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科学发展之路 >> 经济建设
光明日报《迎接十八大》特刊·陕西篇
发布时间: 2012-09-07    作者:    来源:光明日报 2012-09-07
  字体:(     ) 关闭窗口

  兴陕之要其枢在水。新中国成立后,历届陕西省委、省政府坚持“兴秦先兴水”,引领勤劳勇敢的陕西人民,为破解水的问题付出了艰辛努力,先后建成了宝鸡峡、冯家山、石头河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对改变农业靠天吃饭局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但由于陕西省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洪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省份,水少、水多、水脏、水浑四大水问题并存,水的问题仍是制约全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瓶颈。“十二五”开局之年,党中央国务院把水利摆在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陕西省委、省政府高起点谋划、大手笔推进水利建设,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提出“盛世修水利,水利兴盛世”的兴陕方略,省长赵正永要求举全省之力在水利建设方面干成几件大事和实事,两位主要领导对近年水利工作千嘱咐万叮咛。

  当前,渭河陕西段整治正如火如荼地在全线展开,陕西省最大规模水利工程——引汉济渭调水开始建设,引红济石调水工程正在加紧贯通,全省人民翘首企盼半个多世纪的泾河东庄水库前期工作通过国家层面技术审查取得重大进展,陕南秦巴山区人民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汉江综合整治工程启动,陕北黄河引水和榆林王圪堵、延安南沟门、咸阳亭口水库等一批重大水源工程陆续开工,一个高点定位、纵横南北、贯穿东西、覆盖全省、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水利格局基本形成。与此同时,安康东坝防洪、渭河南山支流整治、农村饮水安全、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田水利建设、水保生态等一批民生工程加快实施,全省上下兴起了规模宏大、史无前例的新一轮水利建设高潮。

  敬仰先祖功德尽忠职守,期盼江河安澜惠泽万民。人民的福祉是我们的最大目标,群众的期盼是我们的行动纲领。全省广大水利工作者要秉承仪祉先生治水精神,发扬优良治水传统,牢牢把握水利发展历史机遇,以仪祉精神为动力,以事业发展为己任,以兴水富民为目标,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水利建设管理、造福人民群众的重任,不辱使命,敢于担当,克难攻坚,勇往直前,大力推进水利现代化,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陕西省水利厅厅长)

  “蛋奶工程”惠泽220万学生

  为改善农村孩子的营养状况,保证他们健康成长,陕西省从2009年开始在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实施“蛋奶工程”。

  “处于发育阶段的孩子,长期吃腌菜和干粮,营养和健康是无法保障的。”是年7月,在全省领导干部会议和省政府全体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赵乐际强调,要大力实施寄宿生“蛋奶工程”。

  陕西“蛋奶工程”是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寄宿学生、家庭贫困学生每天提供一个鸡蛋和一袋牛奶,以满足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蛋奶工程”实施两年来,各地通过周密部署、加大投入、规范管理等措施,确保了“蛋奶工程”的顺利实施。截至2011年底,省、市、县三级财政累计投入“蛋奶工程”资金13亿元,全省“蛋奶工程”实施学校为8496所,受益学生220.7万名,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213.3万名,高中、幼儿园和其他学校的学生7.4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寄宿学生已实现全覆盖。

  为科学掌握“蛋奶工程”实施对学生体质的影响,陕西省教育厅组织营养专家对工程实施成效进行跟踪监测。监测结果显示,两年来,在“蛋奶工程”实施区域学生的平均身高增长了近4厘米,平均体重增加了2公斤。与相似地区、同年龄段未实施“蛋奶工程”的农村小学生相比,享受“蛋奶工程”的农村小学生的身高净增长0.4厘米,体重净增长0.5公斤,“蛋奶工程”对学生健康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为此,陕西从今年起,提高了“蛋奶工程”的补助标准,由原来的每生每天2元提高到3元。明年起,将在43个国家“营养餐计划”试点县之外的其余64个县(市、区)逐步推行国家“营养餐计划”。

  省长赵正永十分关心“蛋奶工程”的实施情况。他指出,青少年的健康水平事关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实施的营养改善计划,顺应了群众的期盼和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需要,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

  为保证学生每天吃一个鸡蛋、喝一袋牛奶,陕西省各级政府按照“政府统筹,多方参与,以县为主,部门管理,学校实施”的原则,分解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责任,切实加强对“蛋奶工程”实施的管理与监督,并制定和落实了应急预案,确保中小学生喝上放心奶,吃上放心鸡蛋。

  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陕西省政府还要求各级部门把“蛋奶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统筹安排好资金筹措、产品供应、安全保障、思想教育以及宣传氛围营造等工作,按照逐步扩大覆盖范围的目标要求,调动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性,力争尽快使“蛋奶工程”以多种方式惠及全体中小学生。

  对于各级财政补助用于“蛋奶工程”的资金,陕西省要求全部纳入各级财政部门开设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特设专户管理,分账核算。省级财政的补助资金,统一由省级财政特设专户直接拨付到县级特设专户。市、县财政部门承担的工程补助资金,一并拨入县级财政部门特设专户,和省级资金统一支付、统一管理。(光明日报记者杨永林 张哲浩)

  陕西故事 (外一篇)

  阿莹

  从京城回来几位离陕多年的老“北漂”,与我一见面就惊叹起陕西的变化来。

  这些“北漂”文化人听我介绍起经济建设,眼睛就眯了起来,以为我在云里雾里地履职而已,这让我心里多少有些不痛快。但是当我领他们走进高新区猛然看到“陕西有色”的招牌,不经意地告诉他们在这处院落里曾经发生了一件轰动美国的事儿。开始他们以为我在神侃,但听着听着,车里便安静下来了。

  这陕西有色集团下属的“西色国际”,在陕西的地面上似乎没什么名气,但是却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杀出了一条路,令国内外同行很是佩服了得呢。那年,西色国际一成立就收购了加拿大的一家上市公司,仅仅花了100多万加元。随后又与美国内华达州的尤金公司谈起金矿合作,但是当两家公司在纽约签约的酒宴刚刚散去,便收到了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质询文书。

  多少年了,美国都喜欢吹嘘自己是经济最自由的国度,其实这根本就是个闪光的说法。那天,我们的律师一走进位于华盛顿的会谈室就感觉事态严重,美国人少见地异常整齐地坐了一长溜,人人都是西装革履,而西色国际与尤金公司只去了两个人。出面答复的是美国财政部的副部长,他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们,这桩交易“危及美国的国家安全必须终止”。如果签约双方不自行废止,美国总统会签署文件,照会中国政府强行终止。他们的理由是这个矿与美国一处军事基地的距离太近,其实在金矿旁边就有好几家外资公司,生产好些年了。

  这个突如其来的结果把几位热衷于合作的企业家弄懵了。美国尤金公司立即召开了记者会指责政府完全不顾民生疾苦,“危及国家安全”的说法完全是诡辩,80公里之内哪里有什么军事设施呀。中国大使也在华盛顿召开新闻会呼吁美国摒弃贸易保护主义,重新回到正确的市场规则上来。一时间几千家媒体争相报导,“西色国际”真真出了一把风头。这一场经济冲突,尽管我们“登陆”未果,却让全世界的目光瞄向了陕西,知晓了在中国内陆有着一个敢于与美国叫板的“西色国际”。

  客人们听我这么一说,都想见识这些在美国搅动风波的中国企业家。我转而告诉他们,陕西的企业不但冲出了国门,而且陕西这片积淀厚重的土地经过精心耕耘,真正成了投资的热土。不久前,韩国的三星电子集团,经过长达数年的考察权衡,最后决定在西安的高新区建设“存储芯片”项目。

  这可是一个让所有地方主政者“垂涎”的300亿美元的大项目,也是陕西历史上引进的最大的一个高科技项目,将会带动上下游数百家企业集聚在它的周围,拉动的财富和就业将蔚为可观。届时,陕西将会更加“电子”,更加“高科”,更加让世人刮目相看。当然,为了让这个项目选在陕西落户,上至省上领导,下至工作人员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努力啊,仅仅为对方准备的背景资料就有一米多高,细致得连当地的风土人情都一一列出。经过了多少次的拜访,多少次的商洽,终于让三星人将这个项目的符号压在了西安的坐标上。

  陕西人正是靠自己的真诚和执拗感动了“三星”人。是的,陕西人能走出去创业,也能把有志者拉进来创业!

  陕西的人

  这些“北漂”们终于聚到一家陕西小吃店开始品尝地方风味。酒足饭饱后,几位老“北漂”像发现什么秘密似地议论起来,说这一趟陕西之行,他们最大的感受是陕西人发生了变化。

  这多少让我有些惊奇,急问有什么变化啊?老“北漂”说,我们从关中到陕北,又跑到陕南,所遇到的陕西人,对陕西的风物人情如数家珍,言谈举止与眉宇眼神已没有了畏怯和羞赧,更多的是一种从骨子里生长出来的自信和自尊。

  我听了客人们这些发自内心的评价,心里也不由地自豪起来告诉他们,由我们省委赵书记亲自倡导,经过广泛征集研讨提炼出的陕西精神,就是陕西今天发展现状的最好注释,这就是“爱国守信、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务实进取”。于是,大家盯住我,听我娓娓道来。

  陕西人的“爱国守信”是彪炳史册的。陕西人爱国爱得凝重爱得炽热,爱得热血沸腾。历史上出了多少著名的人物和事件啊,从近代说起的渭华起义、陕北根据地、西安事变,都是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令人敬仰的,也用事实把陕西人爱国守信的风骨诠释得淋漓尽致。

  陕西人的“勤劳质朴”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工人还是农民,都喜欢把勤劳致富挂在门楣的正中间,勤劳使陕西大地已经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质朴的品格更是渗透到了陕西人的骨髓里,那年春晚有个小品,用三个地方的人捡到一只钱包的表现,不是把陕西人的质朴表现得可爱而难忘吗?

  陕西人的“宽厚包容”是流淌在血液里的。这实际上是一种胸怀和充满力量的表现,陕西可以接纳来自四面八方的新文化新事物,求同存异,百花齐放,就像一片肥沃的土壤,不论是来自何方的种苗,只要辛勤耕耘就会茁壮成长!

  陕西人的“尚德重礼”是历史造就的。不仅仅是周秦汉唐的典章规制,渗透到乡规民约中,活跃在百姓中间,形成了尚德重礼的习俗。而且陕西人崇尚德行,重视礼教,使得陕西人展现在世人面前总是规规矩矩,有情有义,总会让人们伸出大拇指。

  陕西人的“务实进取”恰是今天现实的写照。无论是谁在陕西走一圈,看到那刚刚崛起的一片片高楼,那刚刚矗立的一家家新厂房,特别是那浓缩着陕西人汗水的一个个统计数字,每一点都是汗水的凝聚啊。而且这种日新月异的变化已经延伸到三秦大地的每个角落,正是陕西人这几年务实进取的结果啊!

  陕西,让朋友们好生羡慕啊,我作为一名陕西人不由地为之骄傲!

  (阿莹 作者系陕西省作协副主席)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