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新论速递
宋月红:系统性构建“四史”研究的学理基础
发布时间: 2021-07-02    作者:宋月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1-07-01
  字体:(     ) 关闭窗口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指导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由理想变为现实,不断开创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形成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以上总称为“四史”,彼此融合发展、一体向前推进。坚持正确历史观,树立正确党史观,深化和拓展“四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深刻揭示“四史”蕴含的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逻辑,为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提供了深厚学理基础。

  “四史”研究的历史观基础

  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社会矛盾运动下,只有根据这一矛盾运动,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和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改造世界,研究中国情况、解决中国问题,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不断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新境界。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人类最好的老师。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欲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先有一个正确的历史观。深刻揭示“四史”的主题与主线、主流与本质,离不开正确历史观作指导。“四史”的开创和发展,无不蕴含和彰显着唯物史观的科学伟力,也无不丰富和发展着唯物史观的科学内涵。只有坚持唯物史观,将历史与逻辑统一起来,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四史”及其内在逻辑关系。

  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历史科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关于“四史”重要论述精神,贯穿于研究历史、总结经验、把握规律之中,形成、丰富和发展关于“四史”的历史观基础,集中表现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共产党执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树立正确党史观。(1)关于社会形态、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理论。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最终必然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深刻揭示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与前途、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2)关于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之源、执政之基,党的历史就是我们党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3)关于坚持实践的观点、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4)关于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学习党的历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5)关于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历史特别是“四史”,总结历史发展经验,才能更好地开辟未来。

  “四史”研究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四史”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实现共产主义为主题与主线,是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以及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相结合的历史发展,同时又各具其历史必然性、科学性和规律性。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是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中国篇章。

  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与本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从一国发展到多国的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社会主义思想、制度和实践相统一,与资本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并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从中华民族发展史来说,中国历史是中华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和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团结奋斗史,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和命运共同体,党的成立、新中国建立、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党自1921年诞生起,就矢志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以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开辟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得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开辟了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纪元。在新中国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改革开放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改革开放史是党领导人民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发生,又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在“四史”研究中,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马克思主义论历史科学贯穿于“四史”研究之中,深刻揭示“四史”发展的主题与主线、主流与本质,从中彰显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和规律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四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历史是一切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四史”研究以历史研究为基础,同时是政治研究、理论研究。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四史”研究继承和发展已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创新“四史”研究的整体性、系统性发展,积极构建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传播体系和学习教育体系,把“四史”研究推进到新阶段。

  在方法论意义上,“四史”研究坚持党对待历史的基本立场和态度,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坚持以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基础上。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开展学习教育突出重点,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增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国际形势,树立正确大局观、角色观,把握本质和全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我国同世界的关系中看问题,弄清楚在世界格局演变中我国的地位和作用。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四史”一脉相承、融合为一体,不可割裂。只有将“四史”放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和相应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才能具体、历史地深刻反映和揭示“四史”发展的本质、规律和时代发展方向。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常务理事)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