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井冈路、寻国史根”国情调研活动系列报道之四
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在这片洒满英雄鲜血的土地上,当代中国研究所国情调研团的团员们,总是被一种精神感动着:一种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一种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一种矢志不移的爱国主义精神……
井冈山烈士陵园吊唁大厅的墙面上嵌刻的烈士英名录。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张哲 摄
在井冈山烈士陵园吊唁大厅的墙面上,嵌刻着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壮烈牺牲的烈士英名录。这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包括周边七个县市范围的烈士名录,共有15744位。还有近3万名没有留下姓名的烈士,静静长眠在了这片土地上。
怀着对先烈的缅怀和崇敬之情,国情调研团的团员们与三位老红军的后代面对面座谈,听他们讲述先烈们的故事,感受井冈山精神的传承。
从绿林好汉到红军将领
来到井冈山,就一定会听到袁文才和王佐的传奇故事。1921年,王佐因不满豪绅地主的剥削压迫,揭竿而起投身绿林,与宁冈“马刀队”首领袁文才结成患难之交,从此金戈铁马,成为湘赣边界威名赫赫的地方首领。1926年秋,“马刀队”被编为宁冈县保卫团,袁文才任团总。同年9月,受湖南农民运动影响,在中共宁冈县支部的领导下,举行宁冈暴动,建立农民自卫军,任总指挥。同年11月,袁文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后,袁文才、王佐率部接受改编,参加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图为王佐的孙子王生茂。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张哲 摄
两人当时都是威震井冈的绿林好汉,为什么会接受共产党的改编呢?王佐的孙子王生茂告诉大家,毛泽东在1927年与袁文才的首次会面中,就赠送一百多支枪作为见面礼,其诚恳的态度打动了袁文才。而且袁文才和王佐组织队伍本来就是为了劫富济贫,通过与毛泽东同志的接触,逐渐认识到共产党是真正为劳苦大众谋利益的,从此,原井冈山上的两支地方武装成为工农革命军的一部分,绿林军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王生茂老人介绍说,爷爷王佐在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曾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团副团长,红四军三十二团副团长、团长,红五军第五纵队司令员,湘赣边界第一、二届特委委员。无论是在龙源口战斗还是黄洋界保卫战,都出生入死,屡建战功,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令人遗憾的是,1930年2月,由于受中央 “左”倾思想的影响,以及红五军领导人偏听偏信特委领导反映的情况,草率派兵行动。袁文才、王佐在永新县被错杀,两人时年32岁。全国解放后,中共江西省委作出平反决定,追认袁文才、王佐为革命烈士。1965年5月29日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接见了袁文才遗孀谢梅香,并合影留念。 王生茂表示,袁文才和王佐牺牲的历史真实,曾经一度鲜为人知,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段历史,并且逐渐了解了袁文才和王佐这两位红军将领的光辉事迹。自己也将继承两位先辈的光辉遗志,将井冈山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袁文才和王佐的一生,正如一首诗所说:“除暴安良为济贫,井冈起义举旗人。红军壮大功勋卓,昭雪冤魂万古名。”
红军阿哥你慢慢走
“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勒,革命胜利呦你回头,老妹等你呦长相守,老妹等你呦到白头……”伴随着婉转动人的歌声,团员们见到了《红军阿哥你慢慢走》这首歌的原唱江满凤。
图为《红军阿哥你慢慢走》的原唱江满凤。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张哲 摄
江满凤的爷爷江治华是红军队伍中的一员。他和许许多多革命志士一起,曾经在井冈山浴血奋战过。江满凤说,爷爷是负责文艺宣传的红军干部,在武装斗争中搜集整理了一批红军歌谣。1927年,爷爷随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临走时创作了这首《红军阿哥你慢慢走》。这一走,就再也没能回来。
1997年,江满凤到井冈山的龙潭景区做了一名保洁员。每次清扫完,她就站在景区的路边,为各地游客放声歌唱。走到哪里,就把这些歌唱到哪里,一唱就是十几年。
江满凤的红歌越唱越响亮,很多来过井冈山的中央领导人都听过她的歌声。在井冈山根据地创建80周年时,《红军阿哥你慢慢走》最终被定为大型电视连续剧《井冈山》的主题曲。导演金韬邀请江满凤去北京录制歌曲,并开出70万元的报酬。
可是江满凤却拒绝了,除了报销路费,她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在电视剧片尾,写上歌曲的作者——爷爷“江治华”的名字。
“很多人都说我傻,可是我心里明白着呢!我只想让大家知道爷爷写的这首歌,知道发生在井冈山的这些动人故事。”江满凤说。
《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因为《井冈山》的播出而火了起来,市委领导想给她在市里安排一个清闲的工作,江满凤谢绝了。她说:“我文化水平低,那样的岗位不适合我,一支笔简直比我手中的扫帚还要重呢。”
如今,江满凤依旧在龙潭景区做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她一边打扫,一边继续为游人唱着红歌。歌声唱出革命先烈的铮铮铁骨,也唱出井冈山红军后代质朴无华的动人心灵。
开怀天下事 不言身与家
在井冈山市茨坪镇的小井红军烈士墓左侧的小山包上,有一块非常普通的墓碑,上面镌刻着“魂归井冈——红军老战士曾志”11个大字。这就是曾任中组部副部长的曾志同志的墓地。离她的墓地不远处,就是80多年前曾志曾经工作和战斗过的小井红军医院。
图为曾志的孙子石金龙。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张哲 摄
1928年11月,在井冈山参加革命斗争的曾志生下一个男婴,因革命战争需要,她不得不将刚出生不久的骨肉托付给别人代为抚养。建国后,曾志多次托人到井冈山寻找她的骨肉至亲,终于在1952年见到了她的儿子石来发。石来发8岁时养父母双亡,跟着外婆乞讨度日,相依为命,后来成了井冈山大井村一名穷苦的农民。
人们以为石来发找到了当高官的母亲,可以过上好日子了。可是曾志把他留在身边住了一段时间后,又让他重新回到井冈山当农民。她说:“在井冈山务农,也是为人民作贡献啊!”
孙子石金龙想让奶奶帮忙解决农转非户口,曾志没有同意。石金龙一开始很不理解,觉得奶奶不近人情,是个“古怪的老太太”。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孙子石金龙越来越感受到奶奶默默的爱,同时他也渐渐明白,奶奶就是这样一个不为一己私利,甘愿将自己的全部都奉献给党和国家的人。
在《生命熄灭的交代》中,曾志写道:“死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在家设灵堂;京外家里人不要来京奔丧;北京的任何战友都不要通告打扰;遗体送医院解剖,有用的留下,没用的火化;骨灰一部分埋在井冈山一棵树下当肥料,另一部分埋在白云山有手印的那块大石头下,埋下去,静悄悄的,决不要搞什么仪式……”通篇十六个“不”字,展现了一个女革命家一生如一的人格操守,言之凿凿,感人肺腑。
在与红军后代面对面的过程中,团员们常常饱含热泪,被先烈的革命精神所深深感染和打动。井冈山精神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一句空话,它活在王生茂、江满凤、石金龙等每一位红军后代的身上,更活在每一位井冈山人民的心里。它是一面火红的旗帜,承载着烈士的滴滴鲜血,传承着永不磨灭的坚定信仰。
革命斗争英雄血,成仁有志死犹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