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纪念纪念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 >> 各界评说
让高原精神沸腾中国力量
发布时间: 2015-09-21    作者:子树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5-09-09
  字体:(     ) 关闭窗口

在“九三”大阅兵的礼炮声中,西藏自治区迎来了成立50年大庆。50年来,雪域高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了辉煌荣耀的历史。这辉煌,只有开始,没有结束,一代代建藏者,以特有的精神品质,用辛勤的汗水甚至生命铸就了高原辉煌之路。他们的精神,就像高耸天宫的南迦巴瓦、珠穆朗玛,令世人景仰。

习近平总书记说,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在西藏自治区50周年大庆的今天,我们所熟知的“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孔繁森精神”以及新的“时代精神”,共同铸就了如今的“高原精神”,在建藏富藏强藏的重大历史任务中架起了这座“精神天路”。“高原精神”变贫瘠为沃土,变落后为繁荣,变黑暗为光明,变绝境为坦途,“高原精神”的光芒需照耀到中国的每一块土地上。

“高原精神”是一种理想信念。如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加快推进,政治、经济新常态逐渐形成,各地区在发展进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也不尽相同,或许最稀缺的可能是自然资源,也可能是经济基础,还有可能是政策扶持,更可能是农民增收和安定团结。然而,最宝贵的一定是那份身处艰苦但不屈不饶的理想和信仰。

我们在高原谈“高原精神”,这是一种正确认清历史的心灵“补钙”,但这种精神,绝不该仅仅停留在高原。如何将这种精神用到实现小康社会的每一个区域、每一个环节,变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才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践行的。人们常说,理想信念一旦缺失,便会“百病缠身”。在经济飞腾、盛世太平的今天,我们或许已不再需要浴血奋战,或许已不再需要英勇牺牲,但有一点,我们切不可丢掉前辈们用生命和汗水铸就的“精神高地”。

从深化改革到建成小康社会,从依法治国到从严治党,从国内经济稳定到国际“一带一路”,国家、民族乃至个人,唯有精神支撑,才能永葆奋斗意志。“高原精神”所展示出的高度,必须要有它所承载的厚重,现在推进改革创新,建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维护经济稳定秩序等,无不受到重重阻力,但若有了精神力量的激励,再难办的事、再难走的路,都将被建设者们用担当和坚守踩在脚底。这样的中国力量势不可挡。

“信仰是高原的绿洲,精神是雪域的阳光,原则是天路的双轨,改革是发展的引力”。精神的力量从来都不惧“生命禁区”,唯有将这片“精神高地”扩散传播到整个社会,“高原精神”才不仅仅单纯局限于“高原”,才能更好铸就“四个全面”新传奇!

(责编:周晶)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