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报刊剪辑 >> 人民日报社论 >> 人民日报社论58
祝广西大捷
发布时间: 2010-05-21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2010-05-21
  字体:(     ) 关闭窗口

  标题:祝广西大捷

  日期:1958.10.18

  版次:2

  专栏:社论

  祝广西大捷

  在一个多月来的为钢产翻一番的伟大战斗中,我们曾先后祝贺过贵州、河南大捷,祝贺过国庆前夕全国各地大放“卫星”。今天,我们的心向着祖国南疆的广西的同志们。那里,有两颗“大卫星”腾空而起:一是1015环江县产了六万三千多吨生铁;一是1014忻城县采了六十七万多吨煤炭(见17日本报)。

  这两个高产纪录,都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不久以前,我们曾等待着日产生铁千吨县的出现;现在,不但日产生铁万吨的县出来了,连日产生铁六万多吨的县也出来了。不久以前,我们也曾等待着日采煤炭万吨县的出现;现在,不但日采煤炭数万吨的县出来了,连日采煤炭六十多万吨的县也出来了。许多曾经被认为已经是够大胆的先进指标,在几天、几十天的时间里,都被像火箭一样飞驰的生活抛弃在后面了。“一天等于二十年”,这是多么豪迈的英雄的口号!但是,环江县人民在1015这一天中,却生产了约等于解放前广西一百年的产量的生铁!在我们时代的人民,一天究竟能够创造多少价值,等于历史上的多少年,可真是任何最伟大的数学家也解答不出的难题。

  广西大捷,再一次显示了群众运动的威力。1943年,毛泽东同志在“组织起来”的报告中早就指出,领导生产有两种方针。一种方针是“把群众组织起来,把一切老百姓的力量、一切部队机关学校的力量、一切男女老少的全劳动力半劳动力,只要是可能的,就要毫无例外地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成为一支劳动大军“。另一种方针是“缺乏群众观点,不依靠群众,不组织群众,不注意把农村、部队、机关、学校、工厂的广大群众组织起来,而只注意组织财政机关、供给机关、贸易机关的一小部分人;不把经济工作看作是一个广大的运动,一个广大的战线,而只看作是一个用以补救财政不足的临时手段“。广西大捷,正是发动群众,把钢铁生产和煤炭生产组织成“一个广大的运动,一个广大的战线“的结果。大家知道,广西的钢铁生产和煤炭生产比之于全国其他地区,是相当落后的。历史遗留给广西人民的工业基础是非常薄弱的。广西要在钢铁和煤炭生产上来一个大跃进,同其他许多省和自治区比较起来,条件要差得多。但是,他们坚持搞群众运动,使得许多困难迎刃而解。全区有三百多万人开赴钢铁前线,有些县城变成“空城”,百分之六、七十的人都到矿山和炉边战斗去了。这样一个广大的运动、广大的战线,首先使广西的生铁生产捷报频传。9月底传来了罗城等县日产千吨的捷报,几天前传来了南丹县日产一万七千多吨的捷报,最近又传来了环江县日产六万多吨的捷报。这不是什么突然的事情,而是党领导下的无坚不摧、无攻不克的群众运动的必然的结果。广西炼铁过去主要用木炭。中共广西僮族自治区委员会一方面指出为了保证钢铁生产计划,要上山砍树;但为了根本解决钢铁生产的燃料问题,也要增产煤炭,在煤炭生产上搞群众运动。不久,果然又是捷报频传。先是柳城县日产八万吨煤炭,现在是忻城县日产六十七万多吨煤炭。这也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而是展示伟大的群众运动的必然的结果。有了这样一个广大的运动、广大的战线,在生铁生产上和煤炭生产上放出了两颗“大卫星”,我们相信,在炼钢生产上,广西也一定能放出“大卫星”来。

  搞群众运动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解决干部思想上的问题。现在又有些什么新的思想问题障碍着我们在钢铁战线上大搞群众运动呢?看来,主要是有些同志认为:现在劳动力这么紧张,动员几千万人到钢铁战线上去,会耽误农业生产。因而他们或则迟迟不愿率领人马奔赴钢铁前线,或则人在炉边,心在田里。这样,要不就是钢铁战线上实力单薄,难有跃进;要不就是人多心不齐,干不出什么名堂来。广西在大搞钢铁生产的群众运动中,也曾遇到类似的思想问题。在中共广西僮族自治区委员会的领导下,广西各地就这个问题组织了大辩论,统一了思想,使大家认识到把这么多的人力投入钢铁战线,大搞钢铁生产的群众运动,不是为了把别的工作搁下,而是为了把别的工作更好地跃进。因为一方面,只要有了钢铁,农业大跃进需要的农具和农业机械,大规模水利工程需要的器材,工业大跃进需要的原材料,才有保证,明年更大规模的全面大跃进才有可能;另一方面,也只有10月份在钢铁战线上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才能在11月秋收、秋种的季节来到时,抽出比较多的人来转入农业战线。这种一致的认识,是广西钢铁生产的群众运动锐不可当的重要原因。

  对于别的省、区说来,情况当然不完全相同。大部分省区秋收秋种的季节都比广西早一些,同时大搞钢铁和农业,在劳动力安排上矛盾会更严重一些。怎么办呢?一种做法是,从钢铁战线上撤退,不搞什么群众运动了,还是由冶金工业部门的少数人去单干。这样做,固然不致于误了农时;但钢铁不能增产,明年再跃进靠什么?这显然是促退,不是促进。另一种做法,也是正确的做法是:左右开弓,哪一条战线也不撤退。钢铁要大搞群众运动,农业也要大搞群众运动。钢铁战线上要大搞技术革命,提高效率,节省人力;农业战线上也要大搞技术革命,提高效率,节省人力。双方兼顾,齐头并进。这样做当然不是没有困难,但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河南省不是在钢铁战线上和农业战线上都打胜仗的吗?

  广西大捷,为我们竖了一面新的红旗。我们遥向广西各族人民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广西人民再接再厉,巩固已有的成就,争取更大的胜利。我们还希望全国各个省和自治区把钢铁生产的群众运动继续轰轰烈烈地发展下去,不获全胜,誓不罢休!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