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大有可为
“软实力”这个概念是曾任美国国防部长助理的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上世纪90年代初首先提出的,尽管他的初衷是为美国在冷战结束后继续“领导世界”建言献策,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凡是有用的东西,不管来自何方,都可以为我所用。但这样的用,是借鉴,不是简单地照搬,是要结合中国国情有所创造。我们的创造就是紧紧抓住并深刻剖析“软实力”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文化软实力”的特质和功能,并思考和研究如何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这一研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
国家繁荣富强靠什么呢?主要靠两种力: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一切可以表现为物质力量的实力都是硬实力,一切可以内化为精神力量的实力都是软实力。硬实力主要体现为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和科技力量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软实力主要体现为文化感染、价值认同、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理论思维、舆论引导、战略策略、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国民形象等影响力、吸引力和说服力。在国际较量中,一个国家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一个国家软实力不行,可能不打自败。而贯穿软实力经纬、维系软实力灵魂的,就是文化。因此,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和长远上看,关系民族兴衰,国家强弱,人民贫富。
从现实来看,我们国家的硬实力发展很快,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经上升到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外贸出口也是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德国;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我们的国防力量也是令国际上密切关注——尽管我们有些武器并不是世界最先进的,但是任何对手都不必怀疑我们捍卫国家安全的信心和能力,我们的硬实力增长是很令人欣慰的。那么,我们的软实力怎么样呢?应当看到,这些年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不断推进,舆论引导不断改进,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文学艺术不断繁荣,民族精神不断提振,国际话语权不断增强。但是,还必须看到,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和我们的经济实力相比,还是有较大落差。从国内看,思想文化多元、多变,交融、交锋,良莠并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任重道远,理想信念、道德规范、文化认同、干部形象、民族和谐等尚有缺憾,歪曲事实、扰乱思想、涣散人心、毒害心灵、污染社会的文化垃圾时见网络媒体。从国际对比来看,我国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例,大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达到的百分之十以上的水平(美国达到百分之二十五);我国在世界文化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也少得可怜,其中音像制品、电影电视节目、新闻传媒、图书杂志在世界市场所占的份额,同我们这个经济大国的身份明显不搭配。这说明同我们的硬实力相比,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是个短腿。这种状况如不尽快扭转,对内将不利于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弘扬正气、振奋精神、团结和谐、增强合力;对外则不利于传播中国声音,不利于树立中国形象,不利于中国掌握更多的话语权,最终也必然要制约中国硬实力的发展。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成立的宗旨,就是为了凝聚一批有志于文化软实力研究的专家学者,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深入研究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升华出规律性的认识,为文化软实力学科建设服务,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服务,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服务。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气节崇高的革命文化和锐意创新的改革文化,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的要求,把握正确方向,不断深化拓展研究,求真务实,狠抓落实,中国完全有希望成为文化软实力的大国和强国。
(作者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