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环境下,还能保持这样的增速,对其他国家而言简直就像是做梦。”在不久前召开的2012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谈及今年的中国经济,南非学者戴维斯如此评价。
今年上半年,受多重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增速“只有”7.8%,三年来首次“破8”。然而,放眼世界,这依然是罕见的高增速。
因此,在此次论坛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经济精英们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当一些国家主权债务持续发酵、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加剧、未来经济预期普遍走低时,中国经济巨轮的平稳前行成为阴霾中难得的一抹亮色,并对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
实际上,如果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一些,不难发现,十六大以来的短短十年,国际环境波诡云谲,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国内“非典”、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和重大挑战接连不断,经济形势的复杂性空前加剧。
但中国经济始终不断给世人带来惊喜:GDP总额从12万亿元跃升至接近50万亿元,排名世界第二;财政收入由不到2万亿元,提升至突破10万亿元;出口总额从仅仅3000多亿美元,增加到接近2万亿美元……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保持较快增速的同时,经济运行的平稳度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从2003年到2011年,年均GDP增速为10.7%。其中最高为2007年14.2%,最低的2009年和2011年,虽然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但依然实现了9.2%的增速。
是什么推动中国经济在十年里实现了稳定的快速发展?是什么帮助中国经济抵御住了种种冲击?又是什么支撑中国经济在危机中率先复苏?
“一方面得益于我们始终将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最基础的手段,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我们积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表示。
“市场从来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在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面临重大挑战的情况下,宏观调控就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按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的理解,在“经济高增长-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经济转型”这样一个复杂形势下,正是凭借着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使我们能够不断规避风险,消除市场盲点,牢牢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当然,决策层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能力不可能与生俱来,从计划经济转轨而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没有现成的理论和经验可以参照。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于是我们看到,在过去十年里,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灵活运用,到实施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从坚持扩大内需、保障改善民生,到建立覆盖亿万民众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决策层不断在实践中探索与创新,始终注重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着力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中国宏观调控的一个突出优势是,既能尊重市场经济各主体的局部利益和当前利益,又能超出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来配置资源,因而能够抓住主要矛盾,抓住关系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大项目,推动社会飞跃和重大进步。”采访中,有专家直言,这种宏观调控,正是中国模式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