风流多情的神女被历代骚人墨客所钟爱,“巫山云雨”的典故一再出现在绮诗丽词之中。盛唐大诗人李白曾经写下赞颂杨贵妃的《清平调三首》,第二首中的“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至今脍炙人口;中唐诗人元稹在结发妻子夭亡后,吟就许多凄美哀婉的相思诗,其中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成为千古佳句;晚唐大诗人李商隐也留下“岂知为云为雨处,只有高唐十二峰”的感叹。到了宋代,著名诗人陆游曾授夔州通判,在他的《入蜀记》中有“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的记载,“真人”即“巫山神女”。

  “巫山神女”不仅触动过古代文人的情怀,也激发了当代作家的灵感。凡是乘船游过三峡的文人,几乎都要对“神女”发几句议论,或赞美,或质疑,不一而足。值得称道的是,重庆歌剧《巫山神女》不拘一格,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塑造出了巫峡礁石“朝我来”的化身九妹和船夫水旺,为了他人的生存,他们不仅放弃了爱情,而且牺牲了生命,在奇幻迷离的巫山云雾中,化为两尊石像……

  写到这里,我想起那年夏天游览莱茵河时,也听到一个类似的传说:在莱茵河的下游,有一段河流暗礁密布,漩涡四伏,河岸上一块岩石突兀而起,峭壁陡立,这就是德国的“神女峰”罗累莱。每当风晨雨夕,路过罗累莱的船夫便会看到一位妖娆的少女,金发飘飘,含情脉脉,还唱着迷人的歌。船夫们看得神魂颠倒,听得如醉如痴,忘记了掌舵划浆。于是,一艘艘木船触礁沉没,一个个船夫葬身水底……后来,诞生在莱茵河畔的德国大诗人海涅根据传说,写过一首著名的叙事诗《罗累莱》,《巫山神女》和它竟有异曲同工之妙。

  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不论是古希腊神话,还是古罗马史诗,抑或阿拉伯故事,都诞生于数千年前的异邦,却带着鲜活的气息,抵达当代人的心灵。“巫山神女”同样拥有无穷的魅力,能够超越国界,成为人类共同的语言,因为她象征着爱和美,代表着献身和牺牲。

  (邢秀玲 作者系重庆散文学会会长)

  在歌乐山

  我的爱在歌乐山上书写传奇。山谷里

  回荡着“哥哟哥哟”的泣血呼唤

  山腰还响着苦主阿斗纵情的歌与乐

  很难想象,印象中硬如钢铁的歌乐山

  另一面竟然结满愁怨

  我在这里小坐,轻轻走动,纯粹得

  像一滴露水,收获着梦寐以求的孤独与大气

  我的爱,是有角度的

  当山下传来琅琅书声,我就知道

  古老的歌乐山其实一直拥有年轻的心跳

  那是松针落地的声音,从好动的上午到白色的夜

  从山顶到操场,风会扬起丝绸的柔与滑

  还有一、二颗星星故意掉在后面

  等待倦鸟的拥抱

  我的爱,长出了自己的肩膀和肚量

  扛着红色的旗,也要亮出燃烧的火

  脸后面是光鲜的,心里面也十分干净

  歌乐山,我的爱在多年以后

  人生的微妙,正在这永恒的安宁中

  豁然开朗

  (刘清泉 作者系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注:歌乐山之名,来源有二。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两青年男女相爱,但为世俗所不容。男的被逐渝西深山,不知所踪,女的千里来寻,踏遍山林,不舍昼夜地呼唤“哥哟哥哟”,声声泣血,句句穿心。最后化为不绝于耳之灵音,一直飘荡在山间。为了缅怀这段忠贞不渝的爱情,人们给这座山取名“哥哟山”,后多经传衍,便成了现在的“歌乐山”。另有一说,三国时蜀中苦主刘禅(阿斗)性格软弱,年少无知却偏爱声色犬马。传其曾在“歌哟山”中,与上百美女嬉戏,日夜笙歌。阿斗一时兴起,废“哥哟”,立“歌乐”为山之名。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