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研究
对新中国成立后29年成就与失误的认识
发布时间: 2010-03-11    作者:张启华    来源:《总结历史 开辟未来》 2010-03-11
  字体:(     ) 关闭窗口

——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张启华

  围绕撰写《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下称“党史二卷”)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本刊主编采访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张启华。

  一如何全面看待历史

  师小玲:您最近在一些会议和讲课中,围绕撰写党史二卷,谈到全面看待新中国成立后29年历史的一些问题。请您为我们作些简单介绍好吗?

  张启华:好的。我讲的主要意思就是三句话:成绩写够,错误写透,评价公正。因为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这29年历史曲折复杂,正确与错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这就要求把握住既全面、系统,又准确、公正这样一个标准。所以我就这三点谈了些看法,供大家研究和编写二卷时参考。

  师小玲:那就请您先谈谈成绩写够这个问题吧。

  张启华:强调这点,是针对这段时期犯错误多,不能因此而讳言成绩,不能以为讲成绩多是为错误辩护,更不能理解成是对错误的谅解、淡化。对这29年的各方面成就要充分反映,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方面情况,各地有自己内容,但都离不开全国大背景。这个大背景就是,尽管这段时期,我们党在探索走自己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犯过严重错误,但依然取得巨大成就,为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头七年比较好说,大家公认取得巨大成就,国民经济迅速恢复,“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比较麻烦的是“文化大革命”前的10年,我们犯了严重错误,但各条战线仍然取得重大成就,所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这10年称作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从经济建设看,这10年中工农业生产成就巨大,交通运输业有相当大发展,农业基本建设初见成效,科技事业进展显著,面貌有了根本改观。这些成就都是实实在在的。特别是1961年至1965年进行的五年国民经济调整,使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出现欣欣向荣景象。除经济建设外,精神文明方面的成果也值得总结。包括良好的社会风气,大批英雄人物的成长,党的自身建设,以及大批优秀文学艺术作品的涌现等,这些都是整个社会精神状态的反映。再就是这个时期总结出的有益经验也是宝贵的。60年代初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很大精力认真总结“大跃进”时期近三年失误的教训,根据当时认识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和主张,在当时的经济调整中起了积极作用,有些至今仍有一定意义,是我党在这10年中领导经济建设的宝贵成果。所有这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成果以及经验教训的总结,证明这10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所以,《决议》对这10年的结论是:“我们现在赖以进行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邓小平谈到这段历史时多次指出:“‘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年,应当肯定,总的是好的,基本上是在健康的道路上发展的。这中间有过曲折,犯过错误,但成绩是主要的。那个时候,党和群众心连心,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比较高,社会风尚好,广大干部群众精神振作。所以,尽管遇到困难,还是能够比较顺利地渡过。经济上发生过问题,但总的说还是有发展。”“从一九六一年到一九六六年形势的发展可以看出来,调整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经济政治形势很好,社会秩序很好。总之,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这一段,有曲折,有错误,基本方面还是对的。”

  但国民经济欣欣向荣全面发展的进程,在1966年五六月间被“文化大革命”的爆发突然打断。

  师小玲:那对“文化大革命”这10年的经济发展如何看呢?

  张启华:这10年的经济情况各地也不同。从全国来看,总的情况是,十年“内乱”使国民经济遭受极大损害,所幸的是,党和人民在这个时期与“左”倾错误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且始终未停止,他们的努力使“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破坏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国民经济虽遭巨大损失,但仍有缓慢进展。然而健康力量与“左”倾错误势力之间的较量是艰难的,因而“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曲折缓慢发展的状况,大致经历了从急剧恶化到缓慢恢复,又从畸形发展经过调整得以好转,之后再度受挫的过程。这一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党和人民与错误斗争的顽强与执著,这是中华民族极其可贵的精神。这个时期经济发展方面的一些成果主要有:粮食生产保持了稳定增长,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工业交通发展较快,建成了一些新的铁路干线;基本建设有较大发展,建成一些技术先进的大型企业并投产,如胜利油田、大港油田、攀枝花铁厂、酒泉钢厂、湖北第二汽车厂等;科学技术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如成功培育了籼型杂交水稻并加以推广,氢弹试验和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都获成功,等等。这些成就,是党和人民同“四人帮”斗争的结果。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动乱,国民经济会有更大的发展。

  师小玲:请您对这个问题作个小结好吗?

  张启华:列宁说过,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迂回的;它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而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如果作这样的设想,“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回顾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前这段时期,尽管有过严重失误,但成绩是巨大的,我国从贫穷的农业国变成了初步工业化的强国。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七一”讲话,一开头就讲我们党在85年历程中干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经28年艰苦斗争,领导人民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第二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三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开创了中国色社会主义道路,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前景。胡总书记说:“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这三件大事,可说是对迄今85年党史的一个总概括。

  二卷写的,就是这三件大事中的第二件大事这个时期。对这个时期成绩的阐述,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提供了指导思想:第一,在这个时期,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二,这个时期作为我们党85年历史中的一段,三件大事之一,适用于总书记对三件大事的总体评价,即它在“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这一伟大功绩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对我们党在这29年中取得成绩的正确肯定,是客观的、实事求是的,为我们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1. 冷战后中国对世界多极化的认识与对策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