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新论速递
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发布时间: 2019-02-21    作者:欧阳康    来源:人民日报 2019-02-20
  字体:(     ) 关闭窗口

  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 欧阳康

  什么时候自觉遵循与科学贯彻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就科学,思想就进步,队伍就壮大,事业就发展,人民就幸福

  既要敢为天下先、敢闯敢试,又要积极稳妥、蹄疾步稳,才能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掷地有声的话语,充分说明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什么是颠覆性错误?就是方向性、战略性和道路性选择的失误。防止出现颠覆性错误,最根本、最基础的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回溯我们党的历史,什么时候偏离和违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什么时候自觉遵循与科学贯彻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就科学,思想就进步,队伍就壮大,事业就发展,人民就幸福。

  40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改革开放之所以极大解放和发展了中国社会生产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此正确把握我们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展望未来,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更好在实际工作中把握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原因和结果、偶然和必然、可能和现实、内因和外因、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才能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改革开放的时代性、体系性、全局性问题,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

  就当下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要增强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一方面,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既鼓励大胆试、大胆闯,又坚持实事求是、善作善成。另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确保各项重大改革举措落到实处。既要敢为天下先、敢闯敢试,又要积极稳妥、蹄疾步稳,把改革发展稳定统一起来,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才能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能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让“中国号”航船行稳致远。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