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报刊剪辑 >> 人民日报社论 >> 人民日报社论58
掀起更大的农田水利高潮
发布时间: 2010-05-21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2010-05-21
  字体:(     ) 关闭窗口

  标题:掀起更大的农田水利高潮

  日期:1958.10.14

  版次:1

  专栏:社论

  掀起更大的农田水利高潮

  今天本报发表了1958年农田水利成就的公报。这是我国勤劳勇敢的五亿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奋战一年所取得的辉煌战果。一年扩大灌溉面积四亿八千万亩,翻遍古今中外历史是找不到先例的。我们祖先经过几千年的漫长岁月和辛勤劳动,到解放前全国只有二亿三千万亩的灌溉面积;解放后八年,水利建设迅速发展,又扩大灌溉面积二亿九千万亩;而今年一年的成就,就超过解放前的几千年和解放后的前八年.近二十年间全世界扩大灌溉面积共四亿多亩,可是我们一年的水利建设成就就超过了它。这个亘古未有的奇迹,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六亿人民才能创造。

  最近,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对1958年的水利建设作了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并且提出了今后的方针和任务,号召全民再苦战两冬两春,使全国现有耕地基本上实现水利化,从而保证农业生产获得更大跃进。这是一个宏伟的任务,而今冬明春则是完成这个任务的决战关头。

  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在一日千里地发展着。在这个形势下,开展一个比去冬今春规模更大、水平更高的兴修农田水利运动,难道不是干劲更足,力量更大、条件更为有利的大好时机吗?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当去年冬季,水利高潮开始出现的时候,人们的看法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促进派当然是主流,他们乘风破浪,鼓楫前进;而促退派、观潮派,却在一旁议论纷纭,这也害怕,那也怀疑。现在,为时不过一年,事情干出来了,成绩摆出来了,各种各样的促退派、观潮派、怀疑论者、条件论者,都不能不哑口无言。促进派占了压倒的优势,敢想、敢说、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得到大大发扬,水利建设和水土保持的红旗到处飘扬。现在已经不是能不能水利化的问题,而是要与老天比高低,与水旱灾害决胜负,高速度、高标准地实现水利化的问题了。

  今年粮食作物已经获得了空前的丰收,棉花正在放出“卫星”,油料作物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这还只是农业生产战线上的第一个回合。根据明年粮、棉、油料作物都要再翻一番到几番的宏伟计划,作为水、肥、土、种、密等各项农业增产主要措施之一的农田水利建设,不是已经够了,而是还很不够,还要大加努力。这又是一种逼人的形势。这一逼大有好处,全国人民欢迎这一逼,因为它是促进水利建设加速发展的重要的有利条件之一。

  过去几年来,农田水利建设的巨大发展,是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现在,情况又有了新的变化,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农业合作化比起个体农业经济来是已经优越得多了,而人民公社则比农业合作社更加优越。过去农业合作社能修几百亩、几千亩较小的水利工程,现在人民公社就能修几万亩、几十万亩较大的水利工程;过去农业合作社有力量抗御较小的水旱灾害,现在人民公社就有力量抗御更大的水旱灾害;过去农业合作社把水利建设的重点放在防旱治涝上,现在人民公社就有可能全面规划,进行灌溉、治涝、发电、航运、水产以及工业、畜牧、供水等建设,综合开发,充分利用水利资源。农业集体化的程度越高,规模越大,对农业基本建设的要求越迫切,范围越广,力量也越雄厚。今冬明春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将要在这个新的基础上开展起来。

  今年的成就是空前巨大的,当前的形势也是十分有利的;但是还看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前进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去冬今春所修的各项水利工程,在抗御今年旱涝灾害、保证农业大丰收上,已经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同时这些工程本身也经受了严重的考验。过去南方灌溉工程的抗旱能力,一般是三十天到五十天,高的可以达到七十天,但今年从南到北都出现大面积的长期干旱,南方大部地区受旱在一百天以上,北方有些地区如河北等地三百天未下透雨。这种干旱情况曾严重地威胁着农作物的及时播种和正常生长。治涝标准一般要求达到一次降雨二百公厘不成灾,但今年夏季部分地区暴雨集中,二十天左右降雨三、四百公厘,个别地区达到五百公厘以上。经过今年暴雨和大旱的严重考验,我们应该得出的重要经验教训之一,就是必须根据不同地区,提高各项水利工程的抗旱和防涝标准;在以小型工程为基础的前提下,适当地发展中型工程和必要的可能的某些大型工程,使大、中、小工程相互结合,有计划地逐渐建成完整的水利工程系统。从这一经验教训出发,各地都应该检查和提高工程标准,修订和补充规划,藤(渠)短的加长,瓜(塘、库)少的加多,瓜小的加大,有藤有瓜而无根的,则修建较大的骨干工程,让长藤扎在根上,扩大水源;在河网化地区,有网无纲的要立纲,有港无

  闸的要建闸;在北方井灌区,浅层水不足的,打机井,挖自流泉,以保证增施肥料、深耕、密植后大大增加的灌溉需水量。要像江苏那样提出高标准的要求:“一年不雨保灌溉,日雨五百(公厘)不成灾,千年洪水不出险,普植林带防台风,水力、风力、水面多利用,县市乡社能通船。“

  在去冬今春水利高潮中,各地都在跃进,但地区之间比较起来,发展还是不平衡的,有的跃进快,成绩大;有的跃进较慢,成绩较小;就是在已经水利化的地区,也还有空白点,各项工程也还有待于继续巩固、提高。东北、内蒙古和除新疆、青海、贵州以外的西北、西南各省,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例还较低,发展的潜力很大,在今冬明春的水利高潮中,应有更大的进展。

  我们的最高目标是由社会主义社会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水利建设,就不仅是解决旱涝灾害问题,而是要进一步控制气候,改造自然,综合开发,最大限度地利用水利资源。所以高标准水利化的含义,不仅是保证灌溉用水,消除洪涝灾害,而且是保证电力、航运、工业供水和水产、畜牧等事业发展。按这样要求来计算水量,在长江以北地区,雨量较小,应尽可能地逐步作到拦蓄全部径流,并发掘地下水源;长江以南雨量丰沛,保证灌溉用水量约占总径流量30%—50%,其余大部分水量,也不能让它白白流入大海。除有计划地研究南水北调外,各地同样应该以蓄为主,尽量拦蓄径流,使每一秒公方的流量,每一公尺的落差,都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土石方任务,将在一千二百亿公方以上,比去冬今春所完成的五百八十亿公方,超过一倍还多;同时,由于工农业的更大跃进,需要的劳力也比去年多的多。在劳力更加紧张的情况下,能不能完成这样巨大的工程任务呢?回答是肯定的。关键在于坚持政治挂帅,书记动手;同时要大闹技术革命,不断改善劳动组织。劳力紧张的情况,在我们看来是一件大好事,它一方面表明我们工农业生产的全面跃进,另一方面也逼得我们必须搞技术革命。因此,在今冬明春水利运动中,各地应在统一安排和调配劳力的原则下,抓紧工具改革和提高操作技术这两个关键,并适应新工具、新技术的变化,改善劳动组织,实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大兵团作战方法,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唯一正确的办法。有些人认为现在钢铁元帅、机械元帅要升帐,兴修农田水利的劳力大感不足,好像只能少做些,这是不对的。这种情况虽然只是很个别的,但也说明在新的形势下,新的右倾保守思想又在露头。我们说粮食元帅已经升帐,钢铁元帅、机械元帅也都要升帐。今年一千零七十万吨钢的任务,必须全力以赴,保证完成,丝毫不能动摇。但是这并不能得出结论,说农田水利运动就不能大规模地开展了。毛主席说:在大干钢铁的同时,不要把农业丢掉了。思想片面的人必然不能正确地贯彻中央的精神,因而造成工作上的损失。应该指出,这种右倾保守思想,是向困难低头的遁词,是甘居下游的借口。在开展今冬明春的农田水利运动中,还必须不断地与各种右倾保守思想,进行坚决的斗争。

  我们的口号是:水利化寸土不让,抢时间分秒必争,高举总路线的红旗,在今冬明春的水利高潮中,来一个更大的跃进。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