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领会“四个全面”,核心在于把握“全面”,关键在于理解“全面”。学习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立足于“全面”,着眼于“全面”,以谋划全局的思维,统领全局的视野,全面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全面协调推进。
注重全面性,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突出特征。所谓“全面”,就是指施政从战略与全局出发,注重总体目标与各项举措的协调统筹,做到全局与局部相配合,谋划当前与绸缪未来相协调,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从而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治国理政从全面出发,注重整体与全面,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一种崇高的价值追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改革、法治、党建等领域之间、领域之内各种问题相互交织,互相影响,某一个方面单兵突进、零敲碎打,很难产生良好效果。“四个全面”作为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一整套战略构想与战略体系,不仅作为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施政纲领实现了对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全覆盖,而且每一个“全面”都有丰富的内涵,都是全面性、协调性与整体性的统一。全面小康的“全面”,着眼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的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全覆盖,落脚点是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注重整体成效,做到“立治有体,施治有序”;全面依法治国的“全面”,是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全面”,是对党的建设的系统设计,涵盖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各领域。总之,无论是战略目标还是战略举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都紧紧围绕着“全面”展开,理解全面性,把握全面性,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有了切入点、立足点,就抓住了践行“四个全面”的关键。
抓住“全面”,要把顶层设计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注重全面性,不是整齐划一、平均用力,更不是不分具体情况搞一刀切。应当看到,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的发展阶段不同、资源禀赋不同、矛盾问题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时必须结合各地不同的发展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顶层设计与各地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比如,建成全面小康,有的地方重点在于解决城乡差距过大,而有的当务之急则弥补区域、行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在于通过简政放权释放市场活力,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有的则在于通过制度变革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可见,“四个全面”的“全面”,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重点和“侧面”。落实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要把中央精神与各地发展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落实到具体情况的把握、具体问题的解决之中,实现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良性互动。
抓住“全面”,思想观念必须跟上。“四个全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的一次飞跃,更是思想观念的一场深刻变革。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各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是一次重大考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领导干部缺乏全面思维与全局意识,常常抓住一点不顾其余,把谋发展看做GDP至上,认为推动改革可以突破法治边界,觉得党建是发展的陪衬,在谋划具体工作时习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缺乏整体筹划。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必须坚决克服这些错误观念和做法,牢固树立系统观念、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自觉把工作放到全局中思考和定位,注重不同领域政策举措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做到既有谋全局的眼光,也有谋一域的举措,把全局意识作为一种新的治理理念、新的发展要求贯彻到每一次决策中,每一次部署中,真正使“四个全面”成为推动工作的指导思想,为顺利实现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