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2012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将在广东省东莞市启幕,东莞正在为这场文化盛会紧锣密鼓地筹备着。
其实,深入东莞城乡的角角落落,能切身体验到,这里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点点滴滴之间,绘就的恰如一幅中国画,“简洁而富有意境”。
一步一景
东莞的文化惠民,追求的是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呈现出“一步一景”的格局。
望牛墩镇官洲村辖区有条横涌河,河中央有片荒岛。原本开发商看上了这个岛,但2011年6月,东莞市决定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这片土地上盖起了文化广场,村民们每天晚上有说有笑地跨过新修建的小桥,纵情地唱歌、跳舞。
“市财政加大了资金投入,镇(街)政府按照要求投入配套资金,村级的综合文化活动室、公共图书阅览室、文体广场、公共电子阅览室等文化设施陆续保质保量地建了起来。”东莞市文广新局社会文化科科长许垂龙介绍说。
设施建起来了,品牌建设“如影随形”。10月23日,东莞2012第八届读书节总结表彰大会举行。借助这个读书节,东莞在建设学习之城。同时,博物馆之城、广场文化之城、音乐剧之都等文化活动品牌建设也是风生水起。
虚实相生
适应时代要求,为百姓提供网络化、信息化服务,是东莞文化惠民的一个亮点。每个村要有一个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的公共电子阅览室,根据东莞市的部署,这是“硬杠杠”。
在网络上点击进入“东莞学习中心”,就会发现莫言在纵论《语言与历史》,蔡义江在讲述《红楼梦》,霍松林在笑谈《唐代诗词鉴赏》……这里还要“考试”,还可以“讨论”,如果一段时间没有来学习,还会收到提醒,用网友的话说,就是“东莞喊你回来上课”。“目前我们正在筹建东莞文化惠民网,建立网上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影剧院等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网络文化服务。”东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黎寿康说。
重视网络虚拟空间的同时,东莞没有放弃实体上的投入。人均藏书达到1册以上,这是东莞的又一次“自我施压”,并且付诸行动:一年来,东莞图书馆新增12万册,32个镇(街)图书馆各新增7000册左右。
而东莞文化惠民最能体现“虚实相生”的,恐怕要算图书借阅的“通借通还”。市文广新局社会文化科主任科员卢爱婵举例说,如果一个新莞人住在桥头镇,办理了图书借阅卡,他有一天在樟木头镇的图书馆发现了一本正需要的书,可以就地办理借阅手续,还书时不需要再跑到樟木头镇,而是直接在自己住处附近的图书馆办理即可。这就是东莞推行的“一馆办证,多馆借书;一馆借书,多馆还书”的措施。
以形传神
10月24日晚,音乐剧《钢的琴》在东莞玉兰大剧院首演,落幕时掌声雷动,引得这部剧作的艺术总监三宝连连鞠躬。剧院管委会主任李粤梅说,为了让更多的百姓能欣赏到高雅艺术,玉兰大剧院采取政府补贴、限价经营模式,每年高雅艺术演出100多场,平均票价只有200元上下,同类演出票价是国内一线城市的1/3左右。
76岁的萧伯是莞城街道“文化周末”晚会的忠实观众。最让他满意的是在演出时加以讲解,演员与观众互动,“赏学并重,独树一帜”。街道党委委员张彤飚说,这源于2005年4月16日“文化周末”晚会首次举行,邀请广东省文化厅原副厅长余其铿讲解《梁祝》,“有观众感慨,听了几十年《梁祝》,第一次听懂了。我们就把这种方式坚持了下来”。
“如果说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形’,那么提供服务的质量则是‘神’。我们倡导服务有效地抵达百姓那里,让他们在身心上受益,实现‘以人为本’。”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新潮道出了东莞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全部“秘密”。
(光明日报记者 吴春燕 王国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