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发展 说变化 迎接十八大“走转改”大型采访
采访手记
不是第一次走进宁夏的生态移民新村,更不是第一次写宁夏生态移民的报道,但每次去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每次都能找到许多新闻线索,每次都有写作的强烈冲动。
爱看生态移民新村的村容村貌。这样的新村,通了水,通了电,通了柏油路,通了有线电视,也通了宽带网,普遍用上了太阳能,有许多村落还实现了道路硬化、四周绿化、环境美化,而入住的都是来自宁夏南部山区的普通农民,他们几乎都曾在岌岌可危的土坯房里提心吊胆地度日。那样的生活,他们过了一辈又一辈。
爱看生态移民那丰富的表情。从这些走出大山的农民的脸上,我看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幸福、满足、感激、憧憬和信心。曾几何时,他们在老家时曾经一年到头紧锁愁眉,恶劣的环境,贫困的煎熬,生活的艰难,压得他们透不过气来。那时,他们的目光是呆滞的,他们的表情也是单调的,除了愁闷很难找出别的,而现在简直是判若两人。
采访宁夏的生态移民是愉快的,与生态移民接触是愉快的,因为有35万人即将拔掉“穷根”,他们的愉快心情,怎不让人深受感染呢?
场景一
地点:宁夏灵武市泾灵村 人物:马有林 关键词:“得意之作”
还没走进泾灵村,记者就被眼前规划整齐、美观大方的农民新居吸引住了。村民的欢声笑语,更让记者深受感染。
因为多次来灵武市采访,记者与当地许多人都很熟悉。所以,一听口音、一看装束,记者就判断眼前的都不是灵武人。一问,他们果然都来自六盘山下的泾源县,因为全村人都是从泾源县搬到灵武市的,这里便得了一个新地名:泾灵村。
按照自治区的规划,条件较好的区市县都有移民安置任务,其中灵武市的任务是:在5年内安置移民4279户、18400人。灵武市对此十分重视。一期安置工程在去年4月开工,当年就建成住房1440套。随后,又有移民新村陆续建成。自今年3月组织搬迁以来,很快就搬迁了7个乡镇11个行政村的952户、4091人,其中回族占了一多半。
走进泾灵村,记者看见一群人围在一起,欢快地谈笑。其中,有个人两只手各举着一个塑料盒向人展示,只见塑料盒上包着保鲜膜,里面放着4个洗得白白净净的大土豆,每个都有六七两重,记者好奇地与他聊了起来。
这位农民叫马有林,是今年3月8日才从泾源县大湾乡杨林村搬迁来的。他自豪地告诉我,这几个土豆,可是有来头呢,它们是我搬迁到这里后的第一次收获。因为我们搞的是温棚地膜,每亩可产2000多斤!就靠这个,我们就有盼头了!
灵武市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移民群众一到,立即组织生产。短短几个月就种植脱毒马铃薯3000亩、灵武长枣900亩,发展庭院经济200亩,舍饲养羊5000多只。实现了人均1亩水浇地、户均1亩枣、1栋养殖圈舍的目标。
灵武市负责人自信地说,这些生产项目,可以确保移民群众温饱无虞。
场景二
地点:宁夏灵武市泾灵村 人物:宋兴奎 关键词:“两把钥匙”
灵武市是要把移民村打造成生态移民和扶贫攻坚的样板的。
从几百公里远道而来的泾源县移民,在灵武市拿到的不仅仅是住房的钥匙,因为灵武市要交给他们的还有另外“两把钥匙”:一把钥匙是安心居住、幸福生活,另一把钥匙是发展生产、增收致富。
记者走进66岁的老农民宋兴奎的新家。他的新居宽敞明亮,窗明几净。虽然是在晚年离乡背井,但他毫无悲戚之状。他高兴地告诉记者,这个新家有54平方米,是防震的,有上下圈梁,由于有政府补贴,自己只出了一万两千八百元,这比在老家居住的土木结构的房屋可要漂亮、安全多了!他说:老家的村庄有213户,这次是全村一户不落地全搬来了。那里的房子都拆了,地也不种了,空出的地全部种草种树了。
宋兴奎还向记者描述了在老家的生活:那里不仅生活困难,连吃水、走路都困难。孩子上学、到医院看病也都不方便。话锋一转,说到现在的生活,老人马上喜笑颜开:“党和政府不仅为我们盖了新房,还为每口人分了一亩温棚、一亩枣园,为每户建了养殖棚,还把柏油路通到村里,把学校和幼儿园建到村里,生活上有问题,有人帮助解决,生产上有问题,有科技人员指导,我们没想到的事,党和政府都为我们先想到了。”
记者注意到,泾灵村里,不仅有硬化的道路,而且建了卫生厕所,还为每户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实现了电视户户通。除了高标准的学校和幼儿园外,还设立了卫生室、商业街、农贸市场,实行了垃圾集中收集、污水集中处理。新村还统筹考虑住房与田块的分布,建设4个养殖园区。在泾灵村,无论是生活,还是生产都极为方便。
拿到了“两把钥匙”,泾灵村的移民都安心了。
场景三
地点:中银绒业集团车间 人物:马巧花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
最让记者感到意外的,倒不是泾灵村整齐美观的村容村貌,而是刚刚建成的移民村里就有一个加工厂,许多刚刚搬迁来的移民摇身一变就变成了产业工人。
村里所有中青年妇女,都轻轻松松地在本村就业了。上班的地点离家只有几百米。她们穿上统一的工作服,按时上下班,既挣了钱,又顾了家,啥事也没耽误。
原来,按照当地政府的科学规划,当地实力雄厚的中银绒业集团投资2000多万元在村里建了羊绒制品加工厂,仅此一项一下子就安置1000多人在家门口工作。
记者兴致勃勃地走进车间参观。在这个宽敞、明亮、气派的羊绒制品加工厂里,记者看到几百位几个月前还是一脚泥土、一手老茧的农村妇女,现在都坐在车间里各自的操作台前加工羊绒制品,看她们自信而熟练地工作,很难将她们与一般人心目中的山区妇女联系起来。
26岁的回族妇女马巧花告诉记者,经过3个月的培训,她刚刚与工厂签订了合同。虽然自己小学没有读完,但经过刻苦学习,还是把该学的技术都学到手了。正式上岗,保底工资是860元,剩下的就是多劳多得。
说起现在的工作,她们异口同声:在这干,方便!上班近,好顾家!
据介绍,灵武市依托境内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再生资源示范区、全民创业园等工业园区,已经转移劳动力1935人,户均超过两人。
在泾灵村,记者问了很多人:还想不想家、想不想回去?他们众口一词:既不想家,也不想回去。有人还反问我:这里这么好,谁还想家、谁还想回去?
场景四
地点:隆德县沐恩新居移民安置区 人物:邵世雄 关键词:周到
位于六盘山下的隆德县,在宁夏的最南端;位于贺兰山脚下的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在宁夏的最北端。因为实施生态移民工程,这一南一北的两地人结成了“亲戚”。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劳务移民的总体规划,大武口区要安置隆德县劳务移民2514户、10400人。为此,大武口区投资4亿多元在隆湖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了占地273亩的沐恩新居移民安置区。
记者日前在这个分3期建造的“沐恩新居”看到,一期工程的16栋安置楼已经建好,已有525户、2024人率先入住了。二期建设的7栋、672套安置房,也开始封顶了。
这些崭新的居民楼,不仅外观一致、户型相同,而且室内的设施也基本一样。原来,石嘴山市市委、市政府考虑到隆德县搬迁的移民都很困难,就决定为每户移民统一配置两张床、一套橱柜和灶具、一套衣柜和饭桌、三套窗帘、一部电话。移民入住后不用多费力就可以生活了。难怪,记者在安置区里采访时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党和政府为我们考虑得太周到了!”
32岁的住户邵世雄告诉记者,他来自隆德县三河乡慢坡村,现在的新住房有54平方米,上下水、暖气、煤气都齐全。邵世雄兴奋地对记者说,因为是高中学历,又很年轻,他也具有很多优势,所以一搬迁过来就接受了系统的技术培训,很快就上了岗。现在,他在当地一家铁合金厂当炉前工,已经上班5个月了,每月的工资都在3800至4000元,这样的收入,是他过去想都不敢想的。
“现在的日子,比老家要好得多!”邵世雄说起话来,显得很有底气。
据大武口负责人介绍,为了确保移民“搬得进、留得住、逐步致富奔小康”,他们不仅为每个移民户配备了一套住房,而且还给他们分了两亩耕地,安置每户一人就业,积极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培训、就业服务,大力开展各项培训,已有1006名移民在当地就业。 (光明日报记者庄电一 袁祥 李晋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