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主办、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与发展史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术研讨会以线上形式在京举办。来自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的近20位学者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史和国史专业的部分研究生参加会议。与会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发言讨论,主要涉及准确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文化建设的阐述、充分利用文化资本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邓小平与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构、“第二个结合”的时代意义、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几个重要特点、十年来“一带一路”文化品牌的拓展与内涵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点等具体论题。研讨过程中,学者们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阐述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部署,从不同角度总结新时代十年文化建设成就,探究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及其话语构建、阐述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于增加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与发展史研究中心欧阳雪梅主持会议
会议由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与发展史研究中心主任欧阳雪梅研究员主持。她介绍了中心的基本情况,全面总结了中心自成立以来完成的学术活动和国情调研、交办任务和咨询项目以及出版的学术成果,其中着重介绍了《新时代的文化建设》这一专著成果。该书是《新时代这十年》丛书的一卷,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为依据,集中论述了新时代这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在文化建设领域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关于本次研讨会主题,欧阳雪梅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涉及党的领导、社会制度、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平发展、文明形态等诸多方面,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文化建设主要目标任务是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这些重要论述既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经验总结,更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强文化建设构建人们丰富的精神世界指明了方向。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高长武发言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党的文献》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研究员高长武做了题为《从三个“新”领会二十大报告关于文化建设的内容》的发言。他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八部分集中论述了文化领域的部署,要把这一部分理解透彻的话,必须拓展到对中国式现代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解,如果撇开中国式现代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不谈,仅仅看第八部分的话,很可能看不明白,有些精神领会不透。要理解“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个“新”,需要向上延展到对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理解,理解其“新”之所指;还需要向下延展到对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解,理解其“新”之所在。如果把这三个“新”串起来看,这三者是一条线,首先是推进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是理论层面;紧接着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关键环节;最后落脚点是坚持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开拓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只有这样,我们对于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文化领域的论述才会理解得深刻和透彻。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陈锋教授发言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陈锋教授的发言集中探讨利用文化资本发展文化产业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问题。他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予以强调,其中具体措施包括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要深入挖掘我们现存的各种文化资源,着重从价值观方面把握和利用它们,使之成为文化资本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第一,要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时代化的开发利用。第二,坚持社会效益和大众教化功能的首位原则,发展红色文化经济。第三,我们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其中包含的劳动观点、人民群众观点、走自己路的观点、艰苦奋斗的观点、为世界做贡献的观点、正义的事业是不可战胜的观点等等,是对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的重要贡献。要把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资本投入到文化产业中去,并充分运用好它来实现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在文化和经济双向层面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胜力量。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长聘副教授李永进发言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长聘副教授李永进以《邓小平与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构》为题做了发言,主要谈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来源。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根本指导原则,二是充分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元素,三是深刻吸收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经验。第二个问题,关于这一话语体系的主要内涵,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新论断新表述,构筑起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框架。第三个问题,对我们新时代进一步丰富完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启示。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领导权;二是坚持在“两个结合”中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三是坚持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大众话语的有机统一;四是坚持对西方式现代化话语的批判性借鉴与创新性超越。
当代中国研究所刘仓研究员发言
当代所文化史研究室副主任刘仓研究员以《“第二个结合”的时代意义》为题发言。他认为, “两个结合”有利于筑牢中华民族自立自信自强的双重根基,昭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复兴的前进方向,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明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融合共生,为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和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指引。“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经验总结,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文明升级,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实践意义。拓展“两个结合”命题的路径,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方向,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着眼于2035年具体部署和未来5年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和中华文化升级换代。
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储著武的发言题目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智力支持——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几个重要特点》。他的发言围绕几个重要特点对新时代十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成就和经验作出总结。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问题。二、党和国家加强了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顶层设计。三、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具体路径更加明晰,围绕着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五个方面来展开,最终目标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四、不断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他发言的最后部分呼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学术自信,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自主知识体系作出贡献。
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蕾以《十年来“一带一路”文化品牌的拓展与内涵研究》为题做了发言。她指出,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以来,沿线各国深入挖掘具有文化特色的资源和遗产,寻找共通的文化品牌要素,文化品牌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近十年来,“一带一路”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对供需结构升级的推动引领作用显著增强,有利于逐步消除沿线文化差异、制度差异等构成的负面影响。她的发言从“一带一路”文化品牌建设的主线、“一带一路”文化品牌建设的内涵拓展、“一带一路”文化品牌的未来发展三个方面,阐释了近十年来丰富多元的丝绸之路文化元素逐步统一于“一带一路”文化品牌的历程,并介绍了历史文化资源与现实实践的相互推动形成城市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完整品牌资源链的鲜活调研案例。
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潘娜发言的题目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点》。她指出,党的二十大深刻总结了新时代十年我国文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安排。根据“两步走”战略步骤,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限比上世纪80年代预期的提前15年,建成文化强国不仅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且成为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先决条件。文化建设必然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体系中发挥更强的能动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动力升级,鲜明标注了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创造“中国本位”的现代性的精神自觉。
作者系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