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报刊剪辑 >> 人民日报社论 >> 人民日报社论65
欢迎印度尼西亚的友好使者
发布时间: 2010-06-02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2010-06-02
  字体:(     ) 关闭窗口

  标题:欢迎印度尼西亚的友好使者

  日期:1965.01.23

  版次:1

  专栏:社论

  欢迎印度尼西亚的友好使者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邀请,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苏加诺总统特派由第一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苏班德里约博士率领的代表团,今天到达北京,对我国进行友好访问。苏班德里约博士和他率领的代表团,为我们带来了正在进行着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斗争的全体印度尼西亚人民的战斗友谊。中国人民热烈地欢迎以苏班德里约博士为首的印度尼西亚的友好使者。

  印度尼西亚人民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光辉传统。自从印度尼西亚取得独立以来,印度尼西亚人民在苏加诺总统领导下,一贯坚持一九四五年八月革命精神,始终高举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大旗。从万隆会议到不结盟国家会议,从新兴力量运动会到筹备第二次亚非会议,印度尼西亚对促进亚非人民团结反帝和加强新兴力量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印度尼西亚人民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战斗行列中,是一支光荣的坚强的队伍。

  印度尼西亚退出联合国的革命行动,是一九六五年响彻全世界的第一声春雷。它显示了印度尼西亚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的英勇气概。它表达了站了起来的亚非人民的共同的战斗意志。它沉重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操纵联合国、镇压各国人民革命运动的阴谋。印度尼西亚人民的这一正气凛然的行动,长了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

  印度尼西亚退出联合国和坚决对抗“马来西亚”的行动,使得美英帝国主义恼羞成怒。它们视印度尼西亚为眼中钉,露骨地使用武力威胁、战争恫吓、经济压力和颠覆破坏等种种卑鄙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它们以为,这样一来,印度尼西亚人民就会匍伏在它们的脚下。但是,帝国主义老爷们完全想错了。目前,印度尼西亚全国人民意气风发,同仇敌忾,在反帝斗争的道路上昂首阔步地前进。这再一次表明,这个伟大的人民是吓不倒的、压不垮的、顶得住的。苏加诺总统说:“如果印度尼西亚遭到进攻,印度尼西亚人民就将还击。”印度尼西亚最高评议院的宣言,号召工人和农民同武装部队一起抗击英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在具有高度觉悟、敢于斗争的印度尼西亚人民面前,任何敌人都是可以打败的。

  中国人民和印度尼西亚人民,在长期的反帝斗争中,一贯相互支持,相互鼓舞,并肩前进,结成了战斗的友谊。自从我们两国相继获得独立和解放以后,两国人民的友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十项原则的基础上,两国在各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友好合作。近年来,两国领导人之间的相互访问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日益频繁。苏加诺总统去年十一月到我国上海访问,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了会谈,双方就两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取得了完全一致的看法。我国陈毅副总理不久前到雅加达访问,同印度尼西亚领导人就反帝斗争形势和扩大两国合作关系,广泛地交换了意见,取得了共同的认识。两国领导人之间的这种相互访问,对于加深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增进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正义的事业,从来都是相互支援的。无论在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或是建设各自国家的事业中,我们两国总是彼此伸出援助的手。我们一向认为,印度尼西亚人民的斗争就是对中国人民的一种支持。印度尼西亚粉碎“马来西亚”的斗争和退出联合国的行动,狠狠地打击了帝国主义,这就帮助了正在同美帝国主义进行斗争的中国人民和亚非各国人民。同样地,中国人民和亚非新兴各国人民的建设和斗争,也是对印度尼西亚人民的一种支持和帮助。刘少奇主席不久前说:“中国政府和人民如果能对印度尼西亚的自力更生作出一些贡献的话,将认为是无尚光荣的事情。“这表达了六亿五千万中国人民的心愿。

  在印度尼西亚人民反帝斗争新高涨的时刻,在我们两国人民面临着新的反帝斗争的共同任务的时刻,以苏班德里约博士为首的印度尼西亚代表团来我国访问,具有重大意义。苏班德里约博士和代表团的所有贵宾在我国访问期间,将会看到和印度尼西亚人民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中国人民对他们的深厚的战友之情。我们相信,苏班德里约博士和由他率领的代表团的这次访问,必将取得圆满的成果,为进一步加强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作出新的贡献。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