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 >> 学者观点
毛泽东与新泉整训理论研讨会论文摘登
发布时间: 2013-12-09    作者: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2013-12-09
  字体:(     ) 关闭窗口

  新泉整训精神与井冈山精神的传承创新关系

  黄惠运

  1929年5月、6月和12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先后三次进驻福建新泉休整或整训,形成了以“思想建党、政治建军,调查研究、严明纪律,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为主要内涵的新泉整训精神。新泉整训精神是井冈山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与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内涵的井冈山精神是一脉相承、创新发展的关系。

  一、新泉整训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确立的“支部建在连上”原则发展到将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在1927年9月29日“三湾改编”时,提出了支部建立在连上,设立党代表制度,班排有党小组,营、团以上有党委,全军由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从而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的原则,为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红四军进入闽西后,部队存在着单纯军事观点、个人主义、主观主义、平均主义、流寇思想等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为了要建设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新泉整训对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进行整顿肃清。经过新泉整军和新泉调查,毛泽东在起草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纲领性文件——《古田会议决议》草案,创造性地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为人民军队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开辟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二、将“六项注意”发展到“八项注意”。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提出了“三项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和“六项注意”——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在新泉整训时,又加了两项纪律:洗澡避女人,大便找厕所。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发展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两条规定丰富和完善了井冈山根据地时期纪律建设的内容,既充分体现了红军尊重当地百姓生活习惯的优良传统,又为新型人民军队建设提供了纪律保障。

  三、将湘赣边工农武装割据发展到赣西南闽西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在井冈山领导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朱德共同创建了第一支新型人民军队,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孕育生成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创建和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红军指战员一路来到赣南闽西,开辟了赣西南闽西革命根据地,赣西南革命根据地是在井冈山、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四、从《宁冈调查》、《永新调查》发展到新泉整训调查。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过程中,毛泽东多次到宁冈茅坪、永新塘边村等地调查土地革命斗争情况,写下了《宁冈调查》、《永新调查》等调查报告,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提供了现实状况依据。新泉整训发扬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为了摸清部队官兵思想问题及其根源,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农民调查会和士兵调查会等各种调查会,通过调查研究,毛泽东进一步摸清了红四军内部存在问题的性质与原因,为解决这些问题找到了正确的方法。

  (作者为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 教授)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