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军号。全会强调,“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此前的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并将它列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文化作为国家关注的焦点,并上升为战略的高度,更凸显了文化发展对于整个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显示了中国社会面对未来长远发展的新的视角和新的战略。”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教授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认为。
“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需要更加有力的文化支持,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中国文化的复兴来引领和提升。”张颐武说。
而事实上,正是这种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得党在文化建设中能够不断突破落后观念的桎梏,自觉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的文化发展观念,有力促进了文化建设新思路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日趋增强,已成为中国发展的灵魂所在。
新历史条件下的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源泉,是决定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基本条件。”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王林旭认为。
在多位受访专家看来,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和部署文化建设问题,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文化建设承载历史使命的科学把握,凸显了党和政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度的文化自觉。
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只有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才可能谈到文化自信。”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人文学院袁德峰副教授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认为,“这种文化自信,就是要求我们正本清源,厘清自己的文化财富。既要坚守自己的优秀文化,又要通过交流和交融,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既要正确对待自己的文化,又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这才是文化自觉的科学态度。”
“一个民族的崛起,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袁德峰说,一个民族只有在“文化自觉”的前提下,才能有“文化自信”,从而达到“文化自强”。当然,“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反过来又会进一步推动“文化自信”,这是一个辩证统一关系。
在袁德峰看来,“文化自信”是对自己坚守的文化必定发展的清醒而坚定的信念,是一种力量的源泉。“有了这份自信,才不会妄自尊大、盲目排外,也才不会妄自菲薄、崇洋媚外;有了这份自信,才能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才能有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动力。”
文化投入力度逐年加大
按照中央部署安排,各地各部门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摆上重要位置,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相关政策,健全设施网络,拓宽服务渠道,加快构建覆盖城乡、面向广大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统计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国文化事业费(不含基本建设投资,不含文化管理部门行政运行经费)总计达1220.41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46倍,年均增长19.3%,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
统计数据还显示,“十一五”以来,中央财政继续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大力推进重大文化工程项目,支持各地文化建设。五年间,中央投入的资金不断加大,其中,2010年投入36.55亿元,比2009年增长19.5%。“十一五”期间,共投入资金100.24亿元,是“十五”期间的12.4倍。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截至2011年上半年,已有590家文艺院团、402家出版单位、327家电影公司、595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32家省级党报党刊发行机构、52家电视剧制作机构完成转企改制。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也取得突破性进展。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1月,在318个副省级和地级市中,306个已组建综合执法机构,221个完成了有关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整合。2640个区县中,2053个已组建综合执法机构,2037个完成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整合。
在财政投入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促进下,广大文化工作者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各个艺术门类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使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艺术精品脱颖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