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延安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因此,即使有的人有的单位没有把弘扬延安精神挂在嘴上,但只要他们牢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并在实际工作中始终为实现这一理想而不懈奋斗,那他们在事实上就是在弘扬延安精神。
黄枬森是北京大学的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今年已90多岁。他在“左”的指导思想盛行时,曾被开除过党籍,但最近当记者问他,做了一辈子学问,最想达到的境界是什么时,他回答说:境界有两种,一种是个人的境界,即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在哪方面作出贡献,这要根据自己的才能、素质、条件去努力,不可强求;还有一种是大家的境界、长远的境界,这应该是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它不能凭个人实现,也不是一辈人就能实现的。他说,他的理想是参与到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事业中去,为它将来的实现作一点贡献。他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例如,改革开放后,质疑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科学性的声音相当高,他不同意这种观点,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永葆生命力的唯一途径就是坚持科学性。再有,怀疑和否定辩证唯物主义甚至否定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有人主张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改称实践唯物主义。对此,他旗帜鲜明地提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原初形态,是它的科学体系,不能根本推翻。”他还针对有人曲解《共产党宣言》里关于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论述的现象说:不能把自由发展理解为想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决不能把个人的解放和制度的解放对立起来;不能否定制度和阶级的解放,这样理解就歪了。[17]他没有说要弘扬延安精神,但我理解,他这就是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就是实事求是,就是为人民服务。
大秦公司是太原铁路局将原有分局改制后组建起来的我国规模最大的铁路运输国有控股企业,主要负责大同至秦皇岛铁路线的煤炭运输任务,涉及国内六大电网、五大电力公司、十大钢铁企业和6000余家工矿企业的用煤。改制后,公司一方面充分引进现代企业制度,发挥技术密集与资本运用的优势,按照现代企业生产的原则,对原有的生产链进行重新整合,从而大幅度扩大了运输产能,提高了管理层集中协调的能力;另一方面,严格遵循传统国有企业的治理原则,实行“政治工作与中心一体化”的机制,让党组织的政治工作引领企业的方向,融入职工的生产和生活,保障工人在工厂的政治地位、民主权利与民生福利。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给铁路运输也带来巨大冲击,大秦公司的产能急剧下降。面对这一形势,公司做到了不让一个职工下岗,不让一个职工及其家属看不起病,不让一个职工的孩子上不起学;同时,副段长级以上干部的工资降低20%,而职工津贴反倒平均增加12%。正是由于企业在改制后,党的组织仍然不忘党的最高纲领,运用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党员干部仍然牢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与工人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大秦公司的工人群众才能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不计一切地为集体荣誉努力工作;大秦公司才能在运量逐年大幅度递增的同时,使重大、特大事故逐年大幅度减少。[18]他们也没有在公司内部开展弘扬延安精神的活动,但我认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同样是在弘扬延安精神。
以上事例说明,一名共产党员或一个党的基层组织是否弘扬了延安精神,最要紧的不在于是否打出了延安精神的旗帜,而在于是否按照延安精神中的那些要素尤其是核心要素去做。只要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并因此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都是弘扬延安精神。否则,即使把弘扬延安精神喊得震天响,也不能算是弘扬延安精神,甚至还可能与延安精神背道而驰,在群众中产生相反的效果。
[①]《毛泽东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535—536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9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86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页。
[⑥]《毛泽东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610页。
[⑦]《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7页。
[⑧]《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111页。
[⑨]《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90页。
[⑩]《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5页。
[1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63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0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8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84页。
[15]《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9—50页。
[1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20—621页。
[17]参见《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8月5日第6版,陈静:《境界与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形态——访北京大学黄枬森教授》。
[18]参见樊鹏《太铁考察记》,《政治学研究》2010年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