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
党的十七大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1]中,把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习近平是一位“中华文化的热烈拥护者、忠实学习者”。从其著作来看,《之江新语》共232篇短文,其中约61篇论及古代典籍,超过总篇幅的1 /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共79篇文稿,其中43篇谈及传统文化,约占总篇幅的54%;所论述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一国两制、外交、军事、改革、法治、青年、干部等方方面面。时代召唤、党的任务和个人品质相结合,造就了传统文化在民族复兴历程中的特殊使命、地位和作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
伟大的时代,需要灿烂的文化。文化作为血脉和营养,渗透于经济、政治、社会等方方面面。在习近平看来,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盛,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基因意味着包含民族成长的基本要素,体现了传统文化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
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文化基因。一个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离不开对根脉的追溯。如何处理历史与现实、传统与当代的关系,是实现民族振兴必须解决的问题。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为世界文明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各种思想文化,是“根本”和“灵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2]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文化血脉,民族振兴也如空中楼阁。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推陈出新。
传统文化承载着对中国梦的目标追求。民族振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夙愿;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源于《礼记·礼运》提出的“小康”社会理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其基本要求,诸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管理民主、生态美好、资源节约等内涵,都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找到来源。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3]
中国道路是独特的文化传统的逻辑延伸。在什么道路上实现民族复兴,是涉及国家战略的根本问题。一个国家选择什么发展道路,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中华民族走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道路。“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4]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道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血脉;当代中国道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超越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局限,并赋予其社会主义涵义。前者是后者的遗传基因、历史根源,后者是前者合乎历史、合乎逻辑的扬弃发展。习近平指出,中国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在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对近代以来170多年发展历程的总结中走出来的,是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5]中国道路是中华文明的历史延续和传承发展。
传统文化是塑造中国精神的历史源泉。实现中国梦,走中国道路,必须打造中国精神。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应该深入挖掘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为构建核心价值观、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中国梦服务。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国精神的历史资源。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热爱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魂。要讲清楚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其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思想,依然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6]
传统文化是凝心聚力的思想旗帜。实现中国梦,必须具有中国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传统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生活本身,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是团结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旗帜。共同的意志、共同的利益、共同的思想,将凝聚无坚不摧的共同力量。有梦想、有道路、有方案、有办法、有毅力,就有梦想成真的力量。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强盛的国家需要强健的文化作为精神支撑。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意志力,反映民族的力量。弘扬传统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客观要求。文化强国是国家富强的基本条件和标志。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其精髓已经渗透到民族的肌体,指引着中华民族的成长和前进方向。不是回归历史,而是要想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要打造什么样的自我。这是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表现。抛弃传统文化,将成为无所适从、迷失方向的民族。
二、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当代中国社会的理想追求、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治国理政、生态理念、哲学思维等精华,都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找到根源。习近平在论述治国理政时,几乎都论及传统文化在其中的当代价值。他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7]
研究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离不开系统梳理中国历史上的执政理念、国家定位、为政之本、公民关系、社会变迁等要素。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都对于理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启示意义。习近平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这些都为治国理政提供丰富的经验教训。”[8]
构建什么样的社会,治理什么样的国家,需要选择合乎国情、民情的国家治理体系。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9]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借鉴治乱兴衰的历史经验。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明确谁执政、为谁执政、怎样执政的问题,需要明确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和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这样的根本问题。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习近平说:“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10]核心价值观是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建设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结晶。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是以一定的价值观为核心构建道德规范的。习近平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1]
培养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既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又是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保证。中国历史上所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是应该学习的。通过学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塑造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为建设社会主义提供雄厚的人力资源。
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建设先进文化仍然具有时代价值。这也诠释了“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的论断。
三、“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着中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坚守什么样的文化自信,走什么样的文化道路的问题。习近平倡导弘扬传统文化,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先进文化,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服务。这是考察传统文化的前提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的根本方法。
首先,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看待传统文化,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科学阐述了儒家思想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指出儒家思想同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在建设家园过程中的精神活动、理性思维和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延续、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凝聚精神、维护独立、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科学评价与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划清了界限。
其次,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方针。应该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继承和发扬有益的东西,抵制和抛弃负面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12]
再次,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建设相结合,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13]习近平倡导弘扬传统文化,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先进文化,而没有离开这条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有人认为,习近平倡导传统文化,在于“相较于左右两派,儒家可谓走‘第三条道路’的中间改良派”。该作者认为,当下中国,右派优于求民主、法治、人权,弊于美化西方、妖魔传统、抹黑政府;左派优于求平等、民生、强国,弊于提倡阶级斗争,崇马、拜毛。中国文化传统,是各派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和共同思想底座。[14]
这种“第三条道路论”,首先割裂了中国文化发展道路与社会道路之间的有机联系。习近平从来没有脱离马列主义的指导思想,而单独讲中国传统文化;也没有脱离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道路,而单讲文化发展道路。其次也割裂中国文化史的承继关系,割裂中外文化的比较和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合乎规律的发展,并不是调和“左”派和右派的优劣而做出的选择。习近平指出:“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15]西方的有益观念应该吸收,但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念。抽象地谈论所谓“民主”“法治”“人权”,以及“平等”“民生”“强国”,脱离中国的历史条件、文化传统、现实制度,难以做出科学解释,且会迷失方向。
有人认为,习近平尊儒,是要构建“中共第三套话语系统”:第一套是毛泽东提出的“阶级斗争”合法性话语,第二套是邓小平提出的“现代化”合法性话语,第三套是习近平提出“中华民族复兴”这个话语体系。该作者认为,习近平困惑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究竟干了什么。自由主义、左派、儒学都没有给他以理论支撑;于是,需要儒学来进行意识形态建构。
按照这种逻辑,似乎习近平割裂了与毛泽东、邓小平的继承和扬弃关系,似乎毛泽东、邓小平没有提出“中华民族复兴”这个宏伟目标。这在史实上是错误的,思想上是混乱的,逻辑上是矛盾的,它貌似提升了习近平的地位,却割裂中国道路、中国理论的继承性。习近平说:“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16]
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在探索中国道路、实现民族复兴这个根本问题上,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毛泽东探索革命和建设之路的成果和经验,为邓小平开创中国道路,奠定了基础。改革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在工作重点、发展路径、主要任务等方面存在区别,但在探索道路、确立目标、坚持理论等根本问题上是一致的。习近平阐述中国道路,注重强调了党的三代领导人探索、开拓和发展中国道路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观点,也是一脉相承的。他们都肯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都强调传统文化分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都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都着眼于创造现代文化;都强调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展示中国文化建设成就和中国形象。
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在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下,怎样坚持中国道路、构建什么样的中华文明、如何谋划中华民族在世界中的定位,是党必须考虑的长远战略。如何看待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的关系,就成为不能回避的课题。
1.为什么要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对外传播传统文化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客观需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在金融危机未见转机的背景下,新自由主义的国际话语权日渐式微。以高税收、高福利为特征的“民主社会主义”,在希腊、冰岛、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家遭到严重困难。反观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年达到568845亿元,占全球GDP比重达到12.3%;人均GDP达41908元(约合6767美元)。中国无疑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文明发展道路,为世界增添了可供比较研究的参照。在中国打造改革开放升级版的转型发展阶段,宣传中国道路,介绍中国经验,展示中国力量,分享中国智慧,是风生水起正当时。而要研究和体认中国模式,需要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17]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中国传统文化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有益思路。中国走出一条不同西方社会制度的道路,为世界文明增添独特的价值,也为解决世界性难题提供选择方案。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近平针对当代人类面临的诸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突出问题,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这些难题的启示。并表示中华优秀文化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一道造福人类。[18]
弘扬传统文化事关塑造新的国家形象。目前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实现中国梦的理想具有较大的差距。习近平提出: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19]塑造中国形象,打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需要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提炼和阐释中国道路、理论体系、中国制度,把它们贯穿于国际交流的方方面面。
2.对外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作为世界性文明成果,可以为世界各民族所共享。习近平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20]根据国际关系特点,还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1)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价值和独特智慧,可以成为世界各国文明借鉴的资源。习近平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21]
(2)传播中国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针对当今世界面临的和平与发展难题,挖掘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平、合作的理念,是可供选择的思路。习近平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22]他强调,中华文化中的“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国虽大,好战必亡”等和平思想,依然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这些思想与西方霸权主义奉行的丛林法则、弱肉强食、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等观念,形成鲜明的对照;也可批驳“中国威胁论”“黄祸论”“富于进攻性的龙”等妖魔化中国的论调。
(3)传播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力量。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夙夜在公”的大公无私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改革创新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艰苦奋斗精神;等等,都可以为追求进取的人民提供精神力量。这与西方存在的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狭隘主义等观念意识,形成鲜明对比。
3.如何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应加强对外宣传,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23]这是对外宣传中国理念的基本内容。
习近平要求,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文化交流的体制机制,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外宣传工作。
将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传播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宣传和介绍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体系、中国制度的成就和自信,离不开对历史的追溯和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从历史发展脉络中阐述中国模式的独特魅力,从当代中国经验中展示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独特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当代价值、独特的实践经验、独特的发展模式,具有独特的中国力量,这是处于困局中的世界各国所难以漠视的。
将中国和平外交理念、对外经济交流合作,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习近平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动力。”他希望通过推动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交流互鉴活动,在世界人民心中坚定和平和发展理念。[24]当代中国正在构建陆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彰显了传统文化与对外经济关系的共生共长。
了解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是了解这个国家和民族的钥匙。中国走向世界,中华民族也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必走中国道路;欲坚定中国道路,也必强健中华文明;欲强健中华文明,也必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欲增强综合国力,也必提升文化软实力;欲提升文化软实力,也必弘扬和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以文化自信支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25]
[1]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指出学习和掌握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对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要求做到“四个讲清楚”。11月,习近平视察曲阜并参观孔府和孔子研究院,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12月30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讲话,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2月24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月至4月,习近平访问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等欧洲四国,比较集中地阐释中国传统文化。5月4日,习近平视察北京大学,与北大师生座谈关于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问题,并看望中华孔子学会会长汤一介。5月15日,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讲话,强调中华文化崇尚和谐宇宙观、国际观、社会观、道德观。9月24日,习近平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并发表讲话,阐释中国儒学等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10月13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就继承古代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问题发表讲话。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12月20日,习近平视察澳门大学时指出,对中华传统美德,“关键是我们怎么样去把握它,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精神,去很好地理解和运用。我们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
[3]《人民日报》2014年3月28日。
[4]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4月2日。
[5]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58页。
[7]《人民日报》2014年2月26日。
[8]参见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
[9]《人民日报》2014年2月18日。
[10]《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
[11]《人民日报》2014年2月26日。
[12]《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
[13]《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
[14]杜吹剑:《习近平为何牵手儒家》,新浪网,2014年5月16日,http://history.sina.com.cn/his/zl/blog/2014-06-05/184592571/2617876865/9c09a1810101efrb.shtml。
[15]《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
[16]《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
[1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
[18]《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
[19]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月1日。
[20]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月1日。
[21]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
[22]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5月16日。
[23]《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
[24]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5月16日。
[25]《人民日报》2013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