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研究
社会主义中国六十年的成就与经验--第二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坛简述
发布时间: 2009-10-13    作者:王炳权     来源:光明日报 2009-10-13
  字体:(     ) 关闭窗口
   第二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坛日前在京召开。论坛以“社会主义中国60年:成就与经验”为主题,重点研讨了新中国成立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中国60年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中国60年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就与经验、进一步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思想库作用等课题。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作书面
发言。

  一、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专家们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中国社会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当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都是以新中国的建立为基础、基石和根本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根本的政治保证。有专家说,要把新中国的两个30年统一起来,才能深刻理解两个阶段共同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专家们说,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两大理论成果不断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专家们认为,新中国成立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二是必须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国情,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充分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客观规律。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互相结合”。大家强调,在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了更坚实的群众基础,广大群众看到了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能够更加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三、积极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作用。与会专家认为,新中国成立60年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发挥思想库作用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更好地为党的理论创新服务;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组织编写通俗理论读物,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走向基层,走进群众;要打造优秀队伍,大力培养高素质的理论人才;等等。

  论坛由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教育报主办,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来自学术理论界的7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