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新时代国史研究——第二十二届国史学术年会召开
发布时间: 2024-02-02    作者:王春燕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2-09-29
  字体:(     ) 关闭窗口

  为系统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发展逻辑、本质特征、重要地位、世界意义,探索新时代国史学科建设,9月28日,第二十二届国史学术年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会议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新时代国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甄占民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原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会长朱佳木作题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是社会主义基础上的现代化”的主旨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甄占民致辞。本网记者朱高磊/摄

  甄占民指出,通过现代化之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展现光明前景。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强调新时代十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这也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伟大成就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国史研究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在研究阐释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上推出更多高质量成果。

  甄占民强调,新中国史研究和国史学科体系建设面临良好机遇和有利条件,要深入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史研究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自觉,用好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上展示更大作为,更好发挥资政育人、服务大局的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原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会长朱佳木作主旨发言。本网记者朱高磊/摄

  朱佳木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别的现代化,而是社会主义基础上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具有基于中国国情、有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中国特色和优越性。这些特色包括: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我国经过70多年接续不断的努力,现在已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新疆大学党委书记许咸宜发言。本网记者朱高磊/摄

  新疆大学党委书记许咸宜在发言中说,新中国以其举世瞩目的成就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和优越性。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具有深远的意义。如何走好这条新道路,需要国史研究者认真研究,尤其要总结新时代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功经验和丰富内涵。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李正华发言。本网记者朱高磊/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李正华在发言中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展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加强新中国史研究,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扎实严谨的学术研究,全面、系统、深入总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逻辑、本质特征、重要地位、世界意义、成就及经验等,用事实和学理阐述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中国发展繁荣进步创造了重要前提,同时也为世界现代化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会议现场。本网记者朱高磊/摄

  经过公开征文、专家评审,本届年会共入选论文85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疆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并分享论文观点,展示最新研究成果。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新疆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主办。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