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注重强化管理、提高财政绩效。牢固树立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一手抓建章立制,一手抓管理执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扎实推进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财政建设,切实增强执行力,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效能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财政工作,要坚持统筹兼顾、量力而行、积极稳妥、科学管理的原则,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财税改革,着力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加强财政科学管理,着力提高财政管理绩效;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财政干部综合素质。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谢旭人 为财政部部长)
十年·基层故事 斑竹园:山乡巨变
在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县斑竹园镇斑竹园村,我们见到了54岁的村民肖扬泽。81年前,肖扬泽的叔叔就是从这里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开启戎马一生。“这10来年,老区的变化真大啊!”畅谈今昔巨变,肖扬泽用“一多一少”道出了他的两大感受。
“一个感受,是口袋里的钱一年比一年多了!”肖扬泽和老伴照应着家里的5亩多水田、2亩多旱地,山上还有毛竹,加上农闲时就近打打工,一年的收入能有3万多元。这几天他正在拾掇农具,准备自己收割稻子。“农业税取消后,种田还有补贴,补贴的钱加起来差不多够得上成本,种田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多了。”不久前,肖扬泽用自己的积蓄和儿子打工挣的钱,在镇上买了套150平方米的房子。
种地和打工成为老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斑竹园镇镇长廖家芳说,2006年全镇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才3000多元,2011年达到了6423元。而金寨县农民2007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300多元,2011年增加到5320元。
肖扬泽的第二个感受,是“后顾之忧少了!”“老了我们有养老保险,病了我们有新农合,种田受灾了还有政策性农业保险。原来心里担忧的,现在心里都有底了。”肖扬泽的脸上挂着浅浅的笑,“现在的日子过得挺舒坦。”镇长廖家芳介绍说,农业保险费农民每亩水稻只要交3.96元、小麦只要交2.49元,去年受灾,农保给村民补偿了12万元,今年全镇参保的农田达到了1.4万亩。
这样的变化来之不易。六安市市长毕小彬说,老区自然条件比较差,民生改善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但只要坚持一项项推进、一件件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能扎扎实实地建设起来。2006年12月,安徽省启动实施民生工程,运用工程化措施、项目化手段,找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年突出几个重点,一年解决若干难点。今年,安徽省民生项目内容已增加到33项。
在这一背景下,地处大别山老区的六安市开启了“小财政覆盖大民生”的民生工程。六安市民生办副主任费小松说,六安市底子薄、人口多、民生任务重,尤其是大别山老区,历史欠账较多,如何让民生财政的阳光普照山村,成为一道重大考题。“2011年,六安市财政收入93.6亿元,投入民生工程的财政资金超过40亿元。我们把钱集中投入到与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民生项目中。”费小松说。
老区的变化又是无形的,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变化发生在村民身边,变化融入了村民生活,变化洋溢在老区人民的笑脸上。
十年·重点关注 税收做“减法”百姓得实惠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出台了涉及民生的多项减税惠民政策。其中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减税政策,让更多百姓受益,以下是其中几个亮点。
税收给力圆百姓汽车梦
2009年1月,国务院决定将1.6升及以下小排量汽车10%的车购税税率减为5%。2010年,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又将该税率调整为7.5%。2010年,汽车工业延续了上年的增长趋势,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800万辆,创全球历史新高。2012年1月1日,新车船税法开始实行,统计显示,新车船税法实施后,全年可减轻中小排量车主负担超过28亿元。
免税“菜篮子”流通更顺畅
从2012年1月1日起,国家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免征范围包括根菜类、薯芋类、葱蒜类、白菜类、叶菜类等14个类别219个品种的蔬菜。蔬菜虽是极普通的商品,但事关民生,国家出台惠民政策,向蔬菜产业倾斜,不仅有利于蔬菜产业的长远发展,也是普通老百姓的福音。该政策实施后,蔬菜流通环节减税规模将达到150亿元左右。
优惠政策为小微企业添活力
2009年,国家出台政策,对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2010年,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金融保险收入减按3%征收营业税。2011年,为应对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国家提高个体工商户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将个体工商户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提高到月销售额或营业额5000元—20000元和每次(日)销售额或营业额300元—500元。对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在3年内免征印花税。从2012年起,对小微企业3年内免征包括税务发票工本费在内的22项行政收费。
提高减除费用标准工薪层受益
2011年9月1日,修订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开始实施。与此前四次个人所得税法修改相比,这次修改内容最多,减税力度最大:不仅大幅度提高了工薪所得费用减除标准,还调整了工薪所得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税率,延长了申报纳税时间。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显示,2011年9月—2012年8月,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同比下降5.7%。其中,工薪所得税同比下降10.1%,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税同比下降13.7%,表明结构性减税的效果正充分显现。
促就业税收优惠显身手
从2003年起,国家对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给予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2006年,国家又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作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这一优惠政策对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实现再就业发挥了巨大作用。2008年以来,国家相继延长促进就业再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限,出台鼓励就业创业的税收扶持政策。新的政策惠及面更广,自主创业税收优惠政策适用对象由原来的下岗职工扩展到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就业困难群体。
十年·大事记
●国库集中支付
2001年,以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开始试点。2011年,所有中央预算单位和所有一般预算、政府性基金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都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政府采购
2002年我国颁布《政府采购法》,全面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十年来,政府采购规模从2002年的1009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万亿元,监管运行机制更加透明、政策功能作用成效显现,“十一五”期间共节约财政资金4000多亿元。
●农业税取消
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正式成为历史。
●企业所得税统一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将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率统一为25%,充分体现了中外企业公平竞争的原则。
●预算公开
2009年全国两会后,财政部首次在其网站公布了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预算报告和中央财政预算四张主要表格。2011年全国两会后,中央各部门陆续公开部门预算。
●预算管理
2010年6月,财政部发文规定自2011年1月1日起,中央各部门各单位的全部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据初步统计,2011年中央约60亿元、地方约2500亿元原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已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增值税转型
2009年起,增值税转型改革实施。转型改革消除了生产型增值税制存在的重复征税因素,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
●燃油税费改革
2009年,成品油税费改革实施。在不提高现行成品油价格的前提下,将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相应提高;同时取消原来在成品油价外征收的公路养路费等6项收费,并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
●个税调整
2011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自2011年9月1日起将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标准由2000元/月提高到3500元/月,并将最低的一档税率由5%调为3%。
●营改增试点
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逐步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