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报刊剪辑 >> 人民日报社论 >> 人民日报社论62
不可动摇的原则
发布时间: 2010-05-31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2010-05-31
  字体:(     ) 关闭窗口

  标题:不可动摇的原则

  日期:1962.12.10

  版次:1

  专栏:社论

  不可动摇的原则

  根据我国政府十一月二十一日宣布的决定,在中印边界全线,我边防部队已经从十二月一日开始主动后撤,并将按照预定计划,由目前的驻地撤到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七日实际控制线中国的一边二十公里以外的地方。全世界又一次看到,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是说到做到的。在过去的十多天中,中国方面已经带头走了两步,第一步是主动停火,第二步是主动后撤。中国率先采取的措施,已经使边境冲突停止下来,使严重的局势有所和缓。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都殷切地希望印度政府响应中国政府的和平努力,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便中印双方共同创造必要的气氛,使中印边界问题通过谈判得到对双方都是公平合理的解决。

  但是,迄今为止,印度方面的反应是令人十分遗憾的。印度政府的领导人至今还在叫嚣同中国长期作战。印度政府接受了越来越多的美国武器,并且把大批军队调到中印边境上去。印度政府变本加厉地迫害在印度的华侨,并且采取了进一步恶化两国关系的措施。印度政府不仅以这一切来答复中国政府的和平努力,而且还继续坚持恢复一九六二年九月八日前印度侵占大片中国领土的状况,作为谈判的先决条件。印度政府甚至企图篡改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七日的实际控制线,要求中国按照印度篡改的这条线退出更多的领土。

  现在,世界上一切公正的人士都能够看到,中国政府和解的、合理的立场和印度政府僵硬的、无理的立场之间的鲜明对比。

  大家知道,中国政府在十月二十四日提出了停止边境冲突、重开和平谈判、解决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这三项建议的核心是:中印双方武装部队各自后撤到距离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七日的实际控制线二十公里以外的地方,脱离接触,建立一个宽达四十公里的隔离区。这个建议体现了中国政府历来坚持的一个不可动摇的原则,即:边界问题应该通过谈判解决,不容许一方使用武力造成既成事实,强加于另一方。这就是说,中国政府决不承认一九五九年以来印方越过一九五九年实际控制线、侵占中国领土的事实;同时,中国政府也决不因为在最近自卫反击中取得了进展,就把越过一九五九年实际控制线所造成的事实,强迫印度接受。以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七日的实际控制线作为隔离双方武装部队的基线,不论从哪一方面说,都是最公平,最合理的。这里,我们可以举出以下五个理由:

  第一,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七日的实际控制线,是根据当时中印双方行政管辖范围形成的。它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对双方来说,都是清楚的。以这条线作为基线隔离双方武装部队,是简单易行的。

  第二,中国提出以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七日实际控制线,作为隔离双方武装部队的基线,表明中国方面已经对印度方面作了很大让步。因为,在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七日以前,印度方面已经在中印边界东段侵占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南、传统习惯线以北的九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在中段侵占了二千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这也就是说,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七日的实际控制线,是印度方面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把它的行政管辖范围远远推进到中国境内之后形成的。中国政府宁愿把印度侵占中国这些领土的问题留待将来在中印边界问题的谈判中解决,而不把印度退出这些中国领土作为谈判的先决条件。

  第三,按照中国的这个建议,中国边防部队不仅要在中印边界东段撤出在最近的自卫反击中越过一九五九年实际控制线而进驻的近二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而且还要在中印边界全线,从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七日的实际控制线再后撤二十公里。这样,实际上已经远离中国边防部队在一九六二年九月八日的位置。这更加表明了中国谋求和解的最大诚意和对印度的尊严、体面的最大照顾。

  第四,按照中国的建议,在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七日实际控制线的两边,将形成中印双方武装部队完全脱离接触的一个非军事地区。 这是防止边境冲突再起、保证边境安宁的最有效的办法。采取这个措施,并不妨碍任何一方保留自己对于边界问题的立场,它只会创造有利于双方进行和平谈判的良好气氛。

  第五,以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七日的实际控制线为基线隔离双方武装部队,意味着中国边防部队在东段撤出最近在自卫反击中越过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七日实际控制线而进驻的大片地区,印度方面在西段和中段也不重新占领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七日以来侵占的中国领土。这是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而不容许使用武力造成既成事实的原则的具体实施,对双方来说是对等的,公平合理的。但是,印度政府坚持要恢复的一九六二年九月八日前的边界状况,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一九六二年九月八日前的边界状况,是印度方面自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七日以后,利用中国方面的极度克制和忍让,使用武力破坏实际控制线,侵占了中国更多的领土而形成的。具体地说,在一九五九年以后,在中印边界西段,印度军队越过了实际控制线,在中国境内建立了四十三个侵略据点,侵占了四千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在东段,印度军队越过了实际控制线,侵入克节朗河地区的中国领土。因此,承认一九六二年九月八日前的边界状况,就等于承认印度用武力造成的既成事实,就等于承认印度的侵略为合法。这是中国绝对不能同意的。

  其次,印度坚持要重新占领西段四千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和东段中国的克节朗河地区,这就是说,印度的原则是,凡是它占领过的地方都应当属于它。人们不禁要问,如果印度这个原则是可以成立的,那么,印度是否准备同意中国边防部队不撤出已经进驻的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南近二万平方公里的地区,何况这些地区本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是,印度显然认为这个原则只是对它有效,而不准备同意双方对等地应用这个原则。中国则从根本上反对这个原则,不论这个原则对双方来说是否对等,因为承认这个原则实质上就是承认用武力造成的既成事实。

  再次,印度坚持恢复一九六二年九月八日前的边界状况,是作为谈判的先决条件提出来的。这个先决条件的含意是,印度不仅要保持它在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七日以前所侵占的中国领土,而且要重新占领从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七日直到一九六二年九月八日这一期间所侵占的中国领土。印度要求中国接受这样的先决条件,等于是要中国在谈判还没有开始以前就满足印度对中国的大部分领土要求。人们不能理解,印度在它对中国的武装进攻遭到如此沉重的打击以后,还有什么根据这样不自量力地以战胜者自居。

  再次,恢复所谓一九六二年九月八日前的边界状况,也就是恢复中印双方武装部队在边境上的位置犬牙交错的状况,恢复印度军队在中印边境全线深入中国边境领土、甚至在中国哨所的后方建立侵略据点、保持同中国边防部队接触、并据以向中国边防部队发动大规模武装进攻的危险状况。印度坚持要恢复这样的状况,说明印度决心要使双方的武装部队保持接触,决心要保持边境的紧张局势并且伺机重新挑起武装冲突。

  中印边界问题应该通过谈判来解决,绝不容许一方使用武力造成既成事实,强加于另一方,这是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一个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中国建议以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七日实际控制线为基线隔离双方武装部队,是完全符合这个原则的,是公正的、和解的;印度坚持恢复一九六二年九月八日前的边界状况,则是完全违反这个原则的,是狂妄的、无理的。只有坚持这个原则,才能导向结束中印边境冲突,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违反这个原则,则只会导向扩大边境冲突,破坏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前景。这个原则是不能讨价还价的。中国从没有、今后也决不在这个原则问题上同印度讨价还价。中国政府已经郑重声明,同意或者不同意双方武装部队脱离接触,并且以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七日实际控制线作为基线,这是边境冲突究竟能不能停止下来,和平谈判究竟能不能重开的关键。

  一切关心亚非团结和亚洲和平的人们,都期待印度当局不要仗恃美帝国主义的援助,继续迷信武力可以解决中印边界问题,而应当同意中国政府的建议,重新回到谈判桌子上来。这些天来,许多亚非国家的领导人,为了亚非团结,为了亚非各国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中的共同利益,运用自己的影响,积极促进中印重开谈判。对此,中国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印度和所有新兴的亚非国家,都有过长期的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的共同遭遇,目前都面临着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共同任务。我们都渴望进行和平建设,改变自己国家贫穷和落后的面貌。我们又有万隆会议十项原则,作为我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因此,亚非国家完全有可能通过谈判,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彼此之间的问题。我们十分高兴地看到,锡兰总理倡议召开的六国会议,今天将在锡兰首都科伦坡举行。我们殷切期待着,友好的亚非国家能够在这次会议上为促成中印之间的直接谈判作出有益的贡献。我们殷切期待着,印度政府能够放弃它的无理的要求,对中国的和平倡议作出积极的响应。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