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治史 >>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先导工程
发布时间: 2010-04-12    作者:南振声    来源:人民日报 2010-04-12
  字体:(     ) 关闭窗口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着眼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如果说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落实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的基础工程,那么,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则是落实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的先导工程。抓好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这一先导工程,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提高思想认识

  我们党历来把抓领导班子学习作为抓全党学习的重点,在加强领导班子学习方面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做法,如统一制订学习规划、分期分批进行理论轮训、党委中心组集体学习、读书和调研相结合、定期述学等。从延安时期的整风运动到上世纪末的“三讲”教育、再到本世纪初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以及刚刚结束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历次大规模的全党学习活动都是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开始、自上而下进行的。领导班子先学一步、学深一些,带动和促进党组织和党员的学习,是提高全党思想理论水平的重要前提,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有效手段。

  当今时代是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新发明新创造层出不穷的时代。世界经济格局、政治态势不断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深入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面临的重大任务。各级领导班子要认清科学发展大势、把握科学发展规律、统揽科学发展全局、创造科学发展业绩,就必须带头搞好学习。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学习型领导班子,全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才能提高,我们才能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面对这样的新形势新任务,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不抓紧学习、不抓好学习,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各级领导班子应充分认识自身肩负的重大责任,努力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进而带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促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以学习的新成效推动事业的新发展。

  增强学习动力

  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指出:“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高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切实减少应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贯彻落实这一精神,要求各级领导班子从政治责任的高度来看待学习,不断增强学习动力。

  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是否重视学习,是衡量领导干部政治责任意识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各级领导班子应把学习责任时刻牢记在心,把学习使命摆在重要位置,把学习同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联系起来,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鞭策自己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创造新业绩。这样,才能获得学习的不竭动力,而不会因忙于事务、热衷应酬而疏于学习,也不会把没有时间、缺少精力当作不学习、少学习的借口。

  牢固树立进取意识。学习是为了工作,学习好才能工作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仅凭一腔热情和已有经验无法应对复杂艰巨的工作,唯一的办法是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学习是为了生活,学习好才能生活好。学习可以使人变得更加充实、更加睿智;可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生活情趣,提升人生境界和生活质量。各级领导班子应牢固树立进取意识,为搞好工作、推动发展而学习,为增强党性修养、提高精神境界而学习,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牢固树立忧患意识。我们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必须牢固树立忧患意识,不断加强学习。各级领导班子应常怀忧党、忧国、忧民之心,对自身在学识、眼界、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保持警醒,以时刻存在的“本领恐慌”来促使自身加强学习。

    1. 刘仓: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2. 所有制改革与所有制结构演变
    3.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的若干理念问题
    4. 储著武 边钰:改革开放40年意识形态工作的历程与经验
    5.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
    6. 孙钦梅: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共党史研究的发展
    7. 毛泽东社会主义改革观及其当代价值
    8. 钟瑛: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及其中国化新发展
    9. 全面贯彻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基本要求
    10. 以学习型政党建设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