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治史 >> 政治制度史
党组制:党政关系研究的新领域
发布时间: 2011-12-09    作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12-09
  字体:(     ) 关闭窗口
   在中共中央提出的执政架构里,党组是中国共产党在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成立的党的领导机构,是实现党对非党组织领导的重要组织形式。

  自政党诞生以来,党政关系就成为政治实践和政治学理论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在类型学意义上,19世纪末共产党的诞生则使党政关系又有了新的发展。在一党执政的条件下,如何在执政党与国家政权之间构建制度化的联系,不仅需要制度上的探索,也有待学理上的阐发。

  既有研究视角的局限

  在党政关系研究中,“党治国家”、派别政治、官僚政治是较为流行的研究视角。然而,“党治国家”视角并不利于问题的深入讨论;而派别政治视角将非正式规则凸显化,易使对政治的理解个人化、狭隘化;官僚政治视角对党政关系的本质把握亦贡献有限。可以说,现有研究尚未充分挖掘中国党政关系的既有制度资源,作为执政中介的党组制研究尤其值得深化。

  在中共中央提出的执政架构里,党组是中国共产党在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成立的党的领导机构,是实现党对非党组织领导的重要组织形式。党章规定,“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可以成立党组。党组发挥领导核心作用”。2007年,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无党派人士陈竺分别被任命为科技部部长和卫生部部长,他们如何处理与所在部门中共党组的关系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然而,与中共党组制在中国政治中的重要地位相比,相关研究显得非常薄弱。尤其对于党组制在党政关系中的历史作用及其作为政治主体与民主法治的关系,更是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

  作为现代政党政治产物的党组制从历史上看,党组制的前身是党团制(1945年中共七大以前,党组被称为“党团”),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领导工人运动时创立的制度。通过追溯可以发现,中共党组制与西方议会党团制、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党团制、俄共(布)党团制有着或深或浅的联系。

  与西方议会党团制的关联,暗含了现代政党政治的基本理念,即人民主权以及政党不能取代国家政权的民主执政观念,具有一般意义。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党团制在这个一般性的基础上,加上了工人阶级政党的特色,即国家政权中的党组织必须服从体制外的党的领导机构,但仍属于西方议会党团制范畴之内。到了俄共(布)党团制,不仅继承了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党团制的特色,还嬗变为一党制下的党团制,后改为党组制。中国共产党主要借鉴了俄共(布)党团制。但由于党在不同时期面临问题的特殊性,中共党组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

  党组制演变折射党政关系变迁

  中共党组制萌发于中国现代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之中,国民革命时期又在党领导工人运动的实践中大放异彩,并被推广运用于各种群团活动中。随着苏维埃工农民主政权的建立,中共党组制被引入党和政权这一核心关系领域,但以党代政的问题开始凸显。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获得相对比较安定的建设机会,注重吸收党外民主人士参与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在此条件下,党团制进入了新的政治实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掌全国政权的党,如何进行国家建设成为党的中心任务。在中央人民政府中,党组的组织间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形成了三级垂直领导结构。但由于党的最高领导人在政权系统中不能切实领导政府工作,致使党的最高领导人最终打破了政府中党组三级垂直领导的组织模式,而形成原子式的中共党组与中共中央直接联系的组织模式。这也成为此后一个时期内党政关系朝着以党代政的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转变,党组制在完善领导体制、转变执政方式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2002年,《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增加了党组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规定,在党组的任务中增加了做好干部管理工作的内容。2004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制定党组工作条例,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提出这一问题。

  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执政中介”的党组制如何在构建执政党与国家政权这两个不同政治系统之间的规范化、制度化联系中发挥作用,如何在履行党的执政责任的同时挖掘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价值,是摆在实践和理论工作者面前的共同课题。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党建与政治研究所)

    1. 准确把握“党政分开”内涵
    2. 党政关系的历史变迁与国家治理逻辑的变革
    3. 党政、党群和党法的关系
    4. 许耀桐:准确把握“党政分开”内涵
    5. 准确把握“党政分工”概念
    6. 国家治理先要约束公权力
    7. 杨光斌:2014年中国政治改革清单与走向
    8. 张志明:党的执政方式科学化的历史突破
    9.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政治制度
    10. 当代中国“交越式”政治与行政形态的诠释与构建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