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科学发展之路 >> 文化建设
[迎接十八大特刊·体育篇]中国体育:由大到强 辉煌十年
发布时间: 2012-11-02    作者:    来源:光明日报 2012-11-02
  字体:(     ) 关闭窗口

  转机出现在2002年,当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明确提出了要形成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将全民健身提高到小康社会目标之一的地位上。

  从那时起,杭州市加快了对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十年间,向社会开放的公共游泳馆从80余座发展到如今的280座,学校、社区里开始建成一座座游泳馆。杭州市民从此逐渐亲身感受到,游泳再也不是一个奢望。同时,杭州市开始实施“育苗计划”,孙杨和叶诗文的成功正是源于这项“育苗计划”。当时,这两位还在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与数百名孩子一道经过了层层选拔、竞争和训练,进入到了杭州市陈经纶体育学校,开始接受专业训练。

  值得一提的是,孙杨、叶诗文并没有向他们的前辈一样进行“三集中”——即传统意义上的“集中训练,集中学习,集中管理”,也没有使用“拔苗助长”的大运动量训练,而是坚持采取“走训”,让孩子在各自的学校上课,每天下午放学后从4点半至6点到附近的游泳学校进行一个半小时的训练,周末双休日进行两个半天的训练,实现了真正的体教结合。

  两年后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来自杭州的罗雪娟为中国代表团夺得该届奥运会上唯一一枚游泳项目金牌。

  2006年上半年,国家体育总局提出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口号,并以此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中国群众体育工作主题。当年,记者到杭州就此活动进行采访,通过几天的采访发现,一系列有规模、有创意、有影响、贴近群众、方便参与的大型群体活动正在这里开展得如火如荼。这些活动从新春元旦到年终岁尾,贯穿全年,高潮迭起,有效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体育意识和健身意识。

  最近几年,杭州各级教练员每年都会主动出击,从大约300万人口的全市幼儿园和小学中广泛撒网“海选苗子”,初选出3000个左右的孩子,经过初期训练和选拔后,350人进入市一级的集训阵容,这一级别常年在训人数保持在1200名以上,但最终能进入省队并迈进国家队的不过20、30人。奥运冠军孙杨、叶诗文能够脱颖而出,正是源于杭州少儿游泳选拔和训练体系的“大浪淘沙”。

  更大的契机出现在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之后。2009年初,经国务院批准,自当年起,每年的8月8日成为“全民健身日”。这个节日是群众体育的推广日,也是百年奥运在中国成功举办的纪念日。9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560号国务院令,公布《全民健身条例》。该条例为全民健身提供了法律法规保障,旨在促进全民健身,并于当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从那时起,杭州市体育局联合教育部门把游泳纳入了中考体育科目考核和中小学必修课,杭州市教体部门还与浙江省11个区市一道,把游泳列为中考体育加分的候选项目。“学练游泳,既是全民健身增强体质,又是一项救生技能,学会、学好了还能为中考加分,何乐而不学?”一位学生家长对记者说。2012年9月中旬,在杭州举行的全省少幼儿游泳表演大会,出现在赛场的清一色是五岁至七岁的小朋友,水中跳韵律操、泳池摸物,年龄稍大一些的还可参加打腿比赛、“蓝海豚”达标赛。不限时间、只要游完25米,就能得到“蓝海豚”的荣誉。游泳冠军的培养,从近水、亲水、玩水、乐水开始。这样的游泳赛事、活动,从省、市到县、乡,每年能列举出至少几千场次;全省各地开展游泳业余训练的单位50家左右,常年在训运动员2900多人。

  杭州市体育局局长赵荣福告诉记者,“我们的中小学生每周虽然只有一次游泳课,但平时他们都会去游泳馆训练,这当然就少不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陪伴,无形中又促成了这些市民的体育锻炼,让他们也加入到了全民健身当中来。试想一下,当游泳成为全家老小体育锻炼的首选,并参与全年各级各类的市级游泳比赛时,杭州游泳‘金字塔’的地基有多么牢固!”

  经过几年的努力,杭州游泳的战略部署基本完成:杭州市陈经纶体育学校是“冠军的摇篮”,罗雪娟、孙杨和叶诗文都是这里的骄傲,世界亚军吴鹏的启蒙教练吴霞君在此担任游泳队总教练;孙杨的启蒙教练娄红梅在杭州市天水游泳学校担任总教练;叶诗文的启蒙教练魏巍在杭州市大关游泳学校担任总教练。陈经纶—大关—天水,“三点”支撑起了杭州游泳的全局,这三位成功的启蒙教练起到了良好的传帮带作用,帮助年轻教练加速成长。目前全市共有126名游泳教练,在选拔和培训游泳“苗子”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杭州市在体育事业上取得的成就还并不仅限于此:五年前杭州每年举办的国际大赛只有5场次,现在达到了每年15场次;五年前的群众体育活动每年是20场左右,现在仅市区两级就达到了每年600场。

  “杭州现在的群体运动总共有40多项,从马术到滚铁环,从社区运动到乡村运动,没有一项不热闹。”赵荣福说,现在杭州群体活动已经处处是亮点,政府投入也从五年前的230万元,激增十余倍,现在每年投入2870万元,而这笔钱还不包括企业出资。

  把目光再往后看五年,杭州市投资56亿元的奥体中心即将建成,仅地面建筑就有150万平方米;杭州市人均群体面积将从现在的1.5平方米提升到2平方米;健身绿道将超过1000公里……

  记者还了解到,杭州市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杭州市中小学生课外活动中心建设。这个中小学生课外活动中心类似于青少年宫,如果说青少年宫是“文”的话,课外活动中心培训辅导功能就是“体”。据透露,该活动中心涉及资金可能达到数亿元,建成后将极大推进杭州市青少年体育,特别是游泳等优势项目的辅导培训。届时,杭州游泳的基础就更加雄厚了。

  (光明日报记者 王 东)

  杭州市体育局局长赵荣福告诉记者,“我们的中小学生每周虽然只有一次游泳课,但平时他们都会去游泳馆训练,这当然就少不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陪伴,无形中又促成了这些市民的体育锻炼,让他们也加入到了全民健身当中来。试想一下,当游泳成为全家老小体育锻炼的首选,并参与全年各级各类的市级游泳比赛时,杭州游泳‘金字塔’的地基有多么牢固!”

  经过几年的努力,杭州游泳的战略部署基本完成:杭州市陈经纶体育学校是“冠军的摇篮”,罗雪娟、孙杨和叶诗文都是这里的骄傲,世界亚军吴鹏的启蒙教练吴霞君在此担任游泳队总教练;孙杨的启蒙教练娄红梅在杭州市天水游泳学校担任总教练;叶诗文的启蒙教练魏巍在杭州市大关游泳学校担任总教练。陈经纶—大关—天水,“三点”支撑起了杭州游泳的全局,这三位成功的启蒙教练起到了良好的传帮带作用,帮助年轻教练加速成长。目前全市共有126名游泳教练,在选拔和培训游泳“苗子”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杭州市在体育事业上取得的成就还并不仅限于此:五年前杭州每年举办的国际大赛只有5场次,现在达到了每年15场次;五年前的群众体育活动每年是20场左右,现在仅市区两级就达到了每年600场。

  “杭州现在的群体运动总共有40多项,从马术到滚铁环,从社区运动到乡村运动,没有一项不热闹。”赵荣福说,现在杭州群体活动已经处处是亮点,政府投入也从五年前的230万元,激增十余倍,现在每年投入2870万元,而这笔钱还不包括企业出资。

  把目光再往后看五年,杭州市投资56亿元的奥体中心即将建成,仅地面建筑就有150万平方米;杭州市人均群体面积将从现在的1.5平方米提升到2平方米;健身绿道将超过1000公里……

  记者还了解到,杭州市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杭州市中小学生课外活动中心建设。这个中小学生课外活动中心类似于青少年宫,如果说青少年宫是“文”的话,课外活动中心培训辅导功能就是“体”。据透露,该活动中心涉及资金可能达到数亿元,建成后将极大推进杭州市青少年体育,特别是游泳等优势项目的辅导培训。届时,杭州游泳的基础就更加雄厚了。

  (光明日报记者 王 东)

  打造体育强国需要新思维

  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之后提出了我们要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目标,指明了中国体育的努力方向。

  什么是“体育强国”?什么是“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路径?大家的理解不尽相同。一些体育人的眼光所及也就是多拿奥运金牌,但北京奥运会我们金牌总数拿了第一,还只是“体育大国”,因此“奥运金牌多”不等于“体育强国”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不少人认为有影响力的三大球水平低,是导致中国难以成为体育强国的致命障碍。这一从数量到质量的思维转换无疑是一大进步,但仍局限在竞技体育领域。而更多的人逐渐看到了加强全民健身、提高国民体质的重要性,这离体育的本质、体育强国的内涵又大大进了一步。

  我理解的体育强国应该由三个主要板块组成: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同时还包含体育文化、体育科技、体育传媒、体育教育、体育休闲等分支内容。存在哪个短板,都难言体育强国。打个也许不太恰当的比喻,如果哪天姚明、刘翔受伤后不再去美国求医,如果哪天梅西、科比受伤后跑中国来疗伤,这说明中国的体育医学、体育科技已迈进了体育强国的门槛。

  在上述板块中,体育产业一直是受忽视的板块。这跟中国体育界长期受惠于国家财政拨款的体制有关,没有自我造血的压力和动力。

  体育具有公益特性,但同时也具有广泛的产业基础。欧冠、英超、西甲、美职篮等高水平职业赛事在赢得全世界球迷热捧的同时,也成了财富的“聚宝盆”,为各自国家的财税收入和提供就业岗位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以职业赛事为本体产业的体育产业,已成为体育强国的核心和支柱。但中国体育不仅体育产业增加值偏低,2010年只有美国的约十分之一,并只占到中国GDP的0.55%,相对于美国的2%有巨大的差距,被称之为“捧着金饭碗讨饭吃”。目前中国体育界实际上的重竞技体育、轻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并以高投入换取奥运金牌的做法已引起一些质疑,如果不换思路、不思改革,仍一味指望国家加大投入保金牌,此路必然越走越窄,最后则无路可走。

  中国体育的职责和目的主要有三项:为国争光、为国创利、为民造福,主要对应着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中国体育要为国创利、为国分忧,就应该大力加强自身造血功能,大力发展以竞赛表演业为主体产业的体育产业,全力打造以中超、中职篮等职业联赛为主的职业赛事品牌,在让老百姓欣赏到高水平职业赛事的同时,也壮大中国体育的经济命脉。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有新思维、新视野、新举措,要改变靠行政手段抓金牌、牺牲职业联赛以保全国家队的传统思维和做法,开放体育市场,尊重市场规律和职业体育发展规律,做大最强中国体育产业。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我们这样大规模报道、转播、痴迷美职篮、西甲、英超等外国职业联赛,这缘于国家的开放性和中外联赛水平的巨大反差,本身倒也无可厚非,但终不是长久之计,从占据体育文化制高点的角度看,我们也应该强力打造自己的职业联赛,跟国外联赛争夺市场、争夺青少年球迷,这是中国体育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作者系新华社体育部主任、高级记者)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