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组织和引导人们自觉进行自我改造, 使全体人员在思想上适合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周恩来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必然地要求人们的思想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要适合这个社会主义制 度的要求”,这就必须组织和引导人们自觉地经常地进行思想改造,包括改造非无产阶级思想及旧习惯势力的 影响和改造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他指出,所有的人包括共产党员在内都要进行自我改造。从旧社会过来的 人,头脑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有旧的思想和习惯势力的影响,今天的青年也会受家庭、社会旧思想残余的影响, 所以旧思想旧作风在人们的脑子里或多或少的存在。因此人人都要经常进行自我改造。“要把思想改造看成象 空气一样,非有不可。”(注:《周恩来选集》下卷,第425页。)
周恩来认为,思想改造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时代是不断前进的,思想改造就是要求我们的思想不落伍, 跟得上时代,时时前进。事物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因此我们的思想改造也就没有止境。一万年后,在人们的 头脑里,还会有先进和落后的矛盾,新和旧的矛盾,个人和集体的矛盾,还会有思想改造的问题。”(注:《 周恩来选集》下卷,第423页。)所以,我们要把思想改造看成是长期的无止境的工作,是一辈子的事。
文艺工作者“要担负起扫除旧社会习惯势力的责任,用新的思想去教育人民,影响人民。”(注:《周恩来论 文艺》第148页。)
周恩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的 根本原则。他提出,在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必须坚持“为工农兵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为无产阶级专政制度 下的人民大众服务。”周恩来认为,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还必须明确如何服务的问题,要在坚持政治标准 的同时坚持艺术标准。服务是用文艺去服务,要通过文艺的形式。“文艺为政治服务,要通过形象,通过形象 思维才能把思想表现出来。无论是音乐语言,还是绘画语言,都要通过形象、典型来表现,没有了形象,文艺 本身不存在,本身都没有了,还谈什么为政治服务呢?标语口号不是文艺”。周恩来指出,文艺要为人民大众 服务,就要通过实践,到群众中去考验。“艺术是要人民批准的”。艺术家要面对人民,而不是只面对领导。 艺术作品的好坏,不是哪位领导个人说了算,而是要由群众来回答。(注:《周恩来选集》下卷,第336—337 页。)
周恩来指出,要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就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一是要坚持百花齐放。 艺术形式要多样化,文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能框起来。题材要多样化,现代片多少、历史片多少,要大 体上有个比例,至于题材,完全可以允许作者自由选择。艺术典型要多样化,要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 的人物来,不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总之,文艺工作者,要“各显所长,百花齐放”,这样才能满足人民群众 丰富多样的精神生活需要。二是要坚持百家争鸣。“文艺作品要允许别人批评,既有发表作品的自由,也要有 批评的自由;同样,既有批评的自由,就要有讨论的自由”。要提倡百家争鸣,自由讨论。只要是在社会主义 大框框中争论,各种意见都可以发表。(注:《周恩来选集》下卷,第3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