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张弓、滕文藻:《关于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综述》,《党史通讯》1984年第10期。
[②]刘友于:《60年代国民经济调整研究综述》,《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1期。
[③]《关于一九六三年至一九六五年继续调整国民经济的文献选载》,《党的文献》1998年第4期。
[④]田松年:《1963~1965年国民经济继续调整决策的形成及实施》,《党的文献》1998年第4期。
[⑤]董志凯:《20世纪60年代经济调整的历史经验》,《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1期。
[⑥]李向前:《我览党史:1960~1965(之一)》,《中共党史研究》2007年第3期。
[⑦]苏星:《新中国经济史》,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版。
[⑧]肖冬连等:《求索中国:“文革”前十年史》,红旗出版社1999年版。
[⑨]刘友于等:《中国20世纪全史:曲折探索(1956~1966)》第8卷,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
[⑩]陈东林:《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开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11]张素华:《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
[12]汪海波:《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经济史:1949.10-1998》,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13]《曾希圣传》,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
[15]《刘子厚传记与年谱》,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
[16]《林铁传记与年谱》,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
[17]《乌兰夫传(1906-1988)》,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9]《七十年征程:江渭清回忆录》,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0]姚锦编著《姚依林百夕谈》,中国商业出版社1998年版。
[21]雷厉:《历史风云中的余秋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2]吴冷西:《周恩来在四年调整时期的重大贡献》,《党的文献》1998年第2期;吴冷西:《调整时期的中流砥柱——纪念刘少奇诞辰一百周年》,《党的文献》1999年第1期。
[23]《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4页。
[2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年版,第132页。
[25]袁宝华:《对国民经济的艰苦调整》,《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1期。
[26]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384页。
[27]参见马齐彬等《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1949-1989)》,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202页;张素华《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第13-14页。
[28]龚育之:《我所知道的陆定一(之八)》,《学习时报》2006年9月4日。
[29]从进:《曲折发展的岁月》,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13页。
[30]《毛泽东传(1949-1976)》,第1207页;《陈云年谱(1905-1995)》下卷,第110页;《周恩来年谱(1949-976)》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60页;《陈云传》,第1300页;《李富春传》,第586页。
[31]参见《毛泽东传(1949-1976)》,第1207页;《陈云传》,第1308页。
[32]苏星:《新中国经济史》,第390页;从进:《曲折发展的岁月》,第428页。
[33]李向前:《一九六二年的经济调整与意见分歧》,《中共党史研究》1988年第6期。
[34]郑谦、韩刚:《毛泽东之路——晚年岁月》,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年版,第191页。
[35]鲁振祥:《试论毛泽东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共党史研究》2003年第6期。
[36]沈葵:《60年代上半期安徽工业调整简述》,《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6期。
[37]彭建新:《60年代广东省经济调整概述》,《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3期。
[38]《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第563、571页。
[39]《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592页。
[40]刘友于等:《中国20世纪全史:曲折探索(1956-1966)》第8卷,第556-557页;田松年:《1963-1965年国民经济继续调整决策的形成及实施》,《党的文献》1998年第4期。
[42]《中国共产党七十年》,第416-417页。
[43]刘国光:《建国53年来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若干特点——在2003年中国现代经济史年会上的讲话》,《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4期。
[44]黄峥:《刘少奇与六十年代初的国民经济调整》,《党史研究》1986年第1期。
[45]马云飞:《刘少奇与六十年代的国民经济调整》,《刘少奇研究论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382页。
[46]熊华源、廖心文:《周恩来总理生涯》,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54、357页。
[47]吴冷西:《周恩来在四年调整时期的重大贡献》,《周恩来百年纪念——全国周恩来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77页。
[48]徐棣华:《陈云与国民经济的两次调整》,《陈云和他的事业——陈云生平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316、318页。
[49]郭学旺:《邓小平与我国经济的三次重大调整》,《党的文献》1997年第3期。
[50]鲁振祥:《试论毛泽东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共党史研究》2003年第6期。
[51]戴宜生:《读书偶感》,见2006年11月26日网上发表的文章。
[52]苏星:《记胡乔木的两份写作提纲》,《百年潮》200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