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报刊剪辑 >> 人民日报社论 >> 人民日报社论58
少数民族在高速度前进
发布时间: 2010-05-21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2010-05-21
  字体:(     ) 关闭窗口

  标题:少数民族在高速度前进

  日期:1958.10.19

  版次:1

  专栏:社论

  少数民族在高速度前进

  去冬以来,我国几千万少数民族人民同汉族人民一道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鼓舞下,发挥了冲天干劲,创造了许多奇迹。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所获得的显著成果,就是少数民族高速度建设中的许多面红旗之一。中共中央统战部最近在那里召开了民族工作现场观摩会议,这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

  三江是“山高水冷”的“贫瘠山区”,在全国少数民族当中,可以说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地区。那里的民族关系比较复杂,1954年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完成了土地改革,虽然粮食产量年年有所增加,但是部分地区还是采用人拉犁、锄挖田、脚耘田等落后方法进行生产,产量很低,每年缺粮数量比较大。去年以来,中共三江县委领导广大农民进行了整风和社会主义大辩论,并且取得了反右派斗争和批判地方民族主义的伟大胜利。这是三江实现社会主义大跃进的根本关键,是三江各民族人民迅速改变自己的落后面貌、建设社会主义的转折点。这一场斗争的胜利,迅速提高了各民族人民的社会主义觉悟,打掉了各种各样的特殊论和落后论。他们在“改变山区,赛过平原”的口号下,全县人民一齐动员起来,战胜了穷山恶水,终于获得了早稻大丰收。早稻的产量比去年增加九倍多,成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第一个早稻千斤县,从严重的缺粮县一跃而为余粮县了。与此同时,三江的工业在资金自筹、原料自备、技术自学和边筹、边建、边生产的方针指导下,建立了大小工厂四千多个,比大跃进前猛增六百多倍。这些巨大的成就,进一步扫除了一切悲观论调,提高了干部和群众自力更生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

  三江在短短的时期内,取得这样显著的成就,有力地说明了一个事实:少数民族地区完全可能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高速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无数的事实证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不仅符合汉族地区的情况和要求,也完全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和要求。现在,汉族地区正在全面大跃进,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也在全面大跃进,进展比较迟缓的地区也在努力急起直追,加速建设,争取早日消灭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经济文化发展上的落后状态。

  少数民族是不是能够高速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实质上是要不要贯彻执行总路线的问题。短短的几年来,90%以上的少数民族人口,在党的领导下,已经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胜利。其中有些民族是从封建制度、奴隶制度甚至是原始公社制度,超越了一个或几个社会发展阶段,跃进到社会主义的。目前,有些原来相当落后的少数民族,在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同时,就“一步登天”地建立了人民公社。少数民族不但在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了巨大的跃进,在生产和建设中也完全能够实现大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夏粮普遍获得高额丰产;牧业区的牲畜纯增率正以高于过去几倍的速度飞快增长;全民大办工业运动正在高涨,甚至原来连手工业工场也没有的民族,也都在大办钢铁工业;原来过着落后渔猎生活的民族也建立了加工工厂;有的民族在兴建民办铁路;有些原来没有一所学校的民族,已经用本民族的文字或者用汉文扫除了文盲。奇迹不可胜数。

  少数民族地区必定能够用最高的速度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应该是没有疑问的了。但是剥削阶级分子及其代言人和地方民族主义分子,也往往以这种特殊论落后论作为“根据”,在各民族人民中竭力散布悲观论和宿命论,削弱人们的革命意志。他们还抓住在工作中的个别缺点,加以夸大,企图否定大跃进的成绩,反对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反对少数民族走社会主义道路。对于反动阶级的这种恶毒阴谋,各民族人民必须经常保持高度警惕,及时给予坚决的打击。

  同时,在我们的队伍中,也还有极少数人,至今仍然以“少数民族落后“、“风俗习惯特殊”、“民族关系复杂”、“自然条件差”等等特殊论和落后论为借口,得出少数民族的生产和建设不能迅速发展的错误结论。这些有右倾保守思想的人,在观察少数民族地区问题时,往往片面强调落后的不利的因素,忽略或抹煞有利的积极的因素。因此,在他们看来,少数民族地区简直无法跃进。我们不否认,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基础比较薄弱等困难条件。但是,应该认识到,少数民族地区“一穷二白”,正如毛主席所说的:“这些看起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落后不但不能妨碍少数民族大跃进,而恰好是由于他们的经济文化发展比较落后,生活还并不富裕,所以就更加迫切地要求以最高的速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广大少数民族群众这种要求大跃进的积极性,正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巨大潜力。我国少数民族的劳动人民和汉族劳动人民一样,是勤劳勇敢的。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丰富,潜力无穷,而且经过九年来的工作,已经为建设事业的大跃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他们的建设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党和国家的密切关怀下,全国人民不分民族、不分地区的共产主义大协作下进行的,这是极为有利的因素。问题在于发动群众,如果我们把群众的积极热情充分发挥起来,相信劳动人民能够自己解放自己,广大群众的劳动热情和集体智慧就可以移山倒海。

  目前,各民族人民正在为全国大跃进的形势所鼓舞,为自己取得的胜利所鼓舞,他们在“学先进,赶先进,在汉族的帮助下赶上汉族“的口号指引下,正在为实现他们制定的赶上汉族水平的宏伟规划而奋斗。我们相信,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我国各少数民族人民一定能够加快经济文化建设的速度,用不着很长的时间就可以实现伟大的理想。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