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经济繁荣,文化、科技、教育等事业兴旺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气象事业和其他行业一样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60年前,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央人民政府在百废待兴的繁忙国事中,就将筹建气象工作列入重要议程,并于1949年12月8日批准成立了中国气象局的前身——中央军委气象局,标志着新中国气象事业从此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60年,在我国气象科学发展历史长河中是非常短暂的,但这60年的发展却是最辉煌、最耀眼的。我国气象科学的发展源远流长。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天命论”等唯心史观一直占主导地位,极大地限制和阻碍了气象科学的发展。解放前,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气象科学技术处于十分落后的境地。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气象台站只有101个(包括解放区的29个);仪器设备简陋,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气象专业技术人才奇缺,全国仅600多人;整个气象事业处于支离破碎的状况。新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就是在这样非常落后、极其薄弱的基础上起步的。新中国气象事业在短短60年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所未有的规模、前所未有的成就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的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落后到先进,走过了一段极不寻常的历程,谱写出一页页壮丽的篇章。60年来,新中国气象事业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无论是气象业务、服务、科研,还是人才队伍、技术装备、基础设施、以及改革开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概括起来说,就是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气象事业发展道路,造就了一支基本适应气象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初步建成了一个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气象服务领域日益扩大、服务手段和能力不断改善,服务的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提高。新中国气象事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凝聚出了一种气象人精神。这种精神,对60年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对指导今后气象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的发展成就是来之不易的,与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分不开,与历届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关心与支持分不开,与几代气象工作者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开拓创新分不开。全国广大气象工作者,为气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应当铭记所有为气象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把他们的功绩永远载入气象事业发展的光辉史册。
二、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气象事业走过了辉煌而曲折的发展历程。回顾历史进程,可以清楚地看出气象事业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宏观一点看,可划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上个世纪50年代。这一时期主要是初期的艰苦创业,集聚和培养人才,大力开展气象台站网和各项业务、科研建设,形成了气象事业的基本框架,为后期更大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个时期,上世纪60年代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这一时期受到“左”的思潮和“文革”的影响,气象事业发展受到严重干扰,但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广大气象人员排除干扰、坚守岗位,气象事业在一些领域仍然得到发展。第三个时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这一时期,在改革开放等一系列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气象事业步入了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加速发展,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60年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实现的主要任务可能有所不同,但始终贯穿着发展这一条主线,展示出了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坚实步伐。
1.艰苦奋斗,创业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