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报刊剪辑 >> 人民日报社论 >> 人民日报社论58
防霜冻 保丰收
发布时间: 2010-05-21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2010-05-21
  字体:(     ) 关闭窗口

  标题:防霜冻 保丰收

  日期:1958.10.11

  版次:3

  专栏:社论

  防霜冻 保丰收

  据中央气象科学研究所的预报,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在10月中、下旬,可能先后出现初霜。这个预报告诉了我们:正在农业生产战线上奋战的劳动大军,又将投入另一个规模巨大的斗争,这就是不让霜冻从我们手里夺走一点丰收果实。

  我国农业今年获得空前丰产,粮食、棉花总产量预计都将比去年提高一倍左右或一倍以上,油料和烟、麻、糖等经济作物的收成也都比往年强得多。这些生长空前良好的农作物有些已经收获完了,有些还生长在田间。像北方部分地区的晚秋杂粮和水稻,全国棉区的棉花,都在继续成熟阶段。南方地区的晚稻更是处在生长后期。目前,尚在田间的作物的总面积还有好几亿亩。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生长在田里的作物比重越大,我们防护作物不受霜害的任务就越大。保护这几亿亩作物安全地生长成熟,是当前农业生产上的又一项重要任务。

  霜冻袭击是农业生产的许多自然灾害中的一种。这种自然灾害和别的自然灾害一样,人们不但能够预测出它的发生,而且有办法战胜它。今年春季,许多冬小麦产区曾经出现过晚霜,由于这些地区发动了群众,采用了各种防御办法,使小麦的幼苗没有受到霜害。不久以前,辽宁朝阳县宝营子乡等地,也曾战胜了第一次出现的霜冻,保护了正在成熟的水稻和棉花。这些事实足以证明,霜冻是可以防范的。实际上,农业生产的过程,就是人们同自然灾害斗争的过程,只有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农作物才能获得丰收。过去,我们有勇气、有力量战胜各种自然灾害,今天,我们也有勇气有力量防止霜冻灾害。

  当然,防止霜冻灾害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像熏烟、喷水等办法,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需要有严密的组织工作才能奏效。全国基本上实现公社化以后,不仅农民群众的共产主义觉悟大大提高,会更加积极参加防范霜冻的斗争;而且更便于统一调配劳力和筹集防霜所需要的物资;这些,都是今年防霜防冻的最有利的条件。但是,也须看到,在全国大干钢铁生产、农村秋收秋种任务十分繁重的今天,如果领导上对各项工作安排不当,就不可能有效地战胜霜冻灾害。每一个地区、每一个人民公社必须对当前各项工作加以全面安排,既要保证钢铁生产翻一翻,又要保证秋收秋种任务的完成,保证尚在田间的各种庄稼不受任何损失,这就需要千方百计地挖掘劳动潜力,合理地调配劳动力,防止霜冻对作物的为害。

  防止霜冻需要一定的技术。各地在为防霜安排人力、物力的同时,还要总结和推广当地的防霜经验,组织群众学习外地的防霜办法。此外,还要加强农业气象的预测工作。

  防止霜冻的一个有效措施,是促使作物提早成熟,以防患于未然。经验证明,对棉田实行深中耕和“推株并垅”,对稻田排水晒田,都有促使棉花、水稻早熟的作用。作物能够早熟一天,就减少一天被害的可能。对棉田“推株并垅”,还可以提高棉花质量;对稻田排水晒田,也有防止后期倒伏的作用。从这一点看,用促进棉花、水稻早熟的办法来防止霜害,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

  对于可以提早收获的作物,特别是甘薯,应该尽早的收回来,这也是避免霜冻的一个好办法。目前尚未收获的作物中,甘薯占的比重很大,而甘薯一遇霜冻就会引起大量腐烂。因此,凡可能遭受霜冻灾害的地区,都必须提高警惕,尽可能提前收获甘薯,以缩小霜冻为害的范围。

  各地党委加强具体领导,进行严密的组织工作,再加上发动群众鼓起更大的干劲,向霜冻进行斗争—有了这一切,我们就一定能够保证即将拿到手的丰收果实不受损害,一定能争取今年农业战线上的全胜!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