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玉壁案是轰动一时的陕北大案,也是抗日战争时期因贪污被查处的最大案。肖玉壁是一名战功赫赫的红军英雄,打仗留下的伤疤就有90多处。初到陕北时,肖玉壁饿得骨瘦如柴,住进医院时被到医院视察的毛泽东发现了。当时,边区物资严重匮乏,为保证毛泽东身体健康,中央特批给他每天半斤牛奶,凭证领取。看到肖玉壁,毛泽东当即决定把自己的取奶证转送给肖玉壁。
1940年是陕甘宁边区经济最困难的年头,上级安排肖玉壁到清涧县张家畔税务所当主任。上任后,肖玉壁便以功臣自居。不久,就贪污受贿,同时利用职权,私自做生意,甚至把根据地奇缺的食油、面粉卖给国民党破坏队。在任清涧县张家畔税务分局局长期间,他还利用职权贪污挪用公款,采用多收少报的方法欺瞒上级。
案发后,肖玉壁潜逃了几个月,最终被捕,边区政府依法判处他死刑。肖玉壁不服,向毛泽东求情。时任边区政府主席的林伯渠把信带给毛泽东,毛泽东问:“肖玉壁贪污了多少钱?”林伯渠答:“3000元。”毛泽东又问:“他的态度怎样?”林伯渠说:“他给您写了一封信,要求您看在他过去作战有功的情分上,让他上前线,战死在战场上。”毛泽东没有看信,又问林伯渠:“你们的态度呢?”林伯渠说:“这股风非刹住不可!不过最后究竟怎样处置肖玉壁,边区政府和西北局都想听听您的意见,所以特来请示。”
毛泽东沉思了一阵,对林伯渠说:“我完全拥护法院判决。”就这样,贪污犯肖玉壁被依法执行枪决。
刘青山、张子善案是震动全国的大案。1951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在全国各条战线开展精兵简政、增产节约运动。同年12月,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斗争的决定。据此全国各地开展了“三反”运动。随着运动的深入,各地暴露和发现了大量的惊人的浪费、贪污现象和官僚主义问题。运动之前,有人就揭发出了刘青山(原中共天津地委书记)、张子善(中共天津地副委书记兼专员)的巨大贪污案。这两人居功自傲,贪图享受,革命意志消沉,腐化堕落。他们扬言:“天下是老子打下来的,享受一点还不应当吗?”两人于1950年春至1951年11月,勾结私商非法经营,先后盗用国家救灾粮、治河专款、干部家属救济粮、地方粮,克扣民工粮、机场建筑款,骗取国家银行贷款等,总计达170余亿元(旧币)。
1951年11月29日,华北局向毛泽东、党中央报告了天津地委严重贪污浪费的情况。11月30日,毛泽东在为转发这一报告的批语中指出:“……这件事给中央、中央局、分局、省市区党委提出了警告,必须严重的注意干部被资产阶级腐蚀发生严重贪污行为这一事实,注意发现、揭露和惩处,并须当作一场大斗争来处理。”
1951年12月初,河北省委召集党代会主席团成员开会正式宣布逮捕刘、张时,绝大多数同志衷心拥护,少数同志感到突然,表示沉默。12月20日,中央华北局经研究后向中央提出了对刘、张的处理意见:“为了维护国家法纪,教育党和人民,我们原则上同意将刘青山、张子善二贪污犯处以死刑(或缓期两年执行),由省人民政府请示政务院批准后执行。”当时之所以加“或缓期两年执行”,是考虑到使中央决策时有回旋的余地。
党中央、毛泽东看到上述材料,在请党外民主人士传阅并听取他们对量刑的意见后,决定同意河北省委的建议,由河北省人民法院宣判,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刘、张处以死刑,立即执行。
当时兼任华北局第一书记的薄一波曾有这样一段回忆:“毛主席说,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可能挽救20个、200个、2000个、20000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我建议你们重读一下《资治通鉴》。
治国就是治吏!‘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之不国。’。”最终,刘青山、张子善被处以死刑。枪声一响,举国震惊。老百姓说,这两个人头换来了中国官场上至少20年的廉政。
本文摘自《中国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