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发展多种经营,争取农业副业全面高涨
日期:1965.08.14
版次:1
专栏:社论
发展多种经营,争取农业副业全面高涨
在农业生产高潮中,抓紧发展多种经营,促进粮食生产进一步发展,壮大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增加社员收入,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的关系。
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主要物资。几年来,各地党政领导部门用较大的力量来抓粮食生产,这是完全正确的。不但过去要这样抓,现在要这样抓,今后还应该这样抓,决不能因为强调多种经营而忽视了粮食生产。如果忽视了“以粮为纲”,去发展多种经营,只着眼于搞副业,抓现金,那就会脱离以农为主,以副养农的方针,必然会把整个农业生产引到错误的方向上去。忽视农业,丢掉粮食,就谈不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谈不上多种经营的发展。
人民公社要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用较快的速度发展生产,必须积累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十分清楚,只靠单一的粮食生产,不可能较快地积累资金。从农村经济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从农业生产的内部关系来看,粮食生产是不能孤立发展的,特别是要求在现有基础上做到大面积持续的稳产高产,如果单纯抓粮食,没有多种经营的支持,没有必要的资金加强扩大再生产能力,那么,增产到一定的水平,就可能出现停滞不前的局面。从今天本报发表的嘉兴县发展多种经营的报道和其他一些粮食持续增产的先进单位来看,尽管它们的增产经验各有不同,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粮食与多种经营综合发展,副业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成为提供公共积累的一个重要来源。以嘉兴县为例,一九六四年副业产值达到了农副业总产值的百分之三十五点六,除了每户社员的平均收入增加到四百九十多元之外,全县各公社生产队提存公共积累达五百多万元之多。澄溪公社镇北大队由于用副业收入投资农业生产,一年就使粮食增产四成。这是多么有说服力的材料。
发展多种经营,除了可以为扩大农业生产积累资金以外,由于种植业、饲养业、加工业等等的发展,还可以直接为农业提供肥料、动力和其它一些生产资料,为促进增产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多种经营的发展,又能够增加社员的收入,解决社员的日常生活用费。这样,必然会提高社员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集体经济的巩固。
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两者,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本来是农业副业之间客观存在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这种关系,才能根据这种关系来妥善地安排工作,才能使主观符合客观,领导符合实际。“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发展“方针之所以正确,正因为它是符合于农业生产的这种客观规律。如果违反客观规律,用片面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去领导农业副业的生产,单打一,抓一头,孤立抓粮食,或者孤立抓多种经营,那么,即使表面上看来好象是重视粮食,实际上却不可能拿到越来越多的粮食;即使表面上看来好象是重视多种经营,实际上却不可能使多种经营得到发展。
发展粮食生产同多种经营之间,是存在着矛盾的。这些矛盾,具体表现在劳力、资金、土地、肥料等等方面。如果安排得不好,就有顾此失彼的可能。怎样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呢?这就必须坚持以农为主,以副养农的方针。也就是说,不能由于发展多种经营而妨碍粮食生产,也不能由于害怕影响粮食生产而放弃多种经营。这就要在充分发展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去安排多种经营,解决副业生产同农业争地、争肥、争资金、争劳力等问题;要着眼于充分发挥人的潜力,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来开辟多种经营的门路。这样,是不是就象有些人所担心的会“一手难抓两条鱼”呢?嘉兴县用事实回答了这个问题。只要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全面规划,合理安排,就能够解决这种种矛盾。
为了更好地发展多种经营,领导者的责任,就要经常根据情况的发展,及时研究和正确处理农业和副业的矛盾,不断加以调整,善于利用各种条件,促进矛盾的转化和解决。嘉兴县的报道说明,多种经营发展的过程,就是解决各种矛盾的过程,只要解决得好,不但不会妨碍农业生产的发展,相反地,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当前全国农业生产一片大好形势,广大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日益高涨,发展多种经营,壮大集体经济,比之过去具有更加有利的条件。怎样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抓住群众的普遍要求,站在群众前头,积极领导群众发展多种经营,是关系到农业生产高潮持续发展的大问题。因之,各地在工作中把多种经营放在什么位置上,不是简单的工作部署的问题,而是思想问题。首先是各地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问题。
有人说,发展副业生产好是好,就是我们这里没条件。平原地区的人可以认为,不靠山,缺资源,没有门路;山区的人可以认为,穷山沟,无条件,没法发展。其实,发展多种经营的条件,到处都有,只是看你如何对待罢了。山区多种经营资源比较丰富;但不是也有人把山看成是穷山,水是恶水吗?山西沁水县同志端正了认识以后,同样的山河就成了“摇钱树”、“聚宝盆”。平原地区当然同山区的条件不同,但是平原地区人多,交通方便。人多,就可以开辟许多门路,创造许多条件去搞多种经营。这就是说,只要从实际出发,走群众路线,条件不但不能支配人,而是可以为人所支配。人虽然不能改变客观规律,但是可以创造条件,适应客观规律,向大自然索取财富。沁水山上的黑刺花,多少年花开、花谢,从没有为人生产过什么;但当人们认识了它,利用了它,就生产出大量的蜂蜜来。
过分强调困难条件的人,常常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条件—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在人剥削人的私有制度下,在小农经济的条件下,人们眼光狭小,力量单薄,无法充分利用广大的自然资源。集体化为农业生产打开了广阔的天地,可以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可以综合经营,全面发展。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以集体的力量改天换地,改造自然界的伟大时代。如果我们看不清这个根本的变化,仍然用领导小农经济的态度和方法来领导今天的社会主义大农业,没有建设社会主义大农业的革命气魄和科学精神,不去努力学习向大自然进军的本领,不敢领导群众放手发展多种经营,那么,即使大自然的条件、群众的条件再好,也会由于领导思想上受到形而上学的束缚,使大自然的宝藏长眠地下,货弃于地。
我们从事领导农村工作的各级领导机关和干部,肩负着教育和组织五亿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革命任务。我们要立下雄心壮志,发扬高度的革命精神,在我们工作的地区,领导广大农民把荒山变成花果山,荒地变成桑园、竹园、菜园,巧妙地利用大自然给予当地的特殊条件,生产大量的物质财富,为建设我们社会主义的强大祖国,为世界革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我们相信,只要从思想上解决了对多种经营的认识问题,又采取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那么,在争取农业稳产高产的同时,发展多种经营的好办法和好措施,就会由群众创造出来,就会多得很。
形势逼人,让我们深入农村,为五亿农民打算,进行扎实细致的工作,坚决贯彻执行党的“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在抓农业生产的同时,发动和依靠群众发展多种经营。我们敢说,这样做了,不要多长时间,在我们祖国大地上,将出现一个农业副业全面高涨的新局面。