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辛苦不寻常
WTO总干事拉米说,中国入世十周年,“成绩是A+”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上,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向来自全球的政经界人士表示,中国将以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为新起点,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在继续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新的跨越的关键节点,中国借入世十周年这个合适的契机来反思和总结经验,有益于为进一步对外开放做好战略布局。
入世为谋经济发展新空间
中国的复关和入世谈判“从黑发人谈到白发人”,经历了漫长的15年,山重水复,殊不平坦。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专家认为,中国在关贸总协定(GATT)和世贸组织(WTO)门前,从“等待”到“进入”,离不开决策层对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判断。
当时关于全球化利弊、复关入世得失的争论非常激烈。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所所长陈凤英对本刊记者说,中国决策层深思熟虑,判断全球化对中国是有利的,中国的发展要有可持续性和竞争力,未来发展空间必须拓宽到世界,这是很有远见卓识的。
该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刘军红说,中国当初谈判的目标是希望融入世界市场,大力吸引外来投资,扩张中国出口,以促进经济发展。
“实践证明,这样的选择是正确的”,刘军红说,入世犹如中国经济的一个启动引擎,之后投资涌入,贸易大发展,经济高增长,社会大进步,中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实现了当初的目标,也表明了中国不能孤立发展,需要依托世界市场。
入世启动经济的发展,也“倒逼”制度的改革。陈凤英认为,中国加入WTO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制度性改革。这首先体现在法律制度和规制上,中国遵守承诺,很快开展并完成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清理法律法规的工作,法治观念更为深入人心。其次是政府职能转型,执政方式和理念的改革,“以人为本”、“服务市场和社会”和“市场化管理”等意识得到增强。
陈凤英形容中国加入WTO带来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中国开始全面起飞,全面融入世界,实力提升,改革深化,国际化程度提高,中国政府和企业也都经受住了考验,“过了关”。
入世十年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令世界刮目相看。中国已从入世初期的世界第九大经济体成长为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贸易国。
获得成长与发展的中国也在影响和惠及世界。世行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超过1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第一引擎。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已开始主动积极地推进“贸易平衡战略”,在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扮演着向全球输出总需求的重要角色,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世界总需求下降了0.6%,而中国实现内需增长13%,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1.6个百分点。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专家张茉楠认为,中国靠自身结构的转变正成为推动全球再平衡的重要力量。
伴随中国与外围经济体经济发展的再平衡以及中国经济和需求结构的转型,中国贸易逐渐走向长期平衡将是大势所趋。“尽管在这一过程中仍会面临各种成长性考验,但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会因此发生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改变。”她说。
WTO总干事拉米说,中国入世十周年,“成绩是A+”。对此,陈凤英认为,中国在获得亮丽成绩的同时,也付出了高昂代价,这些问题今后要努力加以解决。
首先是入世时遗留的一些问题,包括非市场经济国家待遇、过渡性特保机制、过渡审议以及技术壁垒和环境壁垒等非关税壁垒;其次是来自发达国家的保护主义问题,这将是未来十年中国面临的很大问题;另外,农业总体开放未做好,农业发展一度未受到重视,造成发展明显滞后,安全问题突出。
多位受访专家同时强调,中国出现的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发展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和收入差距加大等,并非入世所致,更多是中国发展和前进中的问题,因此不能因这些问题的存在而否定中国加入WTO的意义和成就。
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入世十年,中国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在国内面临转变发展模式的压力和国际环境进入后危机时代的大背景下,推动中国持续高增长的“要素红利、市场化改革红利和全球化红利”逐步衰减,中国亟需谋变应对新的挑战。
与十年前相比,当前纠结于复苏与平衡的全球经济,越来越凸显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其中的挑战和机遇何在?
对外经贸大学教授、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薛荣久在接受本刊采访时指出,世界经济从顺利发展到出现金融危机,经济结构和格局出现大调整,经济秩序出现紊乱,表现了一些新特点和新问题:一是经济全球化从高速发展到停滞状态,贸易保护主义兴起,自由贸易受到非议,世界已有经济发展模式和信条受到质疑;二是美国经济不景气,美元地位受到挑战,世界经济火车头拉动力减弱;三是世贸组织多哈回合久拖不决,对世贸组织期望减弱,地区经济合作兴起;四是世界共同问题如环保、气候、资源、反恐等问题出现;五是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和平崛起,日益受到世界关注;六是各国关注点变化,更重视就业、扩大出口、实体经济发展和资本回流。
薛荣久认为,世界经济从中速到低速发展,从比较稳定到大调整,从部分动荡到整体动荡,给中国同时带来挑战和机遇:其一,与世界经济贸易大国矛盾加大、加深,但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合作范围也在加大、加宽,合作的手段在加强。
其二,来自外部的各种影响如资源供应、投资渠道、货币汇率、价格变化和信息网络等加大,不能独善其身,决策自主权受到一定影响,但中国也开始能够对其他国家和国际机构的决策产生更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