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要站起来,要富起来,要走向强起来,要建成一个强大而又使人可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的奋斗历程及其光辉前景。
新中国成立这70年,实实在在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难奋斗历程中一个扭转乾坤的历史阶段,是中国为“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而砥砺奋进的辉煌历程。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悠久传统,在全新历史条件下得到最新发扬。
中国人民要建设的“大强国”,应是习近平同志所要求的“重真情、尚大义”、使人可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在中国人民前进的道路上仍将充满风险和挑战。但是,久经考验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不信邪、不怕压。新时代,我们将迎来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具有特殊重大意义的战略机遇期。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想起了毛泽东同志在上世纪50年代、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之初说过的一句话:“中国会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短短一句,总共16个字,却使人感到一种内涵深刻的强大历史贯穿力。一代伟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一殷殷期望,贯穿着从那时起直到今天以至尔后多少年。
这里一个基本的历史联系,就是中华民族要站起来,要富起来,要走向强起来,要建设一个强大而又使人可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这也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的奋斗历程及其光辉前景。我们今天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就是要进一步振奋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继续全民奋起,发扬斗争精神,向着这个光辉前景迈进。
近代以后200年民族复兴的历史追求和新中国70年爱国主义的最新发扬
大家知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郑重提出的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纲领。
之所以在这里突出提出“复兴”,是因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经磨难。中国近代史起于1840年鸦片战争,正是那场战争,一巴掌把中国打入半殖民地。从那时起,经过109年多少重大回合的浴血奋战,才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果以30年为一代人来计算,这109年就是三四代人啊!而新中国成立后到今天的70年,则是两代人还多;如果再加上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今后30年、一代人,又是一个100年、三四代人啊!所以,算一笔总账:从鸦片战争到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共计210年,总共要有七代中国人的艰苦奋斗。
这就叫做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正在书写的中国当代史。或者说,这就叫做中国近代以后200年的“愚公移山”史。或者再换句话说,这就叫做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民爱国主义传统在近代以后200年中的最新发扬。
说到这里,必须强调一点,在这200年中真正起决定作用并且真正成功的,是从1921年起步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人民发扬爱国主义所进行的伟大斗争。
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改革开放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今天,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条件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再分两步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样,我们面前又有一笔“两个一百年”的总账:一是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头一个100年;二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第二个100年。这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讲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200年中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这70年,放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的近百年中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这70年,可以体会到,这70年实实在在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难奋斗历程中一个扭转乾坤的历史阶段,是中国为“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而砥砺奋进的辉煌历程。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悠久传统,在全新历史条件下得到了最新发扬。
新中国70年和中国近代以来的三次伟大民族觉醒
观察当代中国问题不可或缺的一个视角,就是中国的历史命运既来自中国的大变动,又同世界的大变动相联系。具体地说,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大变动的三次大转折,同世界范围三轮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密不可分。
第一轮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始于16世纪、盛于18世纪中叶,当时中国正处于“落日辉煌”的“康乾盛世”,而英国的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发生鸦片战争的1840年,恰恰是英国国内铁路网建成之年。这两件事发生在同一年,不是偶然的,恰好说明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之日,即是中国被一巴掌打入半殖民地之时。
从那时起,为了救亡图存和振兴发展,从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到喊出“振兴中华”口号、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的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中国人从未止息可歌可泣的战斗。
第二轮经济全球化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是在20世纪上半叶30多年间先后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使得这一轮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断了。
中国人抓住时机起来革命。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卓越领导下,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并且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第三轮经济全球化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败,苏联也在阿富汗战争中受挫。有资格打世界大战的这两个超级大国的全球战略先后遭受重大挫折,世界逐渐形成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格局。
中国人又抓住了新的时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经过40多年努力奋斗,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开创了一条在开放中谋求共同发展的道路。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提升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多惠及其他国家和人民。
这就是三轮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命运的三次历史性大转折。在这个曲折而复杂的进程中,围绕“救亡图存”和“振兴发展”,中国人先后认识到“天朝大国”已经腐朽,必须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以图强;认识到照搬西方道路走不通,必须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建立人民共和国以图强;又认识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能走老路,也不能走邪路,必须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实行改革开放以图强。正是“中国会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的梦想,推动着中国人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这三次伟大觉醒相连接,并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不屈不挠的持久奋斗中开辟了一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抓住新时代新的历史机遇,走向“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的明天
对伟大革命最好的纪念,是把注意力集中到正待完成的革命任务上来。今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标志着近代以来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而这个“强起来”,展开地说,就是建立一个作为“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的中国。
建成“大强国”,关键在于发展生产力、市场力、创新力、国防力、社会治理力和文化力。中国一定能够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实现国民经济从“高速度”到“高质量”的转型,形成高端生产力;中国一定能够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下实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新格局,形成更加旺盛的市场力;中国一定能够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相结合进程中实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发展,形成可持续的创新力;中国也一定能够在军队改革中实现新军事变革,形成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国防力。关于社会治理力,这里只想着重指出中国扶贫事业的成功发展,已经成为改变中国面貌且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大亮点。至于文化力,这里需要特别说到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从未中断的曲折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举世无双的伟大文化力。这样的文化力,乃是中华民族基于历史积累而形成的强大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强大吸引力、亲和力。它是“大强国”的综合国力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际上是“大强国”能够“使人可亲”的前提条件。
“使人可亲”,体现在国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形成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体现在国际,是中国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在和平发展道路上与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世界和谐相处,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读一读习近平同志在2017年春节团拜会上所说的一段话:“真情,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需要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来滋养。真情,是不虚、不私、不妄之情。真情不虚就是要忠诚老实、诚恳待人,真情不私就是要砥砺品德、刚正无私,真情不妄就是要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唯有如此,亲情、友情、爱情、同志之情才能高尚恒久,才能有益于自己,有益于亲人、友人、所爱之人、同志之人,也才能铸就守望相助、天下同心的人间大爱。我们要让真情大义像春风一样吹遍神州大地,吹进千家万户,给每一个中华儿女带来温暖。” 由这一大段话得到启示,中国人民要建设的“大强国”,正应是习近平同志所要求的“重真情、尚大义”、使人可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毫无疑问,中国人民前进道路上仍将充满风险和挑战。但是,久经考验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不信邪、不怕压。别的不说,只就当前国际范围猖獗一时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而论,我们就决不相信这类逆时代潮流而动的东西能够得逞。恰恰相反,这类丑恶东西只能使中国更加警觉、更加清醒,从而更加牢牢把握新时代的战略机遇期。
新时代,我们将迎来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具有特殊重大意义的战略机遇期。就国际大局来说,它将是一个同经济全球化向着新一轮(第四轮)发展相联系的战略机遇期;它将是一个同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发展相联系的战略机遇期;它将是一个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共同和平发展相联系、并同一批发达国家再发展相联系的战略机遇期;它将是一个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按照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向上跃升相联系的战略机遇期;它还将是一个同个别大国单边主义、霸权主义不可避免走向相对弱势以至没落相联系的战略机遇期。
就国内大局来说,这个新时代的战略机遇期,除了前面说到的“六大力”的大发展之外,这里还要强调一点,就是今天中国正在迎来一个“新的群众的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已经落到“新的时代的群众”身上。“80后”“90后”和即将进入社会的“00后”作为“新的群众”,正在成为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中国共产党党员9000多万人,其中30%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这样的朝气蓬勃的“新的群众”的先锋力量,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在以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当代爱国主义,挑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重担。这可是中华民族在新时代兴旺发达的带有根本性的动力源泉,也是党的工作必须紧密联系的新兴力量。
这就叫做天下大势,这就叫做时代潮流。
成为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关键在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人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同时又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革命,使得“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和中国人民“富起来”了。中国共产党也一定能够领导我们伟大的民族从“富起来”迈向“强起来”。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这首先指的是,关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时指的是,关键在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中实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革命、建设、改革获得的重要历史经验。
担负着新时代重任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始终恪守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这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站起来”和“富起来”的法宝,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能够进一步带领中国人民迈向“强起来”的明天、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法宝。
还要指出的是,建设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的国家不可能一帆风顺。正如习近平同志近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的:“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能否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将越来越取决于我们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的作为,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路线、战略和实际工作。历史的经验已经反复证明这一点,今后的发展将更加有力地证明这一点。我们应当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