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报刊剪辑 >> 人民日报社论 >> 人民日报社论64
林业建设要以营林为基础
发布时间: 2010-06-02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2010-06-02
  字体:(     ) 关闭窗口

  标题:林业建设要以营林为基础

  日期:1964.12.16

  版次:1

  专栏:社论

  林业建设要以营林为基础

  全国解放以来,特别是一九五八年以来,我国在林业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全国已经建立国营林场、伐木场和营林所三千多个,人民公社和生产队林场三万个,植树造林的成活面积达到一亿多亩。这些林场生产了大量木材,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在护林防火方面也做出了很好的成绩。但是我们绝不能满足这些成就,我们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充分地利用我国在发展森林资源方面的一切优越条件,继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克服工作中的困难、缺点和错误,努力把发展森林资源的工作做得更多更快更好更省。

  我们应该看到,当前林业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仍然是一个薄弱的环节,而营林工作在林业生产中更为薄弱。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是,在全国一切缺林地区大量地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在有林地区要认真地而不是形式主义地解决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的问题。

  营造森林,是我国林业建设的基础。我们要把培育森林的工作作为一切林业建设的最基本的工作,把用林放在营林的基础上。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第一,树木是一种生物,象庄稼一样,有种才能有收。只有培育出大面积的森林资源,才能够生产出丰富的林产品。我国有一句谚语:“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道理。当然,树木和庄稼不完全相同,它是多年生植物,具有“用材容易成林难”的特点,绝不可以只看到眼前还有林木可采而不重视培育发展森林资源。只采伐不培育,只能使现有的森林资源越采越少,甚至会使得资源枯竭。只有把营林工作放在林业建设的首要地位,以营林作为一切林业工作的基础,加紧营造更多的森林,将来的木材产量才能够满足国家建设和社会上各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第二,培育森林又是保证农业生产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森林具有蓄水保土的巨大作用,在有森林的地方,不容易发生水灾和水土流失现象。同时,有林地区由于树木能蒸发大量水蒸汽,下雨的机会多,也就很少发生旱灾。森林还具有防风和固沙的作用。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在林业建设上积极地贯彻这个方针,就是要动员广大群众来营林造林,保障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

  第三,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将来还要进行规模更加宏伟的经济建设。国家建设的规模越大,需要的木材就越多。据计算,开采一千吨煤,需要二十立方米木材的坑木。修建一公里铁路,需要一千六百根枕木。同时,随着工业建设越来越发展,木材的用途越来越广泛。比如,一立方米木材经过化学加工后,可制成相当于七亩棉田一年的棉花产量(以每亩平均四十斤皮棉计算)的木纤维,或三万个蚕茧的出丝量,或三十头绵羊一年的产毛量。国家和社会上对于木材的需要是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广泛的,在林业建设上贯彻以营林为基础的思想,才有可能使森林资源越采越多,越采越好。整个林业建设工作,包括培育森林资源和采伐木材两项基本工作。这两项工作在林业生产过程中有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是,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却有两种不同的思想和作法。一种是以营林为基础,把更多地采伐利用木材的希望,寄托在培育好森林资源的基础上,他们在利用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还用很大的力量做好培育森林资源的工作,把采和育很好地结合起来,为长期利用创造条件。这种思想和作法是完全正确的,应当大力提倡。另一种是不以营林为基础,只顾从森林里拿木材,而不重视培育发展森林资源的工作。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应当纠正。

  有些地区的经验告诉我们,越是在森林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越容易产生忽视营林工作的思想。因为那里现有树木较多,人们的眼睛只看到自己一个地区而没有看到全国,只看到目前有森林可资利用,而没有看到以后的发展情况。这是不对的。林业工作者和有林地区的干部和群众,在对待林业建设的问题上,必须树立全国观点。要懂得林业资源是整个国家的财富,森林的有无或多少,直接关系着全国人民今天和将来的切身利益。因此,不能满足于现状,更不能只从局部地区看问题,而要从全国六亿人民的需要出发,从社会主义建设的长远需要出发,积极地经营森林资源。

  在一些林木缺乏的地方,也容易产生忽视营林工作的思想。因为那些地方所需要的木材常常依靠国家从外地调拨,这就容易使一些干部和群众对于少林缺树的现象习以为常,不去从本地条件出发,自己动手积极改变缺林少树的状况。全国所有缺林地区必须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的工作,要打破那种单纯伸手向国家要木材的依赖思想。能不能改变缺林的状况,首先决定于能不能改变单纯依赖外来调拨的精神状态,用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把人民群众的造林积极性调动起来,逐步发展植树造林的工作。

  在林业建设工作中树立以营林为基础的思想,不仅反映了林业建设上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而且也是充分发挥革命人民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进行林业建设的正确思想。要在我国广大地区建设森林,出路只有一条,这就是发动人民群众用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用因地制宜多快好省的办法,自己动手植树造林。别的出路是没有的。

  我国的森林资源是不是能够全面发展起来,做到越采越多和越采越好呢?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森林资源是一种能够培育的资源,人们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它的生长和发展。在国营林场,只要坚决贯彻执行林业建设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依靠广大职工群众,坚持四个第一,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发扬艰苦奋斗和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采取正确的办法,森林的更新,就一定可以跟上或超过采伐,青山常在,越采越多。在这方面,今天本报发表的临江林业局的例子,以及全国其他地区一些办得好的林业局,都提供了榜样。

  我国的营林工作有着极其优越的条件,我们有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保证,可以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统一规划,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可以根据需要统筹安排。同时,在我们国家,由于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的完全一致,能够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充分地把广大人民群众发动起来、组织起来,成为植树造林的大军。只要我们在思想上真正重视营林工作,就一定能够做好。现在,我国有些一向缺林少树的省区,已经把大量植树造林的工作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有些林区正在积极研究推广采育兼顾的采伐方式,同时对于幼壮林的抚育工作,对于森林的保护工作,也在不断加强。这些都是保证我国森林资源越采越多和越采越好的重要措施。在林业建设中坚持以营林为基础的思想,充分调动人民群众营林的积极性,就一定能够多快好省地发展我国的森林资源,保证逐步满足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增长的需要。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