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
1月 鲁迅基金管理委员会得边区政府拨款五千元,延安文艺界凡因疾病、结婚、生育等需款者,均可申请贷款,规定每年五人、每人150-200元为限。
2月 毛泽东在党校开学典礼作《整顿学风党风》报告。
著名的"讽刺画展"举办,以延安弱点为题材,轰动一时,观者甚众,毛泽东亲往。
3月 边区政府设文化工作委员会,开始对延安文化单位实行统一管理。向其登记的有边区文协、文抗、美协、音协、曲协、剧协、诗会、鲁研会、民间音乐研究会、青年艺术剧院、文化俱乐部、中山图书馆等二十余单位。文委会是基于近数年延安文化事业飞速发展和繁荣,为统筹安排、避免重复浪费之计而设,实际角色略同于以后的文化部。
3月9日,《解放日报》发表丁玲《三八节有感》。
3月11日起,{解放日报)"文艺"副刊搞"百期特刊",艾青《了解作家,尊重作家》、罗烽《还是杂文时代》、王实味《野百合花》次第登出。
3月21日,青艺试演《延安生活素描》。
3月23日,中央研究院墙报《矢与的》创办,王实味连续在上面发表尖锐杂文。毛泽东前往中研院,秉灯观看《矢与的》。
3月31日,毛泽东主持《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丁玲和王实味文章首次被点名批评。会上,毛泽东说"冷嘲热讽,则是一种销蚀剂,是对团结不利的。"
4月1日,{解放日报)"文艺"副刊停刊。
4月2日,毛泽东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文艺界存在的问题。
4月3日,中宣部做出《关于在延安讨论中央决定及毛泽东同志整顿三风报告的决定》。
4月4日,《解放日报》以{"轻骑兵"及其他》为题发表来信,对延安著名墙报《轻骑兵》和丁玲、王实味文章提出批评。7日,又发表齐啸的《读〈野百合花〉有感),指《野》文为平均主义。《轻骑兵》编者于23日在《解放日报》公开作自我批评,并与投稿者"约法三章",大意:一、批评必须是积极和同志式的;二、批评对象应具体,不得以某机关某人字眼出现;三、投稿者应向编者出具本名和真实住址。
4月10日,中央书记处正式同意毛泽东关于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建议。
4月11日,鲁艺四周年,院长周扬讲话中仍提该院教育精神为学术自由D
毛泽东着手为开文艺座谈会做准备。13日,邀何其芳、严文井、周立波、曹碟华等至杨家岭谈话。17日,又给欧阳山、草明一信,嘱中央研究院文艺室代为搜集"正反两方面"材料。
5月2日,座谈会之第一次;毛泽东讲话,即《讲话》的"引言"部分。
16日,座谈会之第二次。23日,座谈会之第三次;朱德讲话,毛泽东再次讲话一一即《讲话》之"结论"部分。
5月27日,中研院从本日起展开对王实昧的大批判。
5月29日,边区政府文委要求文艺家下去,"使笔杆子与枪杆子结合起来"。
5月30日,毛泽东至鲁艺讲话,提出"小鲁艺""大鲁艺"之说,"大鲁艺就是工农兵群众的生活和斗争。"
6月对王实昧的批判达到高潮,批判从中研院扩展到全延安文化界,批判会规模达到上千人。~解放日报》本月也连篇累牍发表有关批判文章。11日,中研院领导范文澜宣布王实味是"托洛茨基分子"。
丁玲发表《关于立场问题我见~,表示要"缴纳一切武装"。
7月 中研院开始揪"五人反党集团"。
9月 周扬在《解放日报》发表长文《艺术教育的改造问题一一鲁艺学风总结报告之理论部分:对鲁艺教育的一个检讨和自我批评},正式和全面地否定了鲁艺以往的工作,主要有:鲁艺搞专门化、正规化,脱离实际,关门提高,对现实主义理解是片面的、非历史主义的。
延安文化沟建街头艺术台,搞了"街头画报"、"街头诗"、"街头小说"三种巨型墙报。
《解 放日报》第四版(含重新复刊的"文艺"副刊)面临严重稿荒,毛泽东亲自出面组稿。
12月毛泽东在一个报告中说"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用之者疾,为之者舒,是要塌台的"。预示翌年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将与劳动改造相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