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 图书推荐
《1911年中国大革命》
发布时间: 2011-10-25    作者:马勇    来源:国史网 2011-05-01
  字体:(     ) 关闭窗口

《1911年中国大革命》(全新解读1911辛亥革命,重构大革命的来龙去脉)

马勇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年5月版

内容提要

    作者马勇研究中国近代史三十年,颇有心得,发表著述甚丰,其中的《1898年中国故事》、《1900年中国尴尬》与这本《1911年中国大革命》属于把象牙塔的学问普及民众之作。书稿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文字晓畅而有个性,较好地将学理性故事性融为一体。该书出版后,相信会对民众进一步客观认识辛亥革命、辛亥人物及中国近代史有所助益。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以“代价”谈“意义”。作者将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其耗费的“历史代价”进行比较,指出它是多种政治势力互相妥协的结果,无论是革命派还是立宪派,袁世凯还是清王朝权贵,都有自己的坚持和自己的让步,最后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清王朝消亡,共和国成立。“中国大革命”以最小的代价成就了中国近代史中重要的转折点,开启中华民族重建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对这个“和局”的再审视无疑对后人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目录

小引
第一章 革命改良二重唱
 一个人的革命
 革命与改良赛跑
 革命暂时领先
 立宪反超革命
第二章 构建现代政治文明
 迈出宪政第一步
 一个时代开始
 重建中央与地方权力系统
 以政治改革反制革命
 构筑现代政治文明的根基
第三章 民主政治的春天
 后威权时代:摄政王和他的嫂子
 放虎归山:袁世凯归隐
 民主初步的乱象与秩序
 街头政治:国会请愿的后果
第四章 革命在危机中
 孙中山:浪迹天涯
 章太炎:弹尽粮绝
 那一拨回归主流的人
 黄花岗:背水一战
第五章 得意忘形中决策
 责任内阁弄成了皇族内阁
 铁路干线国有引发国进民退
 人心思乱:绅民对抗国有化
 一批愚蠢的明白人
 官逼民反:同志军与哥老会
第六章 树未倒而猢狲已散
 为什么是新军
 立宪党人闪身而退
 黎元洪和湖北军政府
 袁世凯重出江湖
 南北六省相继独立
第七章南北僵持
 袁世凯:绝对君宪主义者
 滦州兵谏:清廷丧失最后机会
 黄兴来了
 袁世凯抛来橄榄枝
 吴禄贞壮志未酬
第八章和比战难:错综复杂的多方博弈
 君宪主义不必再提
 将袁世凯从清廷中拉出来
 满洲人在背后狠推了一把
 东南光复
第九章从君主到民主:一个艰辛的谈判
 和平仍未到绝望时候
 整合独立各省
 终于可以坐下来谈谈了
 君主立宪抑或民主共和
 清廷终于同意由国民大会决定政体了
第十章帝制终结:紫禁城的黄昏
 惜阴堂高人高招
 建府开基:一个不得不出的狠招
 红脸与白脸:孙中山与袁世凯
 最后一击:段祺瑞和那些北洋将领们
 一个王朝的尊严与潇洒

    1. 伟大的社会革命与伟大的自我革命
    2. 弘扬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3. 党的自我革命是伟大社会革命的强大动力
    4. 发起“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
    5. 自我革命的理论资源
    6. 勇于自我革命 永葆青春活力
    7. 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
    8. 潘信林、杨若楠:继续进行伟大社会革命
    9. 继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
    10. 黄明理:唯有自我革命,方能安身立命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