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也有不同的看法。如郑谦:《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过程与体制性分析》(《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2期);孙东方、李伟:《1957年至1962年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研究述评》(《北京党史》2007年第1期)。
[2]林小波:《“四清”运动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
[3]李海红:《论20世纪60年代农村“四清”运动——以河南省开封地区为例》,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博士论文。
[4]《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5页。
[6]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408页。
[7]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6页。
[9] J.R.麦克法考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66页。
[10]美莫里斯·梅斯纳著,张瑛等译《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321页。
[11]高华:《大灾荒与四清运动的起源》,《二十一世纪》第60期。
[12]伍小涛:《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的冲突:四清运动的发起》,《贺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3]翁笑冰:《“四清”:“文革”的前奏与预演》,《浙江学刊》1989年第4期。
[14]《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第25页。
[15]《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第365页;《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第407页。
[16]《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第367页;《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第410页。
[18]《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第1105页。
[21]《毛泽东传》,第1379页。杨尚昆在日记中记下:“社教从十中全会开始”。《杨尚昆日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92页。
[2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505页。
[2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年)》,第366页。
[24]翁笑冰:《“四清”:“文革”的前奏与预演》,《浙江学刊》1989年第4期。
[25]魏维钧:《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评述》,《党史研究》1984年第6期。
[26]栗守廉、仲乙禄:《四清运动述评》,《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
[27]关于这个说法,在《毛泽东传》中有很大的澄清。
[28]《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第366页。
[29]《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第408-409页。
[30]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第1113-1122页。
[34]《刘少奇传》,第959页。《毛泽东传》也引用了后一条材料,但是加了一句话:“刘少奇紧皱眉头,没有说话。”第1352页。
[38]《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年)》,第368页。
[40]张素华:《60年代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1期。
[41]王艳元:《毛泽东在60年代社教运动中的思路转变研究》,《党史研究资料》2002年第9期。
[42]刘庆旻:《试论毛泽东在四清运动中的思想转变》,《史学月刊》1999年第6期。
[43]肖冬连等著《求索中国:文革前十年史》,红旗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9-1100页。
[44]王光美、刘源等著,郭家宽编《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6-119页。
[45]《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第368页。
[46]《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第419-420页。《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第1134-1136页。
[48]《毛泽东传(1949-1976)》,第1309页。
[49]《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年)》,第369页。
[52]翁笑冰:《“四清”:“文革”的前奏与预演》,《浙江学刊》1989年第4期。
[53]安山:《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文化大革命”的预演》,见焦春荣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下,档案出版社1989年版,第382~393页。
[54]李若建:《安全阀:四清运动的潜功能》,《开放时代》2005年第1期。
[55]《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第25页。
[58]《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第1135页。
[61]《毛泽东传(1949-1976)》,第1384页。
[62]《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年)》,第369页。
[64]王连生、朱根生:《60 年代我国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得与失》,《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年第1 期。
[65]戴安林:《湖南四清运动述评》,《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3期。
[66]《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2页。
[67]《毛泽东传(1949-1976)》,第12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