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造就了中医药博大精深的防病治病理念和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医药以其简单方便、价格低廉、效果灵验的特点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健康保障。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中医药文化建设不断推进,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中医药独特医疗保健模式的重要价值得到社会各界热切关注。加之近年来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断促进生命科学的发展。随着全球医学的发展趋势,人类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发生明显改变,人际间跨区域交往频繁快速,促使人类疾病谱也发生了变化,许多药源性疾病、新发烈性传染病、慢性病不断增加,加速了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的健康观念和诊疗思维发生了根本变化,回归自然、重视传统医学已经成为世界潮流。
过去的10年,是中医药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10年,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了以中医院为主体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调查显示,中医药在公众心目中已有了相当稳固的地位,88%的群众都有过中医接触经历,超过30%的受访人群生病后会首选中医作为治疗方式,青年人群对中医药的关注、认知和接受程度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未来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作为中医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胸怀全局,坚定信心,扎实工作,推动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全面发展,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中医药:全面繁荣大发展
关键词 医疗服务
丰富了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中医药医疗保健具有重视整体、注重平和、强调预防、疗效确切、关注个体、突出简便等特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发展中医药,对于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控制医药费用过快上涨、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对于建立政府承受得了、财政可持续的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年医改为探索形成符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和工作实际的政策措施提供了机遇,促进中医药发展,为顺利推进医改发挥了应有作用。近年来全国中医类医院的诊疗人次、出院人数和病床使用率都在持续稳步增长,2008年至2011年期间,诊疗人次从3亿上升到3.9亿,年均增长率达9.57%;出院人数从964万上升到1469万,年均增长率达15.07%;病床使用率从77.20%上升到85.82%,年均增长率达3.60%。与各医院总服务量比较,中医类医院的诊疗人次、出院人数占比在逐年增加,2011年分别达到了17.56%和13.69%,而病床使用率的差距在明显缩小,2011年只差2.66%,三年来差距缩小的年均增长率达14.05%。从人均诊疗费用情况来看,2008-2011年期间全国综合医院与中医综合性医院相比,中医门诊次均费用约占综合医院的79%左右,低30元以上;中医住院人均费用约占综合医院的74%左右,低1300元以上,而且节省额度的年均增长率达9.79%,2011年中医比西医人均住院节省费用已达1820元。这些数据说明,中医药服务在满足患者治病用药需求、减缓医药费用上涨、减轻患者和医保负担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为顺利推进医改做出了贡献,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
关键词 治未病
初步形成中医药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治未病”是一个既古老又前沿的命题,体现了中医学先进和超前的医学思想。中医学的理论奠基之作《黄帝内经》最早提出“治未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有这样的论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以此为源,历代中医名家对“治未病”屡有发挥。
2007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开创性地提出了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的要求,此后又就完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作出重要指示。为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启动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开展“治未病”工作可防患于未然,使人们不生病、少生病或延缓疾病,不仅可以减轻医疗卫生负担,而且可以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引导和激发需求,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开展“治未病”工作还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保健需求,维护和促进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此外,对中医药自身发展来说,开展“治未病”工作既是继承中医药学术、彰显中医药特色的重要体现,也是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的重要途径,更是弘扬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随着“治未病”工作的深入开展,中医药的服务对象由以病人为主拓展到病人、亚健康人和健康人,服务范围由医疗为主拓展到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各方面,中医药的活力进一步增强,优势日益凸显,已逐步形成“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提供体系的框架。截至目前,我国共有173家“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同时,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要求充分运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开展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积极开展中医健康教育。目前,中医“治未病”服务即将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范围。
关键词 文化建设
成为中医药工作的主要战略内容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建设成为新时期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过去的10年间,中医药文化建设获得空前重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王炼介绍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创性地提出把文化建设作为中医药工作的主要战略内容,确定了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全面发展的目标。200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22家部委和单位,启动了“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这成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内容最丰富的一次大型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首次安排近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各省(区、市)开展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建设。制定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从宏观上对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进行把握。各地拓宽中医药文化建设的融投资渠道,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建成15个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北京、天津、河南、陕西、江苏、广东等省市还建设了一批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设施,现已成为宣传展示中医药文化的窗口。
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医药报刊书籍、音像制品等的出版,推动了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 国际影响力
已传播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快,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水平和层次不断提高。随着健康观念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2010年,“中医针灸”成功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1年,《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目前,已有80多项中医药项目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我国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在京召开首次“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大会”,并发表了倡议各国政府重视和发展传统医学的《北京宣言》。2009年,由中国倡导的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药决议在第62届“世界卫生大会”上顺利通过,鼓励和敦促成员国发展传统医学。世界卫生组织启动了“传统医学国际疾病分类与代码(ICD-11)合作项目,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并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了中医药技术委员会(暂定名),秘书处设在中国。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团体会员,加入了总部设在中国的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在2012年4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王国强介绍说,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主动要求与我国加强在中医药领域的合作和交流。目前,我国与外国政府及有关国际组织已签订了含有中医药合作内容的双边政府间协议96个,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49个。黑龙江、南京、天津中医药大学等借助海外孔子学院建设的有利时机,分别在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创办了中医孔子学院、中医孔子课堂,有力地推动了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
与此同时,中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加快,中药产品和服务贸易稳步发展,中药出口已达23.32亿美元,显示出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继承创新
开展中医药古籍文献保护整理
10年间,我国中医药学术继承能力显著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深入开展中医药学术继承研究,系统整理了210位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和民族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得到有效传承,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医药临床骨干人才和学术特点突出、临床优势明显的中医药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同时,中医药古籍文献、民族医药文献的保护整理与数字化工作全面开展。
国家还启动并投资建设16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推动了全国各地一大批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研究室和实验室的建设,中医药科研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研基础设施和支撑条件显著改善,经穴特异性、脉络学说及方剂配伍规律等基本科学问题得到初步阐释。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及常见病、多发病的科研体系初步建立。
此外,在传染病防治方面,中医药科学研究硕果累累。在2003年“非典”时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迅速出台“非典”中医药防治技术方案,指导老百姓正确使用中药预防。随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又发布修订了非典中医药治疗方案,多半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疫情也得到控制。同时,由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组织的19项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课题迅速展开。2009年4月,全球多国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针对流感等外感病,从理论、临床、药物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并取得积极进展,其中奥司他韦与中国传统方剂麻杏石甘—银翘散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对比研究,证明了中医药的效果,研究成果的发布,引起国际广泛关注。2011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荣获2011年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充分展示了中国科学家的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体现了中医药的巨大开发潜力和广阔发展前景,是我国医药卫生界的骄傲,更是中医药的骄傲。 (光明日报记者田雅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