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一五”计划实施70周年。9日,“五年规划(计划)”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纪念“一五”计划7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旨在从“一五”计划中挖掘中国经济发展经验和智慧,总结中国经济发展规律和特点,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
“五年规划”诠释“中国之治”独特魅力
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经济史研究中心主任贺耀敏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已实施了十三个“五年规划(计划)”,目前正在实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五年规划(计划)”以其对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规划的特殊贡献,推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使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目前正奔向强起来伟大进程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和体制安排。
“五年规划(计划)”作为一定时期内国家发展目标的设定和相应的政策导向,充分体现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具有促进发展目标实现、弥补市场失灵、有效配置资源、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功能,诠释了“中国之治”独特成熟的魅力和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贺耀敏指出,党的一大到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科学制定各个阶段奋斗目标,并狠抓落实、奋力实现目标的历史;而“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是按照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制定一个又一个“五年规划(计划)”的过程,是通过一个又一个“五年规划(计划)”体现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过程。
“研究阐释‘五年规划(计划)’的历史实践经验,有助于深刻理解和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有助于深入研究和探索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经济建设中的经验和思想,这对于今天的中国发展尤为重要。”贺耀敏说。
“一五”计划奠定了中国工业化基础
谈到“一五”计划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贺耀敏认为,“一五”计划确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奠定中国工业化基础,对于中国后来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总结“一五”计划经验,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贺耀敏表示,“一五”计划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进行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一个中长期方案,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第一块基石,是大规模进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次尝试,是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第一场战役。
研究“一五”计划,有必要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时代需要出发,有必要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出发,有必要从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中国式现代化具体实际出发,也有必要从探索和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角度来思考。
贺耀敏表示,“一五”计划带来六点启示:要坚持党对国民经济计划建设的统一领导;坚持从中国实际需要出发,探索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坚持推进工业、农业协调发展,推进中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迈进;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和克服贫富分化问题,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坚持一切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发展与安全协调发展,积极应对复杂国际环境的挑战。
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联办财经研究院院长许善达认为,“一五”计划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使中国从小农经济迈进工业化的大门,这是很了不起的。
“五年规划”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伴随着“五年规划”目标的完成,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越来越完善,逻辑越来越清晰。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经济史学会名誉会长董志凯认为,“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体现了政府主导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成就,也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过程。
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一五”计划到“五五”计划(1953年—1980年),该阶段确立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基础和自主能力。经过前五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初步建立大体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坚实基础。
“这中间参与人数之众多、经历之曲折、实践之艰辛、挫折之惨重、成就之伟大都是举世罕见的。”董志凯说。
第二个阶段是“六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1981年—2010年),进入这个阶段,改革和发展并举,综合国力快速提高,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取得突破。从“十一五”规划开始,“五年计划”更名为“五年规划”。计划让位于规划,凸显政府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突出宏观调控的作用。
第三个阶段是“十二五”规划到“十四五”规划(2011年—2025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突破时期,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内涵得到丰富和发展。中国进行发展战略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董志凯表示,7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与十四个“五年规划”密切相关。十四个“五年规划”在实施中,充分体现了政府主导的作用和地位。中国从实际出发确定中长期发展战略,补短板,统筹区域布局,缩小城乡差距,最终走向融合协调发展。
本次研讨会是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心承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