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
2011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为中国文化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请他从历史研究所和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对有关问题进行阐述。
历史学迎来发展新机遇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结合历史学科建设,谈谈您对《决定》的认识。
卜宪群: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决定》,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定,是党的历史上关于文化建设与发展问题所召开的一次最为重要的会议,是党对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决定》中对其作了科学的论证和阐述,对此,我们人文学科研究者更需要认真学习和关注。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华民族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深刻的变化,中国的历史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学术成果也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但从满足党、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以及历史学科发展出现的内在问题来看,还存在许多不足。
《中国社会科学报》:要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您认为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卜宪群:历史学是一门与现实联系紧密的学科,不是学者个人的象牙塔。一个有抱负、有志向的历史学家,总是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强烈的现实关怀,使他的成果能够成功地实现社会转化,这是史学家历史思考的精神与社会价值所在在纠正了“左”的错误之后,历史学早已不再为现实政治做注脚。我个人在工作中深刻体会到,党和国家、社会大众从未有过像今天这样对历史学的真诚需要,需要历史学从多角度、全方位为这个伟大的时代提供历史借鉴和精神支柱。
《决定》中提出,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等等。这些都是对包括历史学在内的人文学科提出的重大现实命题。历史学家生逢其时,需要承担起这份历史责任。
同时,在当前历史学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马克思幸义基本理论在历史学科中的指导地位有待提升;以个别研究替代规律研究;以具体问题研究替代理论研究;否认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状况;反马克思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各种虚假错误的历史观;等等。这些都使历史学无论是其成果的高度,还是满足时代需要的程度,都还远远不够,也是历史学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历史所创新需加强现实关注和学科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认为哲学社会科学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该如何发挥作用?
卜宪群: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核心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会失去根基和原动力。我院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就是适应党、国家和社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需要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任何创新不是纯粹从学者头脑中思辨出来的,而是与该时代社会实践紧密相连的,实践给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院党组抓住这个机遇,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中率先承担起这个责任,在实践中探索道路,这是实现中国社会科学院飞跃式发展的一个新契机,也是历史所发展的一个新契机。中国社会科学院要用更为健全灵活的机制,出精品、出人才,提升我院包括人文学科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整体水平,满足国家与社会的需要,这也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中国社会科学报》:随着创新工程的推进,历史所的工作会有哪些转变?要想推进创新工程,对于历史学这门学科的发展您有哪些想法?
卜宪群:与全院各所一样,历史所在所党委的领导下,全所同志团结一心,正在为争取进入创新工程作努力。在这次创新工程中,我们系统回顾总结了历史所近60年来的发展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将历史所的各学科发展实态进行了实事求是的纵横两方面比较,既看到我们的优势,也看到我们的不足,在继承历史所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历史所的工作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活力。
比如,我们在多年的以个人为主的课题制基础上,结合我所实际和国内外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前沿动向,制订了未来重点发展的六大领域,既反映了学科趋势,也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与现实或未来中国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以领域为发展方向,集中优势出成果、出人才,使历史所的科研管理由过去较单纯的课题管理转向领域、方向目标管理;2012年初我们召开了全所学科前沿动态报告大会,各研究室用一整天的时间向全所同仁报告该学科的国内外动态,目的就是打通各学科的隔阂,充分了解现状,使各领域的创新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这将是一项长期的常态机制。
历史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常新的学科,中国古代史也一样。就我所而言,推进创新工程首先是要加强和促进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学科的建设,推进唯物史观与中国历史实际相结合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繁荣和发展作出贡献;其次,要整合所内力量,确定发展领域和方向,逐步改变研究过于细碎化、研究者领域过于狭窄化的现状,瞄准学科前沿,有系统有计划地出成果、出人才;再次,要紧密关注史学的现实与社会功能,为国家和民族的崛起提供所需要的史学作品。
结合学科特点和实际需要推动“走转改”
《中国社会科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界开展“走转改”活动,就是要走进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现实生活。您认为这一活动的意义何在?
卜宪群:我院部署实施的“走转改”活动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联系实际、亲临实践、贴近群众的一项重要举措。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强调读书与实践的关系。古往今来都证明,书斋里出不了大学问。任何有生命力的作品,都与该时代的伟大实践相联系。而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变革,呼唤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基层,对正进行着的变革实践进行总结,从中发现问题、归纳提炼并形成理论思想。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竞相争妍,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文化源头,每一家的学说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用适当的时间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呼吸新鲜空气,倾听和考察人民群众的智慧创造,这对改变我们的文风、创造出更有生命力的作品大有益处。
《中国社会科学报》:目前,历史所开展了哪些“走转改”活动?
卜宪群:院党组全面部署“走转改”活动后,历史所党委高度重视。所领导班子专门开会对落实我院“走转改”方案进行研究,及时成立历史所“走转改”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所党办,负责日常工作,各处室主要负责人具体实施。2011年10月18日召开全所大会,传达“走转改”有关文件精神及院领导讲话,对全所人员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历史所的“走转改”活动紧密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对历史学的需要,增强历史研究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我们结合国情调研所做的工作也都是围绕这一中心。如围绕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国情调研,我们走访了浙江、贵州、酒泉等地,相关调查报告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我们关于慈溪利用传统文化创新外来人口管理模式意义的总结,得到浙江有关部门的肯定;我们正在开展并将要继续开展的中学历史教学问题调研,将针对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积极建议;我们正在进行拍摄的100集《中国通史》专题片,用科学的历史观和通俗的文风撰写中国历史,正是为社会大众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而所作的努力。2012年,我们将会在这些方面继续努力。
面对当前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好机遇,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将积极响应我院创新工程,为历史学科的发展建设、为满足党和国家对历史学的需要作出更好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